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因為喜歡狗,所以覺得吃狗很殘忍

就像帖主認為:
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

當然也會有人認為:
狗是人類最好的食品

這並不衝突的...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han you will ever see...
dsnn wrote:
我改標題是不想大家口...(恕刪)


當你的標題中就指名了那個國家時

現在才改口說 , 你不是針對某個國家

恩 一般而言 我會認為這叫"掩耳盜鈴"
marswu wrote:
當你的標題中就指名了...(恕刪)


如何"掩耳盜鈴" ?

還是沒看清楚嗎?

改標題不是因為大家"鞭"我,所以我改變了初衷,

我只是想讓像你這樣喜歡把文法、造句、人性、尊重、科學、宗教、雞、鴨、魚、豬、青菜、蘿蔔,搬上來筆戰的人休息一下,

至於我之前的標題~~~

我還是一樣會告訴我的韓國朋友,狗很可愛,是會和我們親熱的好朋友,所以請不要吃狗肉!







市場需求就是間接贊助他們去從事這樣的行為:

http://www.east.org.tw/01/link3-49.htm
中國人自古以來吃狗有名的,
而且狗是高級的肉類,不但美味且營養豐富,
在古早時代絕對是優良的蛋白質來源。

只是台灣後來經濟大起飛、人人有飯吃,
加上認了美國佬當乾爹,什麼都乾爹說了算,
乾爹說立法不准吃,這樣才文明,我們也只好立啦....

我喜歡動物,也養過很多動物,
貓、狗、蛇、龜、鼠、蟲....什麼都養過,
可是我吃不吃這些動物呢?當然吃!連人肉都吃過了還有什麼不能吃?
只是不吃自己養的,
因為自己養的叫〝寵物〞,是用來陪伴自己的,
其他不是自己養的動物就是〝食物〞,用來補充營養維繫生命的,
同樣的例子也可以用在人身上,
以前飢荒人沒東西吃了,就易子而食,這是同樣的道理。

因為我吃了那麼多動物,用他們的生命來延續我的生命,
所以我對於這些動物們也一直心存感謝,
以他們做為能量,我要成為更好的人,幫助更多人解脫痛苦,
我相信這樣積極的人生是比較有意義的,
至少比那些只會打嘴炮叫人吃素,卻沒有真正幫助過人的好多了。
little poor boy wrote:
市場需求就是間接贊助...(恕刪)


虐殺和吃肉是兩回事,
不能混為一談,

我們吃肉,不表示我們贊成虐殺牠們,
且殺動物取得食物,本來就是獲得糧食正常的手段之一,
只不過現代人可以用所謂"人道"的方式來取得肉類
(古代人一樣得用近似虐殺的方式),

源頭的狀況我們不可能全盤了解



人類是可以選擇食物來源啦~
不過,既然吃肉得殺生,吃菜也得殺生,
所以我乾脆都吃
little poor boy wrote:
市場需求就是間接贊助他們去從事這樣的行為


這叫做劣幣逐良幣....

生物學就算了...連經濟也....唉....

市場需求的因素僅限於私宰戶...
(不過目前來說 私宰的黑豬肉或是溫體牛肉...價格都比較高一點....你真的了解這些產業嗎?)


就算只有zaku 也可以把Strike打下來..
daonald wrote:
請問你,你怎知道植物不會痛苦?
我覺得,只能說我們不知道(無法感受)植物會不會痛苦而已吧!
就像植物人一樣,很多植物人看似昏睡狀態,
但其實很多植物人也是會有感受的
你認為植物沒有感覺,痛苦,只能說是你認為,或者是人類認為的,
再者,已經有學者研究了植物的感受,仿間也有類似的書
(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植物的秘密生命),
所以,只是不知道這件事(植物的感受),而不是沒有這件事.........
你知道海棉,海俏和珊瑚這類的動物嗎?可否請你解釋一下他們的"意識"



什麼是意識這個問題問的真的非常好
科學界目前對意識的定義也很難真正達到共識
不過目前探討的方向大致上有注意力,對環境刺激反應,認知能力,情緒,行為控制等等方向
或許"定義"困難,但對於在這項度上的兩端(動物和植物)從來就毫無困難的可以去"區分"他們

這個比喻是像這樣的:
有些東西要去用定義一分為二有時候像要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畫出一條明顯界線一樣困難
或許你也可以想像要在新店溪上劃分台北縣是一樣的困難
問題是我們從沒有困難去區分落在兩端的到底要歸在那一類
因此爭論許多原始生物到底有沒有意識當然很困難
我們只能期待科學的進展能帶給我們更多解答
但是要問靈長類或是脊椎動物有沒有意識這答案非常好回答是有
要問花草樹木有沒有意識這也很容易就可以回答出沒有

