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y0203 wrote:食用可能會有重金屬及(恕刪) 美洲鬣蜥(學名:Iguana iguana)又名綠鬣蜥,是一種生活在樹上的大型蜥蜴,頭尾全長可達1~2公尺,壽命可長達10年以上,以植物的葉、嫩芽、花、果實為食物,為日行性爬蟲類它是素食的生物,而且住在樹上,比人類還要乾淨
apline.yahoo wrote:美洲鬣蜥(學名:Iguana iguana)又名綠鬣蜥,是一種生活在樹上的大型蜥蜴,頭尾全長可達1~2公尺,壽命可長達10年以上,以植物的葉、嫩芽、花、果實為食物,為日行性爬蟲類它是素食的生物,而且住在樹上,比人類還要乾淨 12/17/2020 打造多元包容文化 總統:移民和移工都是我們臺灣的一份子。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大家就不能包容綠鬣蜥、巴西龜、埃及聖䴉、和泰國鱧等生物?
joshwang wrote: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大家就不能包容綠鬣蜥、巴西龜、埃及聖䴉、和泰國鱧等生物? 這些生物如果不影響別的生物的生存或造成人類極大損失是可以包容如果造成重大影響就..................為什麼?澳洲人恨不得弄死兔子11:472015/12/23 話題CT、Jennifer許多曾到過澳洲(Australia)生活的人,都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澳洲人的文化裡,最為邪惡的動物不是狼,更不是獅子、老虎,而是在外人看來活潑可愛的野兔,這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澳洲人如此痛恨野兔,甚至「談兔色變」呢?這一切,主要還是源於那場從19世紀中葉開始,前後持續了近百年的驚心動魄的「人兔之戰」開始談起。在遼闊的澳洲大陸上,其實原本並沒有兔子,1788年1月27日,作為澳洲兔子祖先的歐洲兔子,從英國來到這片肥沃土地上,而這些兔子,主要是供應剛剛來到澳洲的歐洲定居者食用。在當時,沒有任何人能夠預料到兔子的繁殖速度有多快。由於澳洲沒有老鷹、狐狸和狼這些天敵,來到這裡的歐洲兔子,發現簡直來到了天堂,這裡氣候宜人,四周又美有敵人,於是,一場可怕擴張開始了。這些兔子從奧斯丁(Austin)的領地出發,開始向北向西擴展,此後,這些兔子的後代以平均一年130公里的速度,向四面八方擴散,到1896年時,兔子們的勢力範圍已經向北擴展到了昆士蘭(Queensland),向南遍及南澳,並橫越澳洲大陸,來到了西澳。到1907年,兔子已遍佈整塊大陸。1890年,僅新南威爾士州(New South Wales)的兔子數量,據估計就有3600萬隻。到1926年,全澳洲的兔子數量,已經增長到了創紀錄的100億隻。在一望無際的澳洲大草原上,十隻兔子就能吃掉相當於一隻羊所吃的牧草,同時,牠們還會啃食各種灌木和樹皮,在乾旱的季節,甚至爬到樹枝上吃較嫩的樹葉,打洞啃吃樹根,使成片的灌木叢和樹林,變得一片枯萎。根據估計,在澳洲較為乾旱的地區,每公頃土地上只要有4隻兔子,就能使這片土地上的各種植物失去再生能力。最直接的後果是,澳洲大陸地區的水土保持能力急劇下降,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現象日益嚴重,給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損失。相比之下,那些土生土長的小袋鼠、袋狸等,簡直完全沒有競爭能力,大批的兔子不但佔據了這些動物的洞穴,還將牠們的食物一搶而光,使得那些性情較溫和的有袋類動物只好忍饑挨餓。據統計,因為兔子的原因,澳洲滅絕或近乎滅絕的原生動物就有幾十種之多。由於兔子在澳洲氾濫成災,使得農業和畜牧業蒙受了巨大損失,單從牧草的消耗量來看,100億隻兔子所吃的牧草,就相當於10億隻羊的放養量。另外,由於兔子天生善於打洞,牠們在土質疏鬆的牧場和農場下挖的洞穴深達1.5公尺,不但牛羊常會陷入洞中,更嚴重的是,農田下大量的洞穴,會使得農業機械無法作業。為了抑制兔子的擴散和繁殖,澳洲用盡了辦法,從最傳統的獵殺、布網、堵洞,到釋放毒氣和在胡蘿蔔裡下毒等等。為了消滅兔子,澳洲人甚至利用起了另外一種外來生物,也是兔子的天敵:狐狸。在一開始,這種方法還是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澳洲人很快就發現,狐狸更喜歡吃行動相對較為遲緩的本地產有袋類動物,為了不使這些珍貴的物種滅絕,澳洲人不得不回過頭來去消滅狐狸。到20世紀50年代,澳洲政府最終決定,採用生物控制的辦法來消滅兔災。生物學家從美洲引進了一種依靠蚊子傳播的病毒---黏液瘤病毒(Myxoma virus),這種病毒的天然宿主是美洲兔,能在美洲兔體內產生並不致命的黏液瘤,但這種疾病對於歐洲兔子來說卻是致命的,另外,由於這種病毒具有選擇性,對於人、畜以及澳洲的其他野生動物完全無害,無疑是消滅兔子的最理想的武器。1950年春天,澳洲的科學家將這種病毒釋放到了蚊子身上,然後經蚊子再傳染給兔子,黏液瘤病毒一經引進,很快便在整個兔群中傳播開來,兔子的死亡率達到了99.9%,到了1952年,整個澳洲有80%~95%的兔子種群被消滅。困擾澳洲人近百年的兔災,終於被病毒給控制住了。隨後,在澳洲兔子的故鄉歐洲,法國和英國分別於1952年和1953年,引入病毒來對付日益猖獗的兔害,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澳洲這場持續了百餘年的「人兔之戰」,被公認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生物入侵事件。實際上,這樣的問題,絕非澳洲所獨有,近幾年來,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生物入侵已成為世界性難題。
一人決策小組 wrote:這些生物如果不影響別(恕刪) 其實這些生物都是無辜的,他們也不願意離鄉背井,就像人類一樣。之所以弄到今天的局面是誰的錯?是寵物進口商的錯,是飼主的錯。如果引進外來物種前不先做好評估調查,這種事情會一再重演。
joshwang wrote:其實這些生物都是無辜(恕刪) 外來種會影響本土環境應該沒太多爭議只是因為很難說有多大有影響大多都是以很粗淺的概念去說危害所以如何評估哪些該限制會比較麻煩再加上台灣很多爬行類寵物是走私進來的即使法令有限制也很容易有漏洞限制進口應比較容易執行比較麻煩是外來種如果在本土繁殖深根後該如何處理用移除重點應該不是[人道]問題而是到底有沒有用不然只是花大錢做秀有點可惜綠鬣蜥在中南美是一項蛋白質來源也就是當地捉綠鬣蜥就像到湖中捕魚來吃一樣
就像前面有人提到台灣斑龜和巴西龜的競爭我就很好奇是否有新的研究不然我不記得陳添喜老師有說斑龜被巴西龜逼到瀕危外來種和本土種競爭一定有但當你沒有原先本土種的分布和族群資料很難說本土種是被競爭掉因為有個可能是本土種先因棲地改變或其他理由造成生存壓力而產生一些空缺被適應力相對好的外來種有機會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