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現實的存在,而且也沒有高低之分,
"以領養代替購買"的出現,有他的時空背景.
但現在卻可能把喜歡寵物的人,只因為不同的獲得方式,
打到爭奪佔有率的競爭與對立面,這樣真的好嗎 ?
或許在提高領養意識後,這句口號可能已經不合時宜了,
如何把餅做大,讓領養與購買共存共榮,
會是另一個課題,建議思考一下.
不過寵物可能會說:
這很無聊,只要你願意養我,用什麼方式都可以

.-A+A.星島日報 – 2012年4月12日星期四上午6:30.
...寄給朋友列印......相關內容.
..
查看相片.自發搞領養活動 寵物有心人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來自英國的Kirsten是本地學校的英語老師,和很多人一樣,Kirsten很喜歡動物,除了飼養之外,她更會拯救被遺棄的貓狗,並定期在中環舉辦領養活動,為牠們尋找一個家。二十多年來,被Kirsten拯救過的貓狗多不勝數,但本地被遺棄的動物數字,至今仍然有增無減。
文:朱士里 圖:褚樂琪、受訪者提供、法新社
致力拯救流浪貓狗
Kirsten是「大忙人」,除了應付正職教學工作外,所有時間都給予動物!她要照顧家中八隻狗和兩隻貓,並參與各項拯救本地貓狗的義工工作。自言過着「不正常生活」的她說,自己一向沒有Social Life,就連睡覺時間也不夠,將時間奉獻給動物,雖忙碌卻很有意義,「每隻被我照顧過的狗,名字我全部記得,反而認人卻很差!」
Kirsten二十八年前由英國來港任教,並參與貓狗義工工作,後來認識更多志同道合者,一起進行拯救貓狗工作,二十多年前更和Sally Andersen創辦救狗之家(Hong Kong Dog Rescue,簡稱HKDR),及後於2006年離開HKDR,獨力創辦Kirsten's Zoo,繼續拯救被棄置貓狗和兔子等動物,「我們的宗旨是,不要人道 滅。」凡於Kirsten's Zoo寄養的狗隻均不用困在狗籠,Kirsten視牠們為家庭一部分,她說目標是做到一比一的寄存領養比例。「領養是其中一項活動,迄今已辦了十五次,目的是幫助被遺棄狗隻(現時約六十隻)尋找合適的領養者。每當看到牠們找到一個家,我都十分高興。」Kirsten對動物之愛源於童年時代,「我受家人熏陶自小便鍾愛動物,小時候在英國常常發現被遺棄在紙箱裏的小狗,由那時起便開始帶牠們回家飼養。」
反對於店鋪買狗 由網上找資料,到電話傾談,再到面談訪問,筆者和Kirsten只認識了短短一周,但已感覺到她是一個堅守承諾的人。訪問當天,Kirsten說她的一位好友Marian Banaghan(HK Alley Cats的創辦人),剛不幸突然離世,悲痛心情仍未平復,但她仍堅守和我面談的承諾,準時赴約。我想,唯有像Kirsten這種重視承諾的人,才可告訴別人,自己是愛動物之人。
據漁護署統計,2010年本地遭遺棄的狗隻達2,345隻,捕獲的約6,500隻,慘被人道 滅的更高達7,420隻。Kirsten認為,香港遺棄動物問題已到非常嚴重的水平,尤以小型混種狗為甚,「早期我希望做到零棄置和零流浪,但事與願遺。」她指出,寵物店是禍源之一,「香港法律沒有實質監管自家繁殖,本地不少寵物店私自混種繁殖狗隻再無牌出售,牠們很多健康都有問題,有些狗主向我說,試過買回來三周便死亡,向寵物店反映,店員只冷淡地說可換另一隻!」
此外,狗主亦要負上很大責任,「部分狗主對狗隻有太完美的期盼,忽略訓練的重要性,他們自以為狗仔很聰明,甚麼也懂,但事實卻是,牠們甚麼都咬、甚麼都食,不少狗主見到這情況便抓狂,甚至有人殘忍地在買狗後三小時便棄置牠!」
Kirsten續說:「我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全港各區捕捉、絕育,再放生被遺棄的狗隻,這比人道 滅更能減少流浪及棄置問題,亦較人道。其次是不要到寵物店買狗,改為領養。」
■Kirsten與救狗之家的Sally Andersen(見圖)分屬好友,經常保持緊密合作。
■Doggie Adoption的待領養狗隻全部已接受疫苗。
■Kirsten表示,本港動物遺棄問題非常嚴重。
■3月舉行Doggie Adoption Day的情況。
朱士里:自小被稱為「問題」人士,都是好奇心惹的禍,凡事都要問到篤,最愛捐窿捐罅發掘新趣事。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