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小魚缸養魚的悽慘過程&請教各位如何改善!

ls6355 wrote:
孔雀魚的壽命大約是一年多,照片看起來魚算健康,都是公魚,可以買母魚繁殖,以魚缸的大小計算
大約養兩公一母最適合,孔雀魚算是很會繁殖,也是玩繁殖魚的入門
那些公魚的尾鰭好像破了,算健康嗎?
兩公一母,要把母魚累死嗎?

樓主先不要加魚。如果現在的魚活下來,恭喜它們。
若不幸死了,就重新來過。等缸穩定再買魚。
放些水草與水面草,除了增加溶氧,
也可移除一些硝化物,水質會比較穩定。
也可放些蝦子,可幫忙清除殘餌,
避免殘餌發霉,又可順便監控水質。

01newbie wrote:
那些公魚的尾鰭好像破...(恕刪)


看他的泳姿基本是健康的,而且魚的年齡不算大,魚尾破鰭一段時間就可以恢復

這兩隻公魚的品係應該一隻是藍尾禮服,一隻是蛇王蕾絲

2公1母是繁殖魚最快的方法,公魚如果年紀太大會追不到母魚,尾鰭太大也一樣追不到,

母魚只要授精一次通常可以生兩三胎,母魚生一胎小魚的數量不一定,少則20-30隻,多則接近百隻

如果有生小魚,最好使用繁殖盒,或多種一些水草,否則小魚數量會少很多

我想版主家中應該有小朋友,給小朋友一個學習觀察的機會是不錯的
從南到北自來水水質軟硬度是不同的
各種魚類的承受力道也不一
只放三十分鐘的自來水曝氯不足但是不是重點
體質強韌放個三五天才會掛
多半是魚本身經過捕撈,運送,水館這繁複的過程已經很脆弱
有的水族館會下藥來維持魚類活動力與生命
尤其你養的孔雀魚,小時候我們河裡抓一堆沒改良過的,就是所謂大肚魚
這種魚我小時候養在簌口杯裡這樣小地方不打氣沒吃的放浴室
能二三十隻用自來水活一個禮拜
現在之所以這樣脆弱
主要是因為人工環境跟販賣環節的關係
水館你看每天清死魚的次數跟數量你就會嚇到
所以就跟草莓族一樣
請按部就班的來養吧
先搞好水,建立循環體系跟微生物之類巴拉巴拉的一串
就會很好好養了

海淡水都養
秉持不換水只加水原則
幾年以來都如此
雖然不是一直養魚,但是因為有些因素撤缸時候都不是死魚而是其他原因
也幾乎都會把魚跟軟體送人,每個都頭好壯壯能吃能喝
最高紀綠家中同時四個淡水缸兩個海水缸
選魚在我看來比養水重要
魚要是在水族館就有問題,你自己家環境多好都很難存活
畢竟我們只能仿造大自然,而且往往左支右窮,離真正自然相距甚遠
所以一開始養魚就要會選魚是最重要的喔
我家養魚的水都是放在浴缸用的水! 怕停水之類的備用水!
我一次都全部換.順便洗魚缸清潔!
養到現在也好好的!
看一下我的圖吧!


terrylaw wrote:
我是用生態缸養法,供...(恕刪)


請問terry大大 這種養法多久了呢?
最近也想弄一個無過濾打氣的缸..
reting0826 wrote:


請問terry大大 這種養法多久了呢?

最近也想弄一個無過濾打氣的缸..


稍晚再PO上網我的水缸照片...

我大概已經養三個月了吧, 看起來一切都還滿不錯的..

以前我也養水族箱+打氣或過濾器=魚兒死光光

所以這次我就以養水草為主,沒想到大家都活得好好的..(除了跳出來的以外)


我弟更厲害..拿個塑膠桶+公園荷花池的水+泥巴

養出一桶荷花(我沒問他這是從那來的)+金魚的生態缸.

我的小生態缸。。會浮的水草是到野外採來的。。沈底的則是在水族店買來的。


另一個,這是陶製的比較小,裹面只有兩隻魚。。。


從側面看。。好像看不到蝦子。。但是其實有2,30隻在裹面哦。。壁面會長青苔所以偶爾要清一下。


粉紅色的蝦子比較溫馴,加上大隻和生的小隻的有2,30隻吧。(本來有100左右,被蜻蜓的幼蟲吃光光了。。)
樓主你的水缸會不會太小
一呎缸養個兩三隻金魚就有點吃力了
除非你不希望金魚長大不然就要勤照顧水質(顧水比顧魚還吃力)
我養魚的經驗是養水懶的養,
新缸射缸完畢加滿水過濾系統一啟動魚就入住了,
我養的金魚都麻頭好壯壯
小水缸建議買小體型的魚就好
金魚是會長大的就不要養太多
還有建議換過家水族館看看
金魚跟孔雀好像大家都喜歡這樣混養
這兩者魚適應的環境好像有點差別的說
另外建議水缸準備好都OK了再去買魚回來
本身遇到跟聽到好多缸與魚一起買回來
結果有的魚第二天翻肚抗議的例子(應該是買到密室恐懼症的魚在你設缸期間發作了)
當作花錢買經驗吧~~~~人總有第一次
多爬爬文吧

不必要的東西不要亂買~水質比較重要
養好水要穩定不是難事
重要的是不要太急= =
小弟我也是養死多次魚

經過幾次經驗跟無數爬文 終於才成功

我的方法是

先把魚缸裝滿水
放點水草 幾隻蝦 底沙是珊瑚 跟外掛 跟一點消化菌

就這樣放一個禮拜

然後買魚回來 先對水幾小時

然後倒掉 魚店的水 在把魚放進去

剛放第一天不要餵魚

然後 就準備下個禮拜用的水一桶

下次換水 就抽出1/3 到入新水
然後將外掛理的過濾棉 用抽出來的水洗一洗 不要用自來水喔

這是我的經驗 參考一下 也歡迎前輩給我指導
這是新手必經的過程,說穿了不就兩個問題

第一、水還沒養好就放魚,不死才怪
   養水不只是水中含氯的問題,也包括水質太澀會傷到魚粘膜,新水加除氯劑和硝化菌後就要讓水循環個幾天,至少三天是必要的行的話就七天吧,越多天水中的菌生態越穩定也就越安全,而且水也比較不澀不會傷到魚粘膜。

第二、魚缸的大小和魚的數量不配合
   魚的數量越多相對水中氨的濃度就越高,硝化菌分解的速度跟不上,就會讓魚生病,如同廁所越多人上就越臭,你的缸太小了,最好將數量控制在5隻左右就好。

除了以上兩個問題以外,底砂用較細點的砂會比較好,魚比較不會貪食縫隙的飼料頭卡住,別以為我開玩笑,真的會發生。

除了第一次養水要比較多天以外,再來就沒那麼講究了,第一次換水可以在二週以後才換,當然水少了還是要補水的,再來每週至二週換掉三分之一的水,水只要有經過水塔的話就行了,不用再放除氯劑,也不用每次放硝化菌,我養了十幾年都沒這個習慣,所以除氯劑和硝化菌都只要買小瓶的就可以了,魚穩定後就用不著了,也不用事先儲水起來用,那只是增加生活不便而已。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