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是我亂養的缸,沒加水質穩定劑,沒倒除氯劑,水族館賣的東西我只有加魚飼料。
二氧化碳瓶也沒有,光照大約一天三、四小時,其餘時間都用LED燈照,晚上睡覺時全黑。
裡面養的魚是燈科和玫瑰蝦,之前養過黑殼蝦,因為我太執著沒換水,結果水嚴重的「氮」化而死光光,所謂的「氮」化也是問人家自己解釋出來的。
水生動物的排泄物是毒性很高的含氮廢物,如果沒有換水,水中含氮的廢物增高,生物就會掛掉,後來一個禮拜固定換四分之一缸的水,就沒這種情況了。
買來第一天,沒有曝氣。
我直接拿自來水煮開,然後放涼,直接倒入魚缸,把蝦對溫,丟進去,活好好的,後來是因為氮濃度太高而掛掉。
我每週換水會順便把FILTER洗乾淨,也把陶瓷環沖水洗淨。
我不加二氧化碳,但我直接倒「小蘇打粉」,你沒看錯,我用小蘇打粉,平衡水中酸鹼度,並且在小蘇打溶於水時放出碳酸根離子,直接讓水草行光合作用。
目前已經半年…不難照顧(可能我都種一些廉價的水草)
常見的黃金、八字、巧克力
黃金跟八字要調比重,牠們是活在出海口的魚,得用粗鹽或海水素調比重~
最愛吃活蹦亂跳的蝦子,吃下去肚子都會股一塊,大眼睛真的很可愛!!

巧克力是淡水魚,但是出了名的挑嘴

如果是為了要消除蘋果螺而養巧克力娃的話,
要有心裡準備就是,吃光了螺,
接下來就準備吃孔崔魚...的尾巴

遇的到吃飼料的巧克力娃⋯那真的是謝天謝地了

我也說說自己養大型魚的經驗好了~
缸子是四尺缸, 養過魟, 鴨嘴, 龍... 因為大部分我養的古代大型魚都是沒有鱗的, 所以
對水質相當要求, 每次換水都是大工程, 接水管直接灌入水族箱, 換 1/4 的水, 當然在
自來水直接灌進去前, 會先用溫度計調溫差, 冬天就要開熱水將溫差調到 +- 2'C 內, 還
有用 pH 持續量測水質; 過酸的話就加珊瑚沙中和, 過鹼的話加入黑水或沈木來調和, 固
定讓 pH 維持在 6.0 - 6.5 的微酸性. 每兩個禮拜還要用硝試劑確定硝化系統工作正常;
因為大型魚基本上都是肉食性, 水質若不關心惡化的很快, 所以缸底不鋪底沙, 直接裸缸養~
在這邊建議養魚的新手, 在沒有確定魚缸的酸鹼度前, 不要在魚缸裡放進奇怪的東西~ 例如,
如果養的是孔雀魚, 讓魚缸呈微酸性即可; 弄點沈木( 水族店買回來後要先煮過, 沒錯, 就是
放到水裡面去煮, 降才不會讓你的水族缸裡面變得深褐色..)可以讓水變酸性. 弄珊瑚沙的話
會讓魚缸呈鹼性, 對於坦湖的鯛科魚種會比較好, 相對於原生不同水域的亞瑪遜魚種就該在酸
性水缸中生活. 有些人喜歡去海邊撿貝殼, 撿完丟到魚缸去, 常常一丟進去的隔天, 魚就掛光
光, 除了貝殼沒洗乾淨的可能外就是貝殼 = 鹼性, 原有魚缸的魚是適合酸性環境的, 這不可不
小心阿.
還有對於水族館各色的小魚, 買回來前要先跟老闆溝通過, 跟老闆說目前水族缸中有哪些魚, 新
買的魚能不能跟現有的魚和平共存, 因為有些魚有很強的地域性, 或攻擊性, 會對其他魚種驅離,
甚至是吃掉他...例如神仙魚(亞種、埃及.. )很優雅, 但是地域性很強, 會攻擊小魚. 娃娃魚很可
愛, 但是那個嘴巴超兇的, 會到處亂咬, 這也是水族館當中的娃娃缸很少可以看到娃娃(八字、金)
可以保有完整尾巴的原因, 大家會互咬尾巴. 還有些魚 size 會變很大, 從可愛小魚到大魚可能只
要三個月, size 可以長到 10 倍大( 紅尾鴨嘴 ).. 請各位在養魚前要先詢問過水族館人員喔~
附上一些我的大型魚...
珍珠魟

撒旦鴨嘴

泰國虎

Ich bin...
但工作後一直租屋在外無法好好的投資設備,
直到前年底搬新家後,
因為新家有了新浴缸,
兒子的小浴盆也就沒用了,
一時興起放在陽台養魚吧...
想試試生態自然平衡的方式,
很簡單的倒了點底沙(妹妹養魚剩下的大概不到1kg吧~)
丟了些以前撿的珊瑚塊,
然後放了點金魚藻,
養水養了大概一周吧(沒有使用任何的過濾與打氣設備)
然後放了黑殼蝦,大肚魚,七彩大肚魚,笠螺,
就這樣......開始養囉~

很意外的,
居然浴盆裡開始生生不息,
先是蝦子大量繁殖,然後大肚魚也開始生個不停....
蘋果螺不知何時開始出現的....一隻比一隻大,
現在已經過了一年七個月~

來訪客人都不太相信我說的,
從來沒有換過水,只有在水被蒸發後加水,
金魚藻繁殖過多我會撈出來丟掉,
蝦子四處分送需要的人,
前幾天發現有一隻長約3公分全身通紅的大蝦子還嚇我一跳,
也沒清理過青苔,因為笠螺很勤奮的吃的乾乾淨凈,
沒花任何電力.......
很開心的經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