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灰GT wrote:
這是我設缸兩個多月...(恕刪)
"每天添加4CC的2.5%戊二醇"
這句話跟都沒在顧缸邏輯上好像有點衝突?!
以你這麼少的魚量, 提升外掛濾材品質跟引進優良硝化菌, 是可以不用再增加其它過濾就能讓水質清透的!
只看水循環的次數是有盲點的, 循環次數多, 但沒有好的菌種及數量, 那只是浪費電力而已, 不過適當水流設計,
對將缸內髒物帶進過濾器內是很有幫助的!
以下是之前幫我岳母設的魚缸, 就靠個小外掛, 沒添加任何東西. (印象之前也在01分享過)
2/28設缸

3/7

3/31

4/5 養好水準備交接的狀態

7/19
燈泡壞了, 剛好家裡只剩黃光螺旋燈泡, 隨便就上去了.... (黃色看起來實在不美觀..)
有幾次地震把水濺出來, 於是岳母就讓水位超低....

隔年二月
最後這魚缸漏水, 就順勢撤缸了...

至於孔雀魚在酸水中的實驗, 對純種的孔雀魚應該想都不用想, 對雜種身強體健的類型, 養個一年應該不會有甚麼問題,
只是若是在鹼性水質, 理論上可以活得更久更好.
以下是我不久前分享的孔雀魚紀錄:
魚適合生存在哪種環境, 是需要長期觀察的, 能活並不一定代表活得好, 也不代表能活的久.
舉個自己的例子, 之前我在水族店買紅蓮燈時, 老闆不小心多撈隻小孔雀魚進來, 這隻魚就在我缸裡度過了一生,
從照片記錄初步推算, 大約活了一年又四個月左右.
我的缸由於打CO2的關係, 水維持在弱酸性, 孔雀魚能活, 但到後期他的狀態並不優, 而且在沒操的環境只活一年多應該算短命的了!
所以若是可以, 孔雀魚還是讓他在弱鹼的環境生活會比較好!
2015.10 剛來不久的小孔雀魚

2015.12

2016.1 慢慢長大了

2016.2 顯色了, 這是他最健康的時期

2016.4 生活環境

2017.2 這張應該是他消失前(在大缸裡,常常死掉也找不到屍體)最後一張遺照, 尾巴有點融掉現象

http://legendhua.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