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我實在沒想到大部分的回應是這樣的,可能真的是我太單純了往後有爭議性,找得到線頭的可以拉的議題,我還是少在這裡發表好了^^"我吃方便素。所以關於是否該一視同仁的議題,基本上在我身上沒有模糊地帶。我也是經由先關懷貓、狗這些與人最親近的動物,進而思考豬牛雞是否也同樣需要憐憫,然後才決定吃素。另一個原因是疏食的生產成本比肉食低。很多人其實沒有意識到,已開發國家的繁榮與進步其實是建立在落後國家的犧牲之上。至於另一個議題,餵食是否適當?這個地點是獨立於街道以外,你不進入就不會發生危險,進入也需要熟識的人帶領,外人根本沒有被攻擊的機會,這是其一。其二,如果一通電話,找任何一個團體,可以解決所有流浪動物的問題,那麼就沒有個人餵食的必要。台灣沒有這樣一個團體,也沒有這樣一支電話號碼。其三,涉入不深的人往往可以假設出很多可能,這些可能似乎可以簡單、輕易的解決所有沒有被提及的難與苦。這樣的正文有人說太長,但是如果我把動保人所有嘗試過卻走進死胡同碰壁的經驗寫出來,那這篇文將至少會有10倍長。人有一種盲點,常認為自己以外的人智商遠不及己,我能輕易想出解決辦法,你怎麼想半天還卡在那?總要等到自己的涉入程度也一樣深以後,才發現人家不是沒想到,而是自己當初那些想法不切實際、沒有執行的可能性而根本沒有被提出的必要。這類型的回文在這裡很常見。亟欲讓自己顯高而沒有深刻思考的作法其實充滿風險。
lisa0430 wrote:我很喜歡你這一篇文章...(恕刪) 感謝您的鼓勵,我想您真的抓到點了...我不知道鼓勵餵食是哪裡看出來,也不知道難道吃牛肉就不野蠻的結論哪邊來不過這給我上了很好的一課,原來有關01的那些傳說是真的XD
看完底下網友的回應,我明白台灣真的有很多人這麼無知。人是什麼?動物是什麼?對於其他動物人是像神像皇帝一樣的存在?我真的很想笑,每次看到有人替吃狗肉說話,就會搬出吃其他動物就可以來辯解?要砲你們就砲吧,你們砲的越多我越知道你們的思想有多麼的迂腐與落後,別在笑大陸人了台灣人的觀念實在也很糟阿。01基本上就是一堆頭腦簡單的酸民聚集地
manabu2 wrote:Part.1─桀傲不...(恕刪) 這個地點按開版版主所敘述應非你們所私有在他人或公有土地上餵食造成野狗群聚還告誡別人不要進入就不會被攻擊這似乎不是正確的邏輯思維你們有愛心在自己的家裡或私領域裡掌聲會更多
捲捲慢 wrote:問到為什麼可以吃豬牛...(恕刪) 同理,袋鼠是野生動物(沒瀕臨絕種),狗就是寵物?天鵝是觀賞動物,鵝就是食物?鬱金香是觀賞植物,金針花就是食物?錦鯉就是觀賞魚,吳郭魚就是食物?斑馬是野生動物,馬就要被當人類的工具?
自從我當兵有一天看到一群野狗圍殺一隻受傷小麻雀之後讓我了解到野狗就是野狗今天妳身體康健手上拿吃的狗跟妳客客氣氣改天一個老的還是小的走過去她又肚子餓就一個社會新聞又跑出來這種事情台灣不是第一次發生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反正真的流血場面餵狗的人也見不到也不會有後悔的情緒產生只是受害者的遭遇真的很無辜
你分得出來 "流浪" 狗與 "放養"犬的差別?流浪狗、放養犬、家犬的差別?我覺得,不都是在外面亂跑的嗎? "流浪" 狗就不會在那裏等吃,會靠自己撿食、乞食,是不是非常兇狠?有人餵養而且是群聚,才是最兇的,自己乞食的都是被趕來趕去。你的文章很感性,但是,有養過狗,不表示真懂狗;從圈養的狗群中了解狗的天性,那也是非常狹隘,因為牠的個性會因人與環境而改變,會更情緒化或受教育而變得理性。那些狗只因在空地上亂跑,所以覺得牠很可憐? 你分辨不出來有人餵養? 人的部落是自給自足。你進入地盤,牠當然對你有警戒。狗狗是不喜歡拍照的,家犬也是,最常見的是撇頭,有的是打哈欠;狗對手敏感、對某些人敏感,你是男生嗎?犬隻教育,男生對狗的互動教育,要比女生多;還有,你穿什麼衣服?拿什麼裝備、騎打檔車或引擎很大聲的老機車......?後天的學習經驗都會從肢體語言展現出來。不靠近你,只因你是陌生人,我去三貂角燈塔遇到二隻小幼幼,牠們也是不靠近人,只保持距離用眼睛看,我也有拿出飼料希望牠們靠近一點,就是不動,要拍照只能偷拍,幼犬像一張白紙,展現的肢體語言最豐富,照你的說法,牠們也是孤獨的?並不是吔,燈塔有留守的人,還有幾隻公母成犬,其中一隻黑狗,我覺得左眼有問題、臉部可能有腫瘤;有人迷信狗群的力量,那麼這二隻小幼幼並沒有被教導可以親近人,但牠們不孤獨。(狗,是一個和善的,親人的,依賴的,熱情的種族) 很多人以為狗天生應該服從人類,應該像導盲犬一樣乖,自己對狗做了一些引起警覺的事情而不自知,我覺得有些人對狗做一些自己知道會發生的事再來說狗很兇;狗看到你有警覺,或許就是因為你!餵食,會建立良好關係,這是訓練手法之一,但也可能只為了食物。有一部份的中途之家、收容所志工除了照顧之外,還教育狗,希望狗狗能找到好家庭,這是積極的做法,狗不像貓那麼親人?有辦法改善,撿來的流浪狗也可以教育成宣導的示範犬; 是不想做?做不到?還是這些狗就是你的寵物?真的要送養,捨得嗎?結紮是最基本的;公狗沒結紮、餵食,確定數量不會再多了?寵物飼主要知道的是:不要放養狗!會讓狗造成危險,狗狗自己去適應環境,牠會學到情緒化的行為,每隻狗都不一樣,追車追人是天生會做的行為,可能是遊戲也可能是對某些事害怕而要趕跑它。 放養,是錯誤示範!養狗,不是只有餵食,你的文章,只看到餵食與吃狗肉、人的感性,狗不會想那麼多,牠們是單純而直接。教育,很重要,不過把狗養在極少人會去的地方,那麼讓狗變得理性而穩定就跳過。 我遇過很多次放養狗群會追狗,我與其他飼主都避免遇到放養狗群,當然家犬也有,對自己的狗是負面經驗,還要重新教育自己的狗,很累,無法分辨是家犬或動保團體口中的流浪狗,牠們身材都很好。這篇文章對於養寵物的飼主是什麼好示範?真正認真養狗的飼主、稱狗為毛小孩的飼主,花時間與金錢在照顧,教育狗非常多,你這篇是寫給同樣愛心餵養者的取暖文;寵物飼主比你們做得多很多,不是每個人都很有錢。
Garfield65 wrote:你分得出來 "流浪"...(恕刪) 這位大大的回文讓我受益良多,也更加明白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到徹底的好,還有哪些步驟是我所欠缺的。其他樓的很多只是立基點單薄的炮文,而這篇文章卻真的讓我有受教之感。我寫文的目的很簡單,您也看得出來很感性。有時候感性是一種手段。包括煽情或擬人,其實都是我在為文時刻意加入的元素。目的只有一個:養的人不要丟,那麼現有存在的問題就會單純許多。或者要丟時能想到,曾經有天看過一篇有關動物的悲歌,就算它不科學,至少有肥皂劇的效果,能緩緩這雙拋棄的手,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我一生絕不會相信的事情,就是一個人一生做的事從任何角度來看都正確。就算是我文中這位真實存在的女俠,或者寫文章的我。都不可能做出一種符合各種立場,各種角度來看都完美無缺的行為。但只要稟理,思考詳盡周全,我很樂意接受各種不同的觀點。還是感謝這位大大,您確實讓我了解更多。也許站在慈悲、或對動物同理的觀點,我盡了我的努力。但您的這番話,讓我明白今後動念要幫忙動物時,可能需要考慮更多、做得更完善;或者更加行有餘力時再伸出援手。在此致上感謝。
網兄的文很值得一一回覆,順便我也有幾個問題誠心想請教。1.(你分得出來 "流浪" 狗與 "放養"犬的差別?流浪狗、放養犬、家犬的差別?)好比說狗可以粗分為大、中、小型犬,而大型犬中可再細分成護衛犬、觀賞犬等等。我將狗粗分為有家可歸跟無家可歸,而網兄再把無家可歸的細分為放養與流浪。這只是分類依據問題,不知網兄同意否?2.(那些狗只因在空地上亂跑,所以覺得牠很可憐? 你分辨不出來有人餵養? 人的部落是自給自足。)在不知道有人餵養前,我認為他們有可能三餐不繼。因為廢墟的牆上有噴漆寫著"殺狗的人下地獄",所以我知道他們的生命是飽受威脅。再加上當地是生存遊戲者的名勝,可能一個禮拜裡總有個幾次要被BB彈招呼,這些是可想而知的。與其說是可憐,不如說是虧欠。"雖然我們同是生物,但很抱歉"人"總是對你們展現了冷酷的一面"我倒是真的思慮不周,只想到怕他們冷死餓死,初步確定這裡的狗不大有跑出去傷人的機會,就展現了我愚昧的同情心。第一次去那裡,確實沒有辦法確定他們有人飼養。狗不是皮包骨的可能性太多,甚至也有可能是吃了同類。"部落"是一種修辭,如果要完全類比,他們還缺少巫醫、手工藝跟茅草屋。我想文學上的事情歸文學,這就不需要更進一步說明了。3.(狗看到你有警覺,或許就是因為你!)狗必然會因為我而警覺。這裡只是依照經驗法則來判斷,往常我要接近野狗容易些,在這裡則困難些。在文章裡我歸因他們可能有慘痛的遭遇,但如果理性推測,則可能有數十種原因。也許因為文化、緯度、狗頭目的教育、氣候變遷或版塊飄移....等等。但行文目的不在科學研討,故略。總之他們不會說話,原因如何只能各自詮釋。任何一種都有可能,但遭遇殘酷對待也絕非不可能。4.(有一部份的中途之家、收容所志工除了照顧之外,還教育狗,希望狗狗能找到好家庭,這是積極的做法)這就是我真正的問題所在。如果有不會被安樂死,生活環境能維持不錯水準的中途之家,能把牠們打理的乾乾淨淨漂漂亮亮以使之有很高的送養率,請網兄推薦給我。我會極力建議目前的愛心媽媽把狗轉介過去。5.(結紮是最基本的;公狗沒結紮、餵食,確定數量不會再多了?)無法確定,我唯一能確定的事情是那位愛心媽媽沒有留下一點力氣跟資源在自己的身上,因為當天她連晚餐都需要別人幫忙。另外她不是那種類似失心,過度把感情寄託在流浪動物身上的類型(這種類型我們都從新聞上看過)。很合理推論:假設10幾年來牠幫50隻狗結紮就好,一隻算1500,光是結紮費用她就必須從自己腰包裡掏出75000元。如果只是需要藉由狗來滿足自己行善的虛榮,這75000留著買自己的便當不是很好?6.(寵物飼主要知道的是:不要放養狗!會讓狗造成危險,狗狗自己去適應環境,牠會學到情緒化的行為,每隻狗都不一樣,追車追人是天生會做的行為,可能是遊戲也可能是對某些事害怕而要趕跑它。 放養,是錯誤示範!)這裡存在一個因果關係:究竟是自己養狗,然後沒地方,讓牠們在外頭放養?還是原生有一群聚集的流浪狗,因為挨餓的狗容易有兇性,一群生命流離也令人不捨,所以這些愛心媽媽才去餵?這就像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本善?心中有佛才能見佛?這幾乎已經可以歸類為哲學問題。我不是文中那位照顧牠們10幾年的主角,不能清楚評斷誰在倒因為果。如果是這位愛心媽媽名為護生實為放養,那麼她是惡人。如果她不是,那麼指善人為惡人的人即是惡人(話重,非針對,勿怪)。當然您也可以說只要有餵食動作就是放養。但若不餵食,這些狗不是死就是過得更辛苦。這些生命的苦痛是不是代價?需不需要為這件事掉淚?就像跟音樂家談建築,跟建築家談舞蹈。個人價值觀不同,無解。7.(養狗,不是只有餵食,你的文章,只看到餵食與吃狗肉、人的感性,狗不會想那麼多,牠們是單純而直接。教育,很重要,不過把狗養在極少人會去的地方,那麼讓狗變得理性而穩定就跳過。 )這我完全同意。唯一需要補充的是寫作有時很像攝影,不能貪多,否則焦點必定模糊。如果一篇文章希望能同時看到餵食與吃狗肉與動物權現況與野狗習性分析與該地野狗未來展望與疏導計畫,那得等我空一點,也許可以寫一本,到時您不買可說不過去:P而且說實在話,我的文章裡其實還同時提到了動保困境、虐狗事實、人心的不能同理、奉獻精神、跨物種的親情、甚至介紹了野生族群可能的習性與接近的風險。對文字的感受性因人而異。新聞報導與紀實文學的分別是:新聞要表達是說的最清楚的那部分,文學要表達的卻往往是說的最隱晦的那部分。我本就沒奢求所有人都能看懂,而事實也證明結果兩極:被觸動的人,私訊鼓勵得我快流眼淚,沒看懂的,抓著斷章直接起義。聳聳肩,人群構成是多元化的。8.(這篇文章對於養寵物的飼主是什麼好示範?真正認真養狗的飼主、稱狗為毛小孩的飼主,花時間與金錢在照顧,教育狗非常多,你這篇是寫給同樣愛心餵養者的取暖文;寵物飼主比你們做得多很多,不是每個人都很有錢。)這正是重點中的重點。有主的狗總有人為牠們做的多又多。既有照顧又有教育。無主的狗,外面10度牠的床就10度,三天來只遇到一次餿掉的便當,那牠就不敢奢望還能踢到開好的罐頭。我聽過的棄狗的原因:飼料太貴、小孩太小、房子不大、咬人賠錢、咬破名鞋、出門暴衝、掉毛....我應該可以再寫出4行沒問題。這不是示範,而是具有真實性的故事,是希望能告訴飼主,一念之間,就是這兩者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