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臭又長的見解只貼在自己的網誌
總之就是細化器在自己的缸中受限於細化器本身的效果
絕大部分的泡泡沖個 10 幾公分通通到表面散去
如果想要看一堆二氧化碳泡在水裡的話我買汽水可樂來喝就好了

這個東西就是為了解決問題產生的 DIY
照著 PTT 鄉民做法把 D-531 型簡易細化器塞進 16/22 軟管
軟管一定不能比 12/16 剛好或小
一來阻礙水流、二來間係太小細化出來的泡會再度集結成大泡泡
不過 D-531 以膠合方式黏細化陶瓷
用過都知道最後下場就是打出來的氣體從紅色箭頭處出來

替代方案是 10 幾年前的小螃蟹細化器 (人說細化器還是老的好~ ♪)
現在 UP D-534 型
市面包裝百百款但內容都一樣

想用幾年前很流型的 T 三通
卻買不到 16/22 用的
如果使用 12/16 用的就要轉接
下場就是細化出來的泡泡在轉接的死角裡再度集結

最後定案的還是直接把 D-534 塞進軟管裡
因為 L 管是分開的比 D-531 型好改、好塞
就算之後要重做新的也只需要買 L 管
防漏要看要用快乾膠、熱溶膠、AB 膠都行
看自己要正接還是反接
我的圓桶是 2234 選反接在出水口
盡量離缸子遠一點延長細泡在水裡的時間

手邊測 pH 的東西壞光用光
想到這便宜的東西可以做替代品使用
最先開始的藍色

DIY 外置細化器 2 ~ 3 秒一顆就足以打到變色 (1.3 尺)
雖然之後應該會為了迷你矮加大出氣

當然 DIY 分為幾種
物品的部分是不計費用做出想要的東西與計較費用仿製相似的東西
人的部分則是自己動頭腦做出想要的東西與照別人做法做相同的東西
我則都是後者
先前還在考慮到使用細化器還是溶解器
兩種系統都有擁護者
但是一面倒的是改裝者都認為換成溶解器水草吐泡比較快
真正的原因還是細化器本身
Tom Barr 的解釋就是細泡得這樣停在葉背
這個位置之前用玻璃細化器別想吃到二氧化碳
光小榕都吃不到碳了更不用說最需要碳的各種前景草玀
總之是並非溶解器比細化器利害很多
而是一開始就選到效果不好的細化器
動態效果請看影片:
失敗例子 (D-531 型)
https://youtu.be/TfAbtiI0WbI
成功例子 (D-534 型)
https://youtu.be/FlzyC3H_3uE
https://youtu.be/RHsN0gYoB0o
https://youtu.be/3aE16cc_6Kw
基本上細泡是非常的細
用手機錄不太到
就是要用肉眼觀察也要十分靠近才看得到小細泡
應該是不至於會氧氣、二氧化碳傻傻分不清楚的窘境
市面上當然也有類似的商品
無論是細化器在管線裡還是 T 三通裡
效果與價格的話就要自行斟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