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標準2尺缸該買多大的?


星空殘月 wrote:
請問您側濾除了佔魚...(恕刪)


缺點除了減少魚缸空間外
需要學習外(有些人一開始會搞不懂怎麼運作)
背濾上方要有空間方便手去做整理
我個人覺得沒啥缺點了
不過
前提是你的側濾或背濾是訂做的且是設計良好的
不然市售(有品牌的,例如up ISTA等等)的都很不好用,店家自己訂做賣的現成品有的還算堪用
市售最常見的問題就是
為了飼養空間去壓縮背濾側濾空間,導致手伸不進去不好整理。
為了省成本,背濾亂隔一通,甚至看過沒有強迫過濾的。
如果是設計良好的
很好整理又輕鬆
煥白棉也非常方便,只輸給便當上部過濾
輸的原因,需要自己裁剪適合大小。

背濾或側濾應該是除了底濾外唯一可以把所有設備都藏起來的過濾系統了
甚至加溫棒也可以藏放在背濾(可以但須要設計一下以及加溫效果會較差一點點)
不會有啥管線外露,沉馬的流量損耗也比上部跟圓桶還小

我個人從海水開始養
底濾之外都使用背濾
養金魚也用背濾
魚缸上面乾乾淨淨,
可以有很大的空間選擇自己喜歡的燈具,而不會受限上部
也不會有圓桶缺氧問題

所以如果你有空間做到60 x 40 x x 40
可以直接做背濾
背濾格10~15CM就會很好整理又強大了




星空殘月 wrote:
請問您側濾除了佔魚...(恕刪)


我有訂做一個2尺側濾缸,用了5年沒什麼問題

我只列一個缺點,流量較大的沉水馬達的共振聲音會很大

我用過EDEN,伊罕的沉水馬達,放進水裡是真的沒聲音

但是放進過濾格聲音就會變得非常大,試過各種方法都無解

最後買了SICCE 靜音奈米海陸馬達這一顆才解決噪音問題

不過缺點這顆的流量只有430L/H,有點小

也就是說背濾側濾的沉水馬達流量不能選太強的

如果你要養高汙染的魚,背濾側濾就很不適合了

不能放在廁所門外

怎麼說???
星空殘月 wrote:
請問一下,標準2尺...(恕刪)
A-OEN wrote:
不能放在廁所門外 ...(恕刪)


請問您在說什麼廁所??

我目前還在想詢問各位前輩,哪一種過濾適合我的魚

建置成本考量、空間考量,都還在考量…

很感謝有這麼多人提供建議

話說,背/側濾不缺氧是指說,用馬達帶入空氣嗎?

但看上面前輩講馬達流量大會很吵,可是流量小又聽水管店員說打不出多少氧的

還有,上部如果想要水流緩一點,別造成太大的水聲,是出水口直接拉到水裡行嗎?
上部過濾器的出水口接到水裡面,落水聲就會改善!
最經濟實惠的應該是上部,買回來濾材 濾棉舖一舖,揚水馬達的管組裝一下就能直接使用了
星空殘月 wrote:
請問您在說什麼廁所?...(恕刪)
傑洛米168 wrote:
我有訂做一個2尺側濾缸,用了5年沒什麼問題
我只列一個缺點,流量較大的沉水馬達的共振聲音會很大
我用過EDEN,伊罕的沉水馬達,放進水裡是真的沒聲音
但是放進過濾格聲音就會變得非常大,試過各種方法都無解
最後買了SICCE 靜音奈米海陸馬達這一顆才解決噪音問題
不過缺點這顆的流量只有430L/H,有點小
也就是說背濾側濾的沉水馬達流量不能選太強的
如果你要養高汙染的魚,背濾側濾就很不適合了


你說用這顆SICCE 靜音奈米海陸馬達才解決了噪音問題,
請問這顆馬達你是放在濾格裡?還是放在魚缸外來使用?
因為我也想找顆安靜、不易跟魚缸產生共振聲響的馬達來用。
Happiness cannot be given, but only felt.
星空殘月 wrote:
請問一下,標準2尺缸...(恕刪)

當然空間允許,金錢允許
一定是買60x45x45阿 才不會後悔
我也是一路20公分缸 1呎缸 一呎半這樣一直升級 最後空間不允許 我訂作缸到最大極限52x30x45



建議就一次升級好
一般2呎是最適合的
3-4呎 除非房屋夠大 透天之類
標準兩呎是60*30*36。但你真的魚草放下去就知道其實很小,純觀賞養(挑過魚種)幾條小魚、種美美的草,不太變動OK。
真的可能多養一點,還是買60*45*45的,實際水量空間還是有差距。這都是魚正常生活的低標。
三四呎不是要家裡多大(也不過一個單人沙發大),當然非套房,你自己家裡喜歡擺設什麼是你自己選,是要穩定不太會搬家,因為上下樓定位放水那些麻煩。

過濾的原理都是一樣,就是水流動動力+通過濾材,只是形狀/位置不同,真很在意差別的,有的是他的溶養量需求特別高或特別低,或是密度高或也沒有底沙等緩衝+一起培菌等等,或需要可串接等,不然你那種喜歡方便就用那種阿。
jokerlee wrote:
缺點除了減少魚缸空間(恕刪)


前輩您好 爬文背部過濾魚缸時 發現你的見解很不錯..想請教你們有2尺或是1.5尺背部過濾 濾格 的資料嗎?如圖片.

感謝前輩無私分享
gn1678577 wrote:
想請教你們有2尺或是1.5尺背部過濾 濾格 的資料嗎?如圖片(恕刪)

其實用關鍵字網路搜圖就很多參考例子,但大多是浸泡過濾的配置設計
這比較適合弄草缸避免CO2擴散揮發,不需乾溼分離過濾
以純養魚的缸體,不管底濾'側濾'背濾有一個重點就是要乾濕分離,
所謂乾就是消化系統的部份,這是處理肉眼可視雜質分解,如常用的白棉過濾
所謂濕就是硝化系統的部份,也就是毒素的轉換過程,如陶瓷環等培菌濾材
除了圓桶跟小外掛,就我自己弄的過濾系統該泡水的就泡水,不該泡水就分開來,
下圖是用一咖60x45x30公分的系統缸尺寸改側邊過濾
因為過慮槽空間佔了養魚空間,水位線盡量離缸頂面把內部水量喬到60L,
水位拉高過濾槽的白棉不能泡水,就想法子把白棉過濾的部份往上蓋
(右邊馬達抽水經上方白棉再流到右二格,左邊黑色生化綿出水)


養魚的都有自己一套過濾方式,我提的方式套用在別人也不見的百分百適用
所以~僅供參考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