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

有人想飼養三眼恐龍蝦嗎?


EOSyu wrote:
^^?~~那我大約多...(恕刪)


5-7天就可以移到大一點的缸子了。

這時也該轉餵成長飼料B瓶。 初期要馴餌,少量弄碎拌水用滴管滴在蝦子周遭。

EOSyu wrote:
~那我大約多久~才能放在魚缸中呢??...(恕刪)


我覺得跟你準備一起養的魚或蝦大小有關,

至少要跟魚缸裏放的魚一樣大或大一點,

才不會變成魚的點心,或被過濾器吸進去。

我之前有好幾隻已經一個星期大的蝦就被差不多大的孔雀魚咬死,

我現在混養的魚缸只敢放兩三隻剛出生的小孔雀魚,

恐龍蝦已經快兩個月大,也不會主動捕食小魚。
我以前也有養過(買網路的套件)

一次放10顆的話會有5~6隻 (夏天時,冬天可能就不知道了,照套件建議的用泰山純水孵)

最大的問題是慢慢養大之後多數會在脫殼時死掉.......

不知道是不是營養不夠? 或是水質變不好了(飼料給太多的關係)


最後有活一隻下來養了約2個月,可惜沒有養到產生下一代
前面提到的不換水
主要是提供另一種想法
就是不需要鑽牛角尖在水的種類
只要有除氯 其實自來水也可以
還有就是控制食物量
寧可少量多餐
夠吃就好 也避免殘餌造成水質惡化

還有R大提供的A食物很有用
幼蝦真的都往水面跑


補圖
5/2





5/9


5/9就幫這4隻換新家
不過也只是10*20*10的鬥魚缸
2cm白砂
原水+雨水補到滿
每天各1只蘋果螺+B料+下班後黑殼蝦吃到飽
一下新缸就瘋狂鑽砂....
這幾天每隻都是如此情況
"改邊"兩側的卵袋一下消失 隔2天又長出來
仍然沒換水
不過有點綠了

5/15.....game over
難過到不想拍了
想說裝個小外掛過濾
結果出水忘了消泡
中午吃飯回來
看到整缸都是小氣泡
每隻蝦都在"扭動"
原來是全身沾滿小氣泡
包括殼裡頭......
一直倒著被迫往上浮
有試圖將小氣泡弄掉
但殼裡頭的沒辦法
然後看著這幾隻慢慢虛弱到躺平
真的很可惜
又大了快2cm....成長真的很快

由於出水過強
砂也沖了一個洞
不知道卵會留在砂裡
還是會被吸到生化棉裡
因為剩餘子彈已分送朋友
現在彈盡援絕 沒得玩了


roxxette wrote:
5-7天就可以移到大...(恕刪)

我孵出來~到現在~我一直都餵a瓶飼料...^^"
剛剛看首頁分送活動已經截止真可惜


不知道有沒有人還願意分享的?

我之前在3-4週大的時候,有先從缸的四個角落挖一些卵出來乾燥,
大約有一百多顆,乾燥時間約三週,
前幾天跟roxxette兄給的卵同時孵化 (在不同缸),其他條件都相同,
比較起來,同樣放50顆卵,roxxette的卵在第12-24小時就孵出30隻,
然後一天1-2隻,總共超過40隻。剛孵出的無節幼蟲都呈紅磚色,體型較大,
1天後脫離幼蟲時期才會變白。

我自己收的卵,第一天沒有動靜,第二天(36到48小時)開始孵出,
一天只能孵出2-3隻,總共15隻左右,而且有些剛孵出的無節幼蟲體型較小,
顏色白白的,這種蝦出生後通常活不過第二天,我猜是剛開始生的卵還不成熟,
影響幼蝦品質。出生時呈紅磚色,體型較大的幼蝦,確實隔離換水的話,
有一半可以長到5mm以上。

至於多大的蝦產的卵才算成熟,還要再進一步研究。
(目前想法是在蝦子成長過程中,從第二週開始每週全換底沙或直接換缸,
取得的底沙分別乾燥來孵化比較)
另外我也想到乾燥時間長短會不會影響孵化情形(孵化率跟存活率),在卵的休眠期間內,
生命會不會也有經歷成熟的過程。
一個月大產的卵收集後乾燥兩個月 vs 兩個月大產的卵乾燥一個月 孵化情形是否相同。
兩個月大產的卵乾燥一週、兩週、一個月、兩個月 孵化情形是否相同。

還有很多可以比較的狀況(混搭不同底沙、溫度、光照、日曬或風乾),不過要等一陣子比較有空再來試了。

分享一下我一部分的飼養設備;

EOSyu wrote:
我孵出來~到現在~我...(恕刪)


你的A瓶飼料還用的真省!!

那個我預估是頂多孵兩次可用完。


PS:今天下午突然大雷雨,我放在露臺的孵化盒慘了! 回來看不到半隻,原本蒸發了一半的水,滿到頂了。

牠們除藻的功力好強啊!! 比我養過的黑殼蝦、大和藻蝦、白玉飛狐等等都還厲害!

第一天絲狀藻多到將一隻小的給纏死了

我想牠們一定是發誓報仇,才不到三天,魚缸裡的絲狀藻剩下不到3公分!!

現在缸子裡很清爽吶!!

Anneta wrote:
絲狀藻多到將一隻小的給纏死了...(恕刪)


我一開始有試著丟到蓮花盆裡,結果被絲狀藻纏死好幾隻,現在都不敢丟到蓮花盆裡了。
  • 6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