植物在網友熱心的解說下的確是會對環境做出許多反應
但是這些反應充其量只能稱作"適應性"(adaptation)
離"意識"的範疇可還有一大段距離
如果對嚴寒以及昆蟲能最初適當反應繼續生存這能力也稱得上是意識的話
那麼MIT實驗室根據演化心理學模型做的昆蟲狀機器人也可以對環境做出反應也叫有意識?
我有同學待的實驗室還發展出不用事先寫入應對方法但卻可以面對不同圍棋手的各種策略找出適當解法的程式這也叫做意識?
更別談記憶力,注意力,資訊整合,情緒等等能力都是在植物上絕對缺乏的
而至少在老鼠和猴子身上都證明存在的機制
這些是我好幾年下來讀到的對於網友質疑植物意識的回答
有任何錯誤還請不吝惜指教

而少了意識,就少了能夠整合資訊的中心(通常在大腦),就更別談痛苦的存在
植物和動物的意識從來就很少爭議
意識研究上遇到比較多問題的大致上都落在植物人(雖然他腦波也有睡眠和清醒的周期)
或是發展的胚胎上
當然覺得我有遺漏或誤解的地方也歡迎大家搬出更多研究論文予以指教



再來回答優越和尊重的問題

至少在我的發言中,我都盡量很謹慎的提我的主張,盡量讓自己不帶入情緒的去解釋我的推論
而我也沒有隻字片語提及那種選擇是高上哪種選擇是低劣的問題
或許我的堅持才是低劣的,可是我思考過有理性的清楚把我主張講出來
而我堅持我的主張除非大家教我更多讓我發現我的觀點錯了

而也些人對於各種正反意見高低何來?
那是文化上的道德預設帶來的
因為不管是西洋文化或是東方文化都已經先預設了有些事情好像是好的有些事情好像是不好的
只是我的文字中從來沒有讓這些文化預設夾雜批判
我的主張是我的主張經過思考講出來的
並沒有任何強迫也從來就不可能有強迫性
情緒激動的反面回文我只能說你默默的把文化預設的道德立場帶入了大家"理性"的討論之中

喜歡吃雞吃狗是個人選擇你只要高興沒人會管你
我對這點持反面意見因而我講出我反對的理由,你覺得有理就聽
覺得荒謬也有兩種選擇
一是指出我哪裡錯了再不然你也可以不同意繼續享受你生活的方式
我看不出把情緒帶入討論有任何幫助
而台灣現在的社會最不需要的就是情緒式的宣洩發言
幾年來緒亂的光景還看不出來情緒其實最解決不了事情嗎?

我自己在生活中鮮少干涉他人選擇
雖然我自己選擇不吃肉
但我跟朋友出外吃飯我點我素的他們吃他們的我們還是一樣聊得很愉快
縱使我自己不同意這種觀點我卻從不干涉他們的選擇

在討論區上不也這樣?
大家有意見互相討論只要有理大家便互相明辨
討論中的言論也只是一些個人立場根本不牽涉壓迫個人自由意志
每個人都可以在這之中學到很多但也更要學習尊重不同意見


因而我還是堅持我的看法
我站在關心其他有意識物種的立場盡我所能的避免造成痛苦
有網友從生理技術上努力改善動物避免殘暴屠殺造成的痛苦我也覺得很好
效果或許不同,但是殊途同歸的目標
你有不同目標也是你的選擇,沒人能剝奪你的自由意志,也沒有人嘗試批判你
你認同就聽聽
不認同也歡迎繼續討論

gregtsai wrote:
什麼是意識這個問題問...(恕刪)


我沒有問妳什麼叫做意識喔!!

對了!你弄錯一件事了,今天大家根本不是在反對吃素,
而是在說吃植物就不是殺生,是很矛盾的說法(就算植物沒有意識),
叫人家吃素尊重生命,用的卻是歧視他種生命的說法,你自己不覺得奇怪??
有"意識"的生物是生命,被"認為"無意識的生物卻活該倒楣可以任意被砍,被切........
你真的認為這樣想有比較"慈悲"??

植物和動物的區分是不難,但那應該不是問題的重點,
重點在於,動物是生命,植物就不是生命嗎??
這才是大家想說的

你說低等動物,有沒有意識要靜待科學家給我們答案,
但你卻可以很確定的告訴我植物是沒有意識的,讓我覺得............................
(你似乎也認為昆蟲是無意識的)

你目前無法確定我說的那三種動物是否有意識,就像我認為植物有沒有意識是很難講的一樣,
((所以按照你的邏輯,那三種動物都是素食食材(如果可以食用),對了~海蜇皮按照你的邏輯,那就確定是素食食材了))

且有科學家已經做出植物有意識,甚至想