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流浪動物安樂死 正反方都成案

恢復流浪動物安樂死 正反方都成案
2022-10-31 04:04 聯合報/ 記者
吳淑君、陳雅玲/連線報導

國片「十二夜」引起社會關注流浪狗安樂死,二○一七年零撲殺政策上路後,毒狗、遊蕩犬隻追人、傷人事件頻傳,近年一級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石虎,及穿山甲「犬殺」案件急速飆升。許多人把矛頭指向零撲殺政策,在公共政策網路平台提案「恢復流浪動物安樂死與規範餵養流浪貓犬」連署,但反對方也發動連署,兩案都已成案,農委會須在十一月初回應。

這已是正反雙方第二回合「開戰」。去年六月有人發起「我國應禁止餵養流浪動物」,隨即引發另派「反『我國應禁止餵食流浪動物』提議」,兩案都很快成案,農委會當時將兩案合併處理,並辦理座談會,但雙方各持己見,不了了之。

隨著遊蕩犬隻傷人和保育類動物遭「犬殺」事件頻傳,今年七月,又有人在公共政策網路平台提案「恢復流浪動物安樂死與規範餵養流浪貓犬」連署,很快就有五千人附議。沒多久再出現「反對『恢復流浪動物安樂死與規範餵養流浪貓犬』提案」,也成案。

如今雙方再次火車對撞,衝突日漸升高,農委會須在十一月二日和十二日前回應提案,恐又成農委會燙手山竽。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去年也曾因下令將一五四隻走私品種貓全數安樂死,引發爭議。

全台遊蕩犬數量保守估計破十五萬隻,衍生愈來愈多衝突,連農委會內部也出現異聲,臉書「林務局—森活情報站」今年七月就曾出現「不要餵養,功德無量」的貼文,提到狗在全世界許多地區都是具高度入侵風險的外來種,對原生生態威脅不可小覷,要讓狗和石虎都好好活著,正確解法唯有「幫狗找一個家」和「不要放養」。

農委會畜牧處則說,解決流浪犬問題沒有速效方案,也不是恢復安樂死可以解決,這需要時間,中央一直在做族群管理,推絕育、寵物登記、加重飼主責任、熱點家訪去查家犬放養情形等,這些措施有讓流浪犬抑制下來,不然數量更多。

至於要不要恢復安樂死,農委會將先和提案人溝通,但有了上次經驗,這次不會再把兩方人馬找來一起開會,會個別回應。
===========================
弱弱的問一句
流浪動物如果沒人領養
又不能安樂死的話
就會在收容所吃終身俸是嗎?
還是有其他的安置方式呢?
2022-10-31 9:3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流浪動物 安樂
政府其時可以從稅法上提供獎勵,例如工廠,學校等或個人領養流浪狗可以申報減免所得稅的項目(申報公司或機關費用)。可以申報減免的項目例如打疫苗 ,看病,伙食補貼。
這個要廢死,除非是凶狠會咬人或動物的。以絕育代替安樂死 。
stoak wrote:
二○一七年零撲殺政策上路後,毒狗、遊蕩犬隻追人、傷人事件頻傳,

這個新聞起頭就亂寫,
零撲殺,是針對已經抓到的流浪狗在動物之家裡的,
那些還在流浪的根本就跟零撲殺沒有任何關聯,
難道已經在流浪動物之家的,能分身出去追人?

100%是無良惡毒的無邏輯記者,
意圖想要惡搞零撲殺,騙騙智商比較低的公民,
整個邏輯謬誤。



stoak wrote:
弱弱的問一句
流浪動物如果沒人領養
又不能安樂死的話
就會在收容所吃終身俸是嗎?
還是有其他的安置方式呢?


流浪動物在收容所會有一幫義工照顧外(不是每個收容所都有),
有些收容所的義工還會發起認養活動,
他們超辛苦,因為沒有預算,都是募資來的,
連他們載狗出來辦認養活動的貨車都是受捐贈不要了的老貨車。
PS:有些狗可能外貌不討喜一直沒被認養,帶出去都落空,真的很可憐。

首先,
流浪動物在流浪動物之家就會先被不同的義工帶著散步,培養出跟人的友善度,
然後,他們這幫義工,會固定假日在各地帶著浪浪們,路邊招認養,
關於食物,這幫義工會有人募捐,募捐內容包含飼料,不要的棉被等等(保暖),
重點是,給錢他們都不收,只收家裡不要了的物資,或者你能提供的任何幫助。
給一個例子(台北市):FB:動保康樂隊。
多說一個,
如果大家有空假日去流浪動物之家晃晃,看看真實狀況,
你會發現:
1)社會上愛護流浪動物的義工真的很多,那些他們在帶的狗狗,看到他/她像看到主人一樣。
2)很多各種年齡層的帥哥美女,都是社會上有在上班的忙碌人士,假日義工。

我說明的,有可能與現在方式有點誤差,或者法規有改善;
因為認識這個圈子的人已經過了太多年了,而且我也只接觸過台北市/縣的。
另外還想說一個,
這幫年輕人,心地是真的好,把不賺錢的工作當志業在長期做,根本天使。

呼籲:
不要放任家中的狗在外溜達,至少也要結紮,
生命都是寶貴的;
而且,一定要打晶片,讓他有一個社會身份;
起碼,這個家人走失了也比較有機會找回。


 
chang933

零撲殺後收容所爆滿所以不再抓流浪動物。野狗數量變多後人狗衝突及其他社會問題隨之上升,邏輯很簡單呀。

2022-11-08 11:06
還有“野放”喔
因為完全沒考慮後果、沒配套的零安樂死政策,很多收容所都爆滿,部分收容所為了釋出空間收容其他更需要被照顧的流浪動物,會把原先在所內的部分流浪動物放回野外。
也因為很多收容所無法再收容,流浪動物才會越來越多,衝突也跟著增長
tian

你這個消息是哪邊來的謠言?我有認識流浪動物之家的人,從沒聽說過有這種事。

2022-11-09 7:42
莫絲琦

那就是看得聽得不夠多。新聞有報,當初收容所也有在粉專公告喔。

2022-11-09 8:14
莫絲琦 wrote:
會把原先在所內的流浪動物放回野外
然後捕狗大隊再抓回收容所??
這什麼邏輯
莫絲琦

抱歉我要修改一下,是放回部分流浪動物,沒有全部,不過還是很奇葩就是了。現在也不是通報了就會抓,沒有明確證據顯示會造成傷害或已受傷的流浪動物不會抓,因為收容所塞不下,反正就是個爛政策[微冷笑]

2022-11-07 16:55
零撲殺很理想,但是台灣社會還沒有這樣的條件,文明社會是靠生活中的每件小事辛苦累積出來的。

繁殖場管理,交易管理,飼主管理(養寵物要繳保證金追究棄養及管理責任)
這些面向提升上來後才提高撲殺門檻。努力讓撲殺數下降,最後立法零撲殺。

我這麼普通的人都想得到這些,怎麼執政的人不懂呢?
事實上政客們很了解,只不過他們目的是騙選票不是要讓國家更好。

社會只會記得某黨成就了零撲殺友善動物,不會知道他們製造多少衍生的問題。
tian

好在,好心的人類有比較多。

2022-11-09 7:4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