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剩下的魚兒~大作戰~

各位魚達人們
我是魚兒新手,設缸前已曝水三日(以上),一呎缸,有外掛過濾器,四隻紅鼻燈、二隻紅球、一隻黑球、二隻米老鼠、一隻熊貓鼠、二隻玫瑰蝦,以及水蘊草和小榕。
魚兒入缸前有確實對水對溫,過程約三~四小時。一切就續後一週,水很清澈,魚也很自在游,才開始餵食(無悔)。
入缸後黑球一直很自卑,一直躲在角落,覺得是害羞還在適應中,可是在前幾發覺他活動力比原本害羞時,更下降許多,擔心是白點病,所以先隔離飼養,但發現魚腹鯕不見了,二天後就走了。
立刻檢查缸內其他的魚,一隻米老鼠魚活動力也變不好了,也再次隔離他,並將原缸內水換掉2/3~1/2,隔天一早,米老鼠魚也走了。
今天早上發現原本活潑的旗魚,走了一隻,下午發現另一隻忽然翻肚游,偶爾會游回正常樣子,但還是隔離了他,隔離時,他沒有外傷,外型都正常,但剛剛發現魚鯕有出血,而魚鯕也開始潰爛(隔離前沒爛),呼吸也變急促,他可能也快要走了。
上網查了好多可能(魚鰾病、魚腹水等),可總沒頭緒,所以請教各位,是水質的問題嗎?還是魚細菌感染?現在該怎麼做,才保住還活著的魚呢?謝謝。(已緊急準備一桶水,正在曝水中)

搶救剩下的魚兒~大作戰~
2014-10-22 21:0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作戰 魚兒
AKZA wrote:
各位魚達人們 我是...(恕刪)

主要是硝化菌系統還不夠強
只要系統一被破壞,魚就會開始生病,然後一隻接著一隻
過來就必須大量甚至全部換水

外掛型的過濾實在很不穩定
建議做一個小型的密閉式過濾系統,幾百元就搞定了(RO桶就很好用了)
比外掛式的強上很多
水質只要好, 通常魚要生病很難

我現在養高汙染的魚還放底沙也不怕
PS.我新設缸養水都只養三天, 第四天就放魚了





AKZA wrote:
各位魚達人們
我...(恕刪)


初設缸,魚隻大量接二連三死亡是很常見的
原因在硝化系統尚未建立起讓魚隻有適當的生存環境
當初我初設缸從植入水草,養水,打氣,添加及培養硝化菌
兩個禮拜後才放入魚隻,但老實說還是會有不適的魚隻死亡
但再等待個兩到三周才會慢慢穩定

AKZA wrote:
一呎缸,有外掛過濾器,四隻紅鼻燈、二隻紅球、一隻黑球、二隻米老鼠、一隻熊貓鼠、二隻玫瑰蝦,以及水蘊草和小榕。


一呎缸這樣會不會養太多魚

新設缸養水後,先丟1.2隻試試比較好或是丟黑殼蝦,等穩定了再放多一點,前輩教的

若是白點病魚身上會出現白點,我的魚在今天出現,已用甲基藍先治療,不過前輩說用連翹會更不傷環境、魚、草。

AKZA wrote:
各位魚達人們 我是...(恕刪)

魚太多, 魚缸太小, 硝化系統不健全就丟魚, 沒測試魚, 過濾系統太弱.
以上每個環節都致命, 這樣下去會倒缸.
好,小的淺見是您的魚後期應該是水質惡化造成溶鰭或細菌感染(前期死魚可能性太多...)
餵食時的殘餌腐敗、魚的排泄物...等,都是造成水質惡化主因
水質若產生惡化,其速度是以指數上升的,也就是說會越來越快

以下有點囉嗦,不想看請跳過看重點
魚若強壯撐的下去(活動力十足),那慢慢換水加點水族治療細菌性的藥也是OK的(我是不加...)
若魚已經耗弱,且幾乎沒活動力,甚至厭食(這點形同宣告死刑),放棄治療吧。
若否,則以對待新魚的方式,"緩慢"移到新水體內,稍微打氣,暫做隔離,可加微量細菌性用藥

至於舊缸不用翻,翻了隔離區的魚也不一定撐的到你設缸完了。先保留一定量舊缸水,約1/3吧
沖洗濾材(不是換掉! 也不用搓的很乾淨),稍微清洗下底材,順便看看底材內有多少"雜物"
加入新水和原先舊水,若你很趕時間就下點水穩,打氣、開過濾。這時洗個澡喝個茶休息一下...
最後憑感覺讓魚魚回鍋,記住,"緩慢"的移到新水體內...
(NOTE:將魚"緩慢"移動到新水體是為了避免魚大量消耗體力去適應環境)
以上是小的針對水質惡化作的處理建議。僅供參考...

其實按照不成文規定,發這類求救文應該要先上環境圖的,不然很多建議未必能解決問題核心
開缸方式各路玩家都有自己一套,新手建議要多多吸收不同方式找自己能負擔或確實施行的
祈禱你的魚能安然活下來吧
有時候可能不是你的問題!!
有時候是水族館買來的魚本身就有問題!!
除非你先隔離一個禮拜在放到你的缸!!
非常同意樓上的看法.
我養魚十多年, 大多數是燈科魚, 剛開始也是常常買了新魚回家之後, 按照網路說法對水對溫大約兩三個鐘頭之後下魚, 但往往沒多久就魚缸浩劫, 死傷慘重.
後來狠下心另外設了個小缸, 買新魚之後一律先在小缸中檢疫至少一周, 這一周內只要有魚隻異常就撈起另放(其實就是等死, 阿彌陀佛!), 一周後再移至主缸, 從此之後主缸魚隻的死亡率幾乎趨近於零.
水族館賣的魚問題真的很多, 小型魚類一旦染病救活的機率萬中無一, 尤其等病徵出現那幾乎就是北風北了, 而且傳染快速, 建議樓主也考慮在養魚之初考慮設檢疫缸, 非常有幫助, 個人淺見.
AKZA wrote:
各位魚達人們 我是...(恕刪)

缸太小 魚多感染速度會加快
尾鰭和背鰭出現出血性細菌感染 可使用細菌性用藥或抗生素藥浴並停止餵食和增加魚隻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