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轉貼 - 寄居蟹 把空殼寄給我

把空殼寄給
楊美雲 收/後灣人文暨生態保育協會
地址:(944) 屏東縣車城鄉後灣村 193 號

沒有殼的寄居蟹,你看過嗎?本應不該如此,但真實現象確是如此。背著塑膠瓶蓋的寄居蟹已經令人嘆息了,看到沒有殼的寄居蟹,更令人不捨,因為牠們簡單的身影卻凸顯台灣海洋環境遭到破壞的程度。

農曆三月到十月是寄居蟹的產卵期,牠們在晚間從海岸林緩慢地爬到浪邊產卵,再慢慢地爬回海岸林躲藏。

在後灣村海灘上,很多寄居蟹都是背著蝸牛殼,但是蝸牛殼薄又易碎,一被踩就碎,寄居蟹也跟著死亡。身形大的寄居蟹,找不到大殼,只能使用小號空殼,遇到天敵也無法躲藏。苛刻的天候和環境持續被開發,加上人類濫捉,寄居蟹的數量可預見將逐年減少。

楊美雲希望發起社會運動,呼籲消費者和海產店將吃過的海產空螺殼都寄往她家,她清洗油污後,再把空殼放回後灣,讓寄居蟹增加存活率。

一些居民為了己利,在夜間大量盜捉寄居蟹,一晚可捕捉上千隻大小寄居蟹,運往其他縣市販賣。而消費者為了親子樂趣,持續購買。此外,觀光客和小朋友總是不放過美麗花紋貝殼,隨手一撿或到商店購買,惡性循環無法停歇。後灣村沙灘上背著蝸牛殼的寄居蟹數量遠比背著貝殼的多!看起來很諷刺,也令人擔憂。

「很慚愧,村內沒有巡守隊,只有我和海生館邱郁文教授師生監測團隊會去盯,可是力量有限,無法杜絕捉補的人。」後灣人文暨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楊美雲指出。

「台灣的旅遊習慣很奇怪,到了一個地方,遊客一定要撿東西回家做紀念。可是那都是公共財產,縱使寄居蟹和陸蟹不是保育類生物,但後灣村屬於國家公園範圍內,一石一物都不能撿拾,否則民眾有權報警取締。」

楊美雲嘆息報警的成效不大,當國家公園警察抵達時,盜撿者或觀光客早已離開現場,被告知的原因是警力不足。

雖然很多人都看過台灣寄居蟹背著塑膠瓶蓋的畫面,可是沒有具體的社會意識,也欠缺社會行動相應。寄居蟹數量和外殼持續減少,楊美雲希望發起社會運動,呼籲消費者和海產店將吃過的海產空螺殼都寄往她家,她清洗油污後,再把空殼放回後灣,讓寄居蟹增加存活率。

曾有學者質疑此舉將干擾地方生態品種記錄,可是楊美雲認為往年累積的品種紀錄已經足夠,現在最迫切的是讓寄居蟹得以存活。


「把空殼寄給我! 不要再撿、再買貝殼了!」

雖然環保團體一直呼籲,但民眾依然故我。

「台灣四面環海,可是民眾缺乏海洋教育,希望政府加快腳步對民眾和觀光客進行海洋教育。」

楊美雲因此時常勸說村民和學生要愛護沿海環境和生物,也和學生一起淨灘。她認為淨灘也是一種生命教育,不會因為垃圾飄流入海,海裡魚類動物吃下而死亡。她更藉由導覽棲地,因材因地施教。楊美雲對於建設公司即將在後灣村臨灘地興建飯店,她覺得不以為然,因為屆時的工程和遊客勢必破壞生物棲息地。

無殼的「寄居蟹」該稱牠什麼?「無居蟹」?可是這樣對嗎?一隻賣20元的小寄居蟹,因為賤價就應不被重視?那麼環境應該值多少錢,才能被尊重?


《~把空殼寄給我~》
楊美雲 收/後灣人文暨生態保育協會
地址:(944) 屏東縣車城鄉後灣村 193 號

找不到空殼,寄居蟹只好利用蝸牛殼,借居在瓶口的寄居蟹,

後灣區沙灘的很多寄居蟹都借住蝸牛殼,不僅小又易碎,無法躲藏和保命.
2013-07-24 12:2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寄居蟹 空殼
好活動大推!!!!!!!!!!!!!!!
幫你頂~
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
謝謝分享謝謝分享

謝謝分享謝謝分享

魚丸小開 wrote:
把空殼寄給
楊美雲...(恕刪)


那裏可以買貝殼
去年我們就已經證明了啦,男人啊!不用過40啦,基本上滿18就已經剩張嘴了
我看過沒殼的寄居蟹,也很不捨。


只是蒐集中小型的燒酒螺和風螺能不能有幫助呢?

魚丸小開 wrote:
把空殼寄給 楊美雲 ...(恕刪)


如果做輕的塑膠貝殼, 不知對寄居蟹有沒幫助?

台灣就是愛狗的太多了,
每天詛咒丟狗,吃狗,打狗,捉狗的人,
卻不懂得保護其他生物.
我覺得風螺應該可以 小殼小時候住 大殼長大住
不是提倡買貝殼 不讓商人賺錢繼續買賣貝殼
這是一定要推的文,

也希望寄居蟹找不到適當空殼的困境,能逐漸得到改善!


感謝你的分享
感謝你的分享
感謝你的分享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