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xxette wrote:
12cm 三個月才達成,
通常個體肢體長度都在6—8公分,尾叉按品種差異,長度差1—3公分
恐龍蝦屬於淡水甲殼類;水質需求為弱鹼性,雜食,混養應該是看你的魚種水質需求以及會不會吃甲殼類!
恐龍蝦只要性成熟後有底沙都會去產卵,肢端卵鞘表示你看過資料,
網路有恐龍蝦的身體構造圖,您看一看就了了!這樣會比文字描述來的淺顯易懂。
養這缸子肯定會產卵,跟其他混養看來也不是問題!
不過水草可能會被恐龍蝦啃!
謝謝 roxxette 大大 不吝解惑
我家半水缸(上則圖)是定期補充RO水加上水質穩定劑(除氯等)
希望2公分以上鱟蟲從礦泉水移入缸內時能適應
並無水草 只有垂入水中之小辟茘 長很快啃食無妨
目前小缸生態平衡水質穩定之魚口螺口加蝦口數約為二十隻
有體長5-7公分左右黑褐藻蝦數隻 不知會不會和鱟蟲互槓
等下次收到含卵砂培育後再跟大家報告
水穩的添加就沒必要了!
如果是養水草,除非當地的水質非常的差有化學和重金屬汙染疑慮,不然建議還是用自來水充分曝氣,或是加一點點海波(硫代硫酸鈉Na2S2O3,又叫大蘇打),按照台灣自來水的餘氯含量,一百公升的水只要添加0.22g海波就可以把餘氯去除掉。
純水把礦物質都過濾掉了,對於植物或是魚、蝦,或人的飲用水來說都是比較不好的!
下禮拜會收到卵的各位,如果是使用礦泉水、瓶裝水,使用前請先曝氣或搖晃幾分鐘增加水中溶氧量,家裡有使用RO水、3M、安麗、愛惠浦過濾的水都可以直接拿來做孵卵使用。
其他像是雨水也可以,地下水則要看當地的水質狀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測試看看再回報。
水中有無(餘氯)是三眼恐龍蝦能不能孵化出來的最重要因素。
另外溫度條件在18-30度其實都會孵化,最好的溫度在22度-28度。
光照刺激會有效提高孵化率,只要自然室內反射燈光就足夠,光照100流明就足夠,孵化開始設定一天光照12-16小時,有些人會建議孵化時24小時光照,其實是不太必要!
這幾天天氣已經回溫到27度,南部天氣甚至會熱,水溫只要可以穩定在22-28度,恐龍蝦正常來說最快16小時就可以看到孵化在水中緩緩抖動,最慢可能會到七天-十四天才會孵化,較早孵化出來的蝦苗會吃掉比較晚剛孵化的蝦苗,剛孵出來的恐龍蝦苗對於水質變動、劇烈水流都很敏感,容易導致死亡!
第一次飼養者請依照說明書方式孵化。
祝各位能培育成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