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砂太厚會產生的問題,除非是底部有流通的底部過濾,不然一般過濾對底砂以下效果不大,
沉積物積在底下又不透氣,久了就發黑敗床,還會跑出惡臭和有毒物質.........................
我缸子上次翻缸就是因為敗床,舖6~8cm的矽砂養了半年結果部分底砂開始發黑,還越擴越大,
換水的時候,水位降到底部就可以聞到一鼓水溝味,一隻養了半年的笠螺也剛好死掉,不知道是不是被毒死。
後來搶救無效就全翻了換新砂,這次控制在4cm以下,養了幾個月以來都還很正常。
只是底砂太淺也有個缺點,有些還沒長根的水草不好固定,不過一但長根後就好了。
還有你說缸壁上白色的,笠螺也不吃的東西,我猜那應該是菌膜一類的東西吧?
Snow wrote:
太厚要救的話,就找個...(恕刪)
這位仁兄說的沒錯XDDD
小心底下氧氣不夠生成壞菌......
不過還有一種相當厚的底沙使用方式...我上次看到那底沙少說有一~二呎以上厚吧
好像目標是養成厭氧菌.....
硝化菌是好氧菌......轉出的NO3要靠厭氧菌來消化掉
但是厭氧菌相當難養......
雖然有設備可以去培養
不過幾乎都是每秒幾滴的在過濾....效率相當差阿XD
對魚缸做一個大整頓。
首先是拿掉多餘的底砂,讓底砂的厚度從原本的6公分左右,降到低於4公分。
再來就是把原本丟在底層的陶磁環也取出來,準備放到另一個RO桶去做第二層過濾。
水草也重新種過,種得還是蠻亂的,不過至少比原本的好多了。
經過一番整理,然後接上過濾大約一小時候,就讓魚兒回家囉。
整理過後,連外掛的管線都重新牽,這樣看起來應該是好多了,水草我都不太會種,改天還要多吸收一些前輩的經驗。
這次整理才知道,我的黑殼蝦還不少存活,高興的是,水質應該是沒問題,不過我的蛙蛙好像蠻懶得去吃活蝦呀!!
最後,DIY的過濾器發揮了功效,水從原本的非常渾濁,在一個半小時候,可見度就變得很高了。過沒多久,就恢復到原本清徹的樣子。
頓時,我就想再去買個RO瓶來做第二層過濾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