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愛運動 wrote:
你太一廂情願了,人空...(恕刪)
是阿,人類就是一種拿到武器就會自以為變得很厲害的種族,我不一廂情願,是因為大部分的人一開始就怕傷怕死才會輸,人類到底是演化失敗還是成功?~哀
動物一打起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人類呢? 我看落跑才是唯一的念頭,就因為這樣打得贏才有鬼
不知道你數據哪來的? 不過人類不只有手這種武器你把腳手肘膝蓋放哪了?
lisa0430 wrote:
我不會拿人跟狗比較,兩者是不同的,我也不是愛心人士,可以的話我只想照顧我的狗和有緣的狗
當人過的好時,連帶會有一顆寬容的心,對於我的行為讓有些人不認同,我想這些人曾受到流浪狗的困擾,所以想法觀點跟我不同,我能理解,但我不會改變我的想法或覺得我這次的行為是錯誤的
lisa0430 wrote:
你要說我賤人矯情或是無知昏昧,怎樣都可以
roxylove wrote:
別管別人怎麼說
口舌之爭無意義
人在做 天在看
一切世間果報等到該走的那一天
神明自然會結算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Molonlabe wrote:
你不需要改變你的心,但是可以改變你的做法,讓你的愛心能夠有效率的涵蓋更多的不幸動物/人。
接下來的不是指責,只是站在另一個立場來看這個行為。
也許你不了解你這次善心行為後面所隱藏的錯誤與傷害,這也是台灣當局宣導上的失敗。
是的,你選擇性的餵食了一隻沒有攻擊性的野狗。 你想要行善的心也得到滿足了。
現在請回過頭來看看被餵食的動物得到了什麼。
一個麵包與半顆蛋。
一個不存在的希望。
什麼叫做不存在的希望?
任何在收容所工作過的義工都會告訴你,請不要再次遺棄被認養過的貓狗,因為那是嚴重的二次傷害。
你今天餵食了這隻狗,當你明天沒有出現,後天沒有出現,你無意中就形成了小小的二次傷害。
你餵食的時間越久,次數越多,他接下來受到的傷害越深。
你知道受到嚴重二次傷害的貓狗可以做出什麼事嗎?
牠可以輕易的咬死另外一隻貓狗,為的就是不要再次被遺棄,不要分享主人的愛。
牠會攻擊嬰兒幼兒,因為牠認為(甚至於知道)那是一個威脅,一個可以讓牠被遺棄的威脅。
上面是我身邊發生過數次的的例子,但是你不用相信我,反之,你可以詢問也在流浪狗之家工作過的人。
今天你餵一次,下個禮拜別人餵一次,一個月後某人再餵一次,每個人的善心都得到滿足,唯有這隻狗受到三次遺棄傷害,三次的虛假希望。
不用說狗,換成是人也是一樣。
流浪漢今天有免費的晚餐吃,明天也有,但是後天之後就沒有,他會不會能然抱著希望,搞不好後天之後也許會有?會不會之後幾天都定時到同一個地點看看,也許後天之後還可能會有得吃? 然後你可以將心比心,當他沒得吃時的失落感。
這就是你一次性的善心,他/牠之後所要承受的傷害。
如果你的流浪者之家當過義工,有機會與一些流浪者談話,你就會瞭解,街民要的不是別人一時的善心,一時的施捨,他們希望的是「可預測性的未來」與「持續性的幫助」。
無盡的失落,是他們最不需要的幫助。
再者,你知道為什麼公園內常常貼有佈告,希望民眾不要餵食野生動物?
因為你的餵食會造成野生動物失去覓食能力。
你選擇性的餵食一隻沒有攻擊性的狗,你認為這隻狗接下來會選擇(1)尋找類似你的人類,(2)還是自己尋找食物,獵食其他小動物?
當牠開始尋找類似你的人類時,牠就等於依賴人類。 那天你們都不餵牠了,請問牠的死活誰管?
況且,當牠開始尋找類似你的人類時,就相當於騷擾人類了,請問你願意負起那個責任嗎?
況且,今天你餵,下次別人餵,明天01版上有人看到你的發文也跑去餵。 請問,有如人類的「吃好的要互相告知」,如果到時候吸引了更多的野狗聚集,請問誰要承擔成群結隊的野狗問題? 當然是當地居民,對吧?
是的,我不能預知未來是否會如此,一如你也無法預測未來是否「不會」如此。
但是無論如何,你的一次性善心得到滿足,當地住戶卻要持續性地接受狗的騷擾。
最後,你選擇一次性的餵食這隻沒有攻擊性的狗。 請問,你確定牠有吃飽?
我只能分享個人當年在非洲的經驗給你:無論是人是狗,被保持在半飽半餓的狀態,遠比飢餓狀態更難以忍受。 非洲大陸的饑民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他們活在沒有希望的日子,每天吃不飽,無法工作,但是卻又餓不死,不能早點超生。
但是所有行善者的虛榮全部都得到滿足了。
如果你知道這些餓不死的饑民,為了能夠多掙一些錢,多吃飽一些而所做出來的事,你今天對於「善行」兩字就會非常小心了。
不妥善的善行只會造成更多的痛苦與傷害。
所以,被你一次性餵食的這隻狗,相信也是再度被保持在半飽半餓的狀態,不是嗎?
lisa0430 wrote:
你要說我賤人矯情或是無知昏昧,怎樣都可以
這就沒有必要了。
與其自輕,不如將事情做對做好,用正確與更有效率的方式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與動物。
去流浪所,去醫院,去老人院做有「持續性」的幫助,遠比不負責任的餵食路邊野狗野貓來得有幫助,也更能讓其他人與動物感受到你的愛心。
.....................(恕刪)
Molonlabe wrote:
你不需要改變你的心,但是可以改變你的做法,讓你的愛心能夠有效率的涵蓋更多的不幸動物/人。
接下來的不是指責,只是站在另一個立場來看這個行為。
也許你不了解你這次善心行為後面所隱藏的錯誤與傷害,這也是台灣當局宣導上的失敗。
是的,你選擇性的餵食了一隻沒有攻擊性的野狗。 你想要行善的心也得到滿足了。
現在請回過頭來看看被餵食的動物得到了什麼。
一個麵包與半顆蛋。
一個不存在的希望。
什麼叫做不存在的希望?
任何在收容所工作過的義工都會告訴你,請不要再次遺棄被認養過的貓狗,因為那是嚴重的二次傷害。
你今天餵食了這隻狗,當你明天沒有出現,後天沒有出現,你無意中就形成了小小的二次傷害。
你餵食的時間越久,次數越多,他接下來受到的傷害越深。
你知道受到嚴重二次傷害的貓狗可以做出什麼事嗎?
牠可以輕易的咬死另外一隻貓狗,為的就是不要再次被遺棄,不要分享主人的愛。
牠會攻擊嬰兒幼兒,因為牠認為(甚至於知道)那是一個威脅,一個可以讓牠被遺棄的威脅。
上面是我身邊發生過數次的的例子,但是你不用相信我,反之,你可以詢問也在流浪狗之家工作過的人。
今天你餵一次,下個禮拜別人餵一次,一個月後某人再餵一次,每個人的善心都得到滿足,唯有這隻狗受到三次遺棄傷害,三次的虛假希望。
不用說狗,換成是人也是一樣。
流浪漢今天有免費的晚餐吃,明天也有,但是後天之後就沒有,他會不會能然抱著希望,搞不好後天之後也許會有?會不會之後幾天都定時到同一個地點看看,也許後天之後還可能會有得吃? 然後你可以將心比心,當他沒得吃時的失落感。
這就是你一次性的善心,他/牠之後所要承受的傷害。
如果你的流浪者之家當過義工,有機會與一些流浪者談話,你就會瞭解,街民要的不是別人一時的善心,一時的施捨,他們希望的是「可預測性的未來」與「持續性的幫助」。
無盡的失落,是他們最不需要的幫助。
再者,你知道為什麼公園內常常貼有佈告,希望民眾不要餵食野生動物?
因為你的餵食會造成野生動物失去覓食能力。
你選擇性的餵食一隻沒有攻擊性的狗,你認為這隻狗接下來會選擇(1)尋找類似你的人類,(2)還是自己尋找食物,獵食其他小動物?
當牠開始尋找類似你的人類時,牠就等於依賴人類。 那天你們都不餵牠了,請問牠的死活誰管?
況且,當牠開始尋找類似你的人類時,就相當於騷擾人類了,請問你願意負起那個責任嗎?
況且,今天你餵,下次別人餵,明天01版上有人看到你的發文也跑去餵。 請問,有如人類的「吃好的要互相告知」,如果到時候吸引了更多的野狗聚集,請問誰要承擔成群結隊的野狗問題? 當然是當地居民,對吧?
是的,我不能預知未來是否會如此,一如你也無法預測未來是否「不會」如此。
但是無論如何,你的一次性善心得到滿足,當地住戶卻要持續性地接受狗的騷擾。
最後,你選擇一次性的餵食這隻沒有攻擊性的狗。 請問,你確定牠有吃飽?
我只能分享個人當年在非洲的經驗給你:無論是人是狗,被保持在半飽半餓的狀態,遠比飢餓狀態更難以忍受。 非洲大陸的饑民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他們活在沒有希望的日子,每天吃不飽,無法工作,但是卻又餓不死,不能早點超生。
但是所有行善者的虛榮全部都得到滿足了。
如果你知道這些餓不死的饑民,為了能夠多掙一些錢,多吃飽一些而所做出來的事,你今天對於「善行」兩字就會非常小心了。
不妥善的善行只會造成更多的痛苦與傷害。
所以,被你一次性餵食的這隻狗,相信也是再度被保持在半飽半餓的狀態,不是嗎?
這就沒有必要了。
與其自輕,不如將事情做對做好,用正確與更有效率的方式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與動物。
去流浪所,去醫院,去老人院做有「持續性」的幫助,遠比不負責任的餵食路邊野狗野貓來得有幫助,也更能讓其他人與動物感受到你的愛心。
好重的話啊。
不過呢,連善惡都分不清楚,到時如果結算時與你的想像有所差異,請不要抱怨老天算錯了。
很多時候,大家都喜歡提出「尊重生命」這四個字來解釋自己的行為。
但是很多時候,太多人根本不知道「生命」的意義。
一個完全的生命是「由生到死」,而不是只有活著這段時間。
當你不尊重死亡,你也不尊種生命。
與其讓野狗死於荒野,死於飢餓,死於群毆,死於輪下,我寧可讓野狗死於安樂死。
這也許不是最好的方式。 但是至少,牠死得比較緩和,走得比較有尊嚴,死後也不需要曝屍荒野。
今天如果換成是你,你選哪個?
挨餓受凍?
被亂狗咬死?
被汽車機車碾死?
然後再曝屍荒野?
還是安樂死?
然後屍體得到妥善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