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一陣子用珊瑚砂和白化珊瑚石養過非洲慈鯛,
那時已知慈鯛領域性很強,
所以絕不敢混養其它魚,
但不同種的慈鯛一樣很有領域性而互相追趕,
看久了很煩,
之後就撤了不再碰慈鯛了!!
接著又回到草缸世界,
仍以燈魚為主,
後來買了兩隻小神仙,
食慾很好,餵豐年蝦一下子就吃完,
燈魚都搶輸牠們而愈長愈大、肥滋滋的,
三尺半草缸裡的黑殼蝦一放進去通常一下就嗑光了,
很難躲得過牠的法眼,
所以便便也一堆!
最後真的受不了了,
只好打包起來跑去水族館請他們收留,
以後再也不敢養了~
自從四、五年前把三尺半缸撤了改養小缸後,
我一直都只混養溫馴的燈魚和玫瑰蝦,
基本上都相安無事,
即便在一尺小缸和一尺半缸內,
逾3公分以上的燈魚也從未嗑過0.5cm以上的幼蝦或幼成蝦!
因為以前在一尺小缸內很好數出正確數量,所以可以確定~
這樣也比較符合我要的和平共處、悠遊自在的畫面....
↓兩年多前的一尺小缸:



↓現在的一尺半缸:


歡迎參觀近兩年半來我的小小水族世界:
https://www.flickr.com/photos/chgore/albums/72157655804635243/with/21299568588/
fuyishih0709 wrote:謝謝讚賞~
哇,大大的缸還真是賞心悅目!
說實在的養太兇的魚真的不太好,欺負弱小…
我會找時間撤的…
大大想請問您一下,妳的缸有魚有蝦有水草
你的底部是舖什麼的?
我是養份土加黑土,但感覺水就沒很清徹,又會崩
可以給點建議嗎...(恕刪)
我現在的25立方缸用led燈+外掛底抽,
底土只用矽砂(因為是底抽不宜用土類),
而一尺半缸是用led燈+小圓桶+小外掛,
底土則主要是用山土+上面鋪層2cm的矽砂,
但拔水草關過濾時仍會塵土飛揚,
等數小時開過濾再經數小時水中無粉塵時才會清澈...
據我所知雖然土類多少會有粉塵,
黑土久了也會慢慢崩解,
但那應不是不清澈的主因,
因為我看很多用黑土玩家或高手,
他們的草缸一樣可以保持清澈~
所以個人經驗是只要水質顧好、硝化系統健全就易清澈,
除了液肥偶而補充與偶而使用有機碳(戊二醛)局部除藻外,
不用其它化學藥品入缸,
放養魚蝦前都儘量養水久一點減少傷亡,
保持不過高的養殖密度或少量分批入缸只求活體活得久不求多,
自然水質就較好顧!
如此一來,
不用女王燈等工具魚和除膜器也不太會有連珠泡與油膜產生才對!
以上僅個人淺見與經驗談而已,參考~
應該不會去翻底土,
除非有寄生虫想去磨掉~
黑土若沒崩掉倒是可留著繼續種草養燈魚,
畢竟它有些養份和微量元素又可降酸,
而矽砂則要定期補充較多些的根肥,
且稍微會拉高硬度~
但好處是便宜又可翻缸後重覆使用!
另外提一下,
水保持弱酸軟比較容易維護水草與灯魚健康,
雖也有人GH10以上養魚種草,
但我覺得可能他的過濾很強或經驗豐富,
可是我總覺得並不適合新手學習~
新手或非高手還是用較容易成功的方法以及先求高存活率再談其他比較適宜!
像我自認不是高手,
從不會吹噓幾尺缸可以養多少魚蝦!
我只佩服那些把魚蝦養很久又健康的高手,
例如可以有八成養出十年以上的龍魚、1年半以上的孔雀、3~5年或更久的燈魚...這些人才是我要學習的對象!
至少目前2隻紅鼻已6歲算達標了!
紅蓮灯有近一半也4歲了努力往目標前進中~
也算是1個可以小小自豪之處!
我既然自認還在學習階段,
就乖乖用基本的方式與較低的養殖密度來養~
換水時加新水或新購魚蝦的對水,
我現在都花1個半小時以上,
加1/3新水大多是花2小時以上~(以水杯分批注入)
約一周前買綠蓮灯對水1.5小時,
竟入缸5分鐘內就會去搶餌,
這6天來每次把手伸進去也完全不怕,
近兩天在餵食時還會稍微去趨趕原缸內的玫瑰小丑灯,
活潑得很~
進魚那天入缸5分鐘內索餌當下我也拍了影片在FB分享~
另1例是昨天去高雄勞工公園的假日花市買本土槍蝦問老闆他的水缸PH多少?
他回:主要用自來水養的,PH約8點多~(高雄水約8很正常)
我心想:蝦米毀! 跟我的草缸足足差了1.2以上~
於是回家就對水超過2小時才敢入缸,
幸好零陣亡,
剛才下班後看牠們都盡本份在吃藻就很開心!
(有人買難養的蘇蝦滴流對水達4小時以上才入缸,比我還細心)
以上一些經驗分享,參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