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平衡養魚趣--窗台邊的魚缸

我的魚缸放在窗台邊,太陽可以直射魚缸內,2011年初到現在(3年半)沒有翻過缸、沒有用刷子、沒有用信用卡片、沒有用刮刀清過缸壁,缸壁玻璃還是很明亮,不加化學藥劑,只有補自來水。裡面主要養孔雀魚,應該已經繁衍3代以上了,基本上已達生態平衡,所以不太需要照顧這魚缸就可以維持得很好,以下跟大家分享怎麼養一缸2尺生態平衡缸!!
配備:
1.圓桶過濾器:德國牌子動力圓桶(全放陶瓷環培養消化菌,一年更新一次即可)+前置無動力桶(過濾棉一季更換一次即可),選E牌就是安靜省電(5W)耐用。
2.LED燈10W:我不常開,因為太陽光直射魚缸就足以把水草養得很好。
3.底沙:隱藏排泄物,培養少部分消化菌
4.溫控器:冬天維持水溫在22度以上
5.溫度計

硬體大概就這樣就夠了!!相信跟大家養魚的配備都差不多。

初設一個2尺新缸時,真的要耐住性子,別急著裝水就把魚跟螺丟進去,應該是先建立環境,底沙鋪好,水草下去,圓筒啟動,循環一星期等待消化菌自然培養出來後,再去採購魚跟螺,一個星期魚缸內大概也有些青苔了,這樣丟進去的螺才有食物吃。

怎樣才能讓缸壁看不出有青苔,尤其是放在陽台邊還能維持乾淨的玻璃!! 試過幾種會吃青苔的生物,包括小精靈、琵琶鼠、蘋果螺,各有利弊啦!! 我的原則就是,不要生一大堆的蘋果螺,不要越長越大隻的琵琶鼠,不要吃膩青苔來搶食飼料的小精靈,不要貴森森的寶貝螺,而且在魚缸內維持低調,不仔細找還找不到的青苔殺手,就是便宜的笠螺(七隻100元),跟蜜蜂角螺(2隻50元)。經過幾次測試,陽台邊的2尺缸大概維持缸內10~15隻,就可以讓缸內每個地方的青苔長出來,就剛好被吃掉。以後發現青苔多了,別急著刮除,補幾隻笠螺請牠們吃青苔大餐,餵飽笠螺又還原乾淨玻璃啊!!

養孔雀魚最有趣的就是公魚母魚養在一起,一段時間母魚肚子就會大起來,之後就發現生小魚了,以前還為了讓小魚不被其他孔雀魚吃掉,跑去買飼育盒孵育箱,隔離母魚生小魚,後來發現根本不必要這麼做。讓魚缸內有水草的用意,部分原因就是讓小魚可以有地方躲,照片中上面的水草叫金魚藻,浮在水面上也可以活,剛好就可以讓剛生出的小魚躲,而且放飼料進魚缸,幼魚也不用從底下游上來搶食增加被吃掉的風險。但是還是會有剛出生的小魚被吃掉,一開始不能接受,不過,生態缸本來就應該回歸物競天擇的道理,沒被吃掉的小魚才是夠聰明強壯,也才能在魚缸內活得久。

當魚缸內的魚活過一季了,表示缸內水質很穩定,就可以買些蝦子來放,我推薦兩種好養的蝦子,極火紅蝦(13隻100元),這種蝦紅紅的很漂亮也滿好養的。大和藻蝦(2隻50元),主要是魚缸內再怎麼隔離,有時候還是會跑出黑毛藻,就靠大和藻蝦來清,而且大和藻蝦透明的配上腹部點,也是滿漂亮的。至於其他種很貴的蝦,就交給專業有錢的玩家去玩吧。

養生態缸的想法很簡單,重點就是平衡魚缸內的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而且滿足觀賞所需,魚缸中最單純的就是魚+水草,魚需要飼料跟氧氣,魚吃飼料後的排泄物不清除就會產生氨,靠圓筒培養消化菌清除,無法消化的固體排泄物就靠過濾棉一季清除一次。水草照到陽光就會提供氧氣,陽光進到魚缸,青苔也跟著長,所以就靠螺類清除,水草長得好,繁殖的小魚就有地方躲,甚至出國幾天不放飼料,魚也能靠吃水草過活,生態循環出來了,就不太需要常常清魚缸。

補魚缸蒸發掉的水,只要不超過10%的水量,我是直接使用自來水倒進去,完全不需要曝氣,因為自來水中的氯有殺菌的效果,對一個生態平衡一段時間的魚缸剛好進行簡易殺菌。
生態平衡養魚趣--窗台邊的魚缸
生態平衡養魚趣--窗台邊的魚缸
生態平衡養魚趣--窗台邊的魚缸
生態平衡養魚趣--窗台邊的魚缸
2014-06-02 20:52 發佈

mpwang wrote:
補魚缸蒸發掉的水,只要不超過10%的水量,我是直接使用自來水倒進去,完全不需要曝氣,因為自來水中的氯有殺菌的效果,對一個生態平衡一段時間的魚缸剛好進行簡易殺菌。,...(恕刪)


樓主很用心的打了一篇分享文!

但還是想跟樓主說!這算是"養生態缸" 也許算啦!

養生態缸 都是很耐操的生物!
孔雀魚是很入門的魚 隨便養都可以活!

曝氣 主要是去氯 氯會把魚缸的硝化菌 殺光!好菌壞菌都殺光了!
生物沒死 是 生物都是耐操的

linux5201314 wrote:
樓主很用心的打了一篇...(恕刪)


樓上的別斷章取義吧~~
整篇要一起看才算生態缸~~或是叫輕鬆養個缸
我當然知道自來水的氯下去,好菌壞菌都會死,孔雀好養耐操....

不管養的魚是好養還是難養,都是生物,盡力照顧好輕鬆照顧好,都是照顧
養魚的樂趣各取所需
或許該給組關鍵字:放窗邊,3年缸壁不用刷,不需額外曝氣,不放藥,輕鬆養個缸...
提供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給有需要的網友參考囉~~

當然孔雀是極易照顧(甚至不必去照顧)的小魚
不妨圓桶拿掉
參考一下魚菜共生(aquaponics)
魚缸中使用沉水馬達,流向一個裝有石頭或發泡煉石的植床桶(可兼作過濾使用)
植床桶可種菜,或觀賞植物(室外有陽光,室內可使用植物燈,觀賞植物則微光即可)
魚兒給植物氮肥,而植物的根會吸收氨
植床桶的水再由底流回魚缸,沖回水體時能給氧
如此便不需昂貴的圓桶囉,又養魚,又種植物,一舉數得......
魚缸不說你的孔雀,我把蘭壽.珠鱗一樣成為生態缸的主角....

racingshop wrote:
當然孔雀是極易照顧(...(恕刪)


魚菜共生真的不錯~~我也想試試!!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