等我這輩子第一次踏入水族館買魚買蝦子時,才見識到各式各樣的魚蝦水草,才知道現在魚缸可以弄得這樣漂亮。回家之後才開始上網做功課看影片研究養魚養蝦,才知道原本15x15的小缸要養好魚蝦是很困難的,也禁不起兩個小孩胡亂搞(虐待生物),所以沒多久開始入手第一個一尺小缸,決定要做好一個示範,真正的養魚是要對魚隻負責的!!






這種魚缸布置就是典型的被小孩與店員牽著鼻子走的養魚之路,所以看到魚缸內一堆奇怪的擺飾不用太奇怪,看到根本養不活的植物也不用太奇怪。因為有折損才會有採購,店家才有生意。第一次養魚只能拼湊各種資源,先求有再求好。這樣一路走來已經五年多,也投入上萬元在這當中~~~剛開始第一個魚缸與燈光都是最貴的,因為這當中包含了學費,等到養久了有經驗,自然也就知道如何上手。不過我家是以養魚為主,水草只是背景裝飾品,所以沒有打算去投資二氧化碳甚至水冷機這些設備。
不過去年地震嚴重潑水造成大亂之後(老婆發飆),我就決定減少投 注在養魚這方面時間精力,朝向懶人養魚法靠攏。戶外缸長滿植物也不太去清理,就自然吸收水中廢物與製造氧氣。只有每天中午餵一次飼料,若魚隻死了也不清理,會變成黑殼蝦的大餐(大概兩天就吃剩骨頭了)。室內缸也沒啥麻煩的植物,也沒種在土裡,長藻類就拿出來泡檸檬酸。白天魚缸就全遮光,不長藻類,魚隻少活動也就少吃。原本平安無事大半年,直到小女兒說想養鬥魚!!(可能是被同學影響),我直接拒絕後就開始擺臉色,後來老婆說為了獎勵考試成績就答應她可以養鬥魚給她當寵物,然後又要我想辦法~~~一開始說要養在同一缸內,我就說鬥魚與孔雀魚不合容易打架,而且魚缸內為了高密度養魚使用電動除油膜兼打氣,但水流強大也不利於鬥魚游動。最後找了個廚房壓克力密封罐當成鬥魚魚缸(必要時密封罐一蓋就可以帶出去不怕水灑出來),鬥魚也不太需要過濾與打氣,綁幾株鐵皇冠下去就很好用了。
但是我知道這種一時而起的寵物興趣最後很可能又要我收拾善後,所以還是要做好隨時可以接收鬥魚到缸內的準備。所以才會先入手了這個除油膜入水口,打氣也改成微氣泡式,盡量不造成大水流。至於孔雀與鬥魚打架的問題,就看這堆野孔雀能否仗勢欺人了~~~我家孔雀跟更兇狠的六條四間也住在同一缸內,結果三年下來六條四間都死光了,孔雀還是一大堆~~~況且外面大缸還有一堆可以補充支援,鬥魚想要稱霸應該也沒那樣容易。
不過唯一倒楣的就是黑殼蝦了,因為鬥魚非常愛追逐吃鮮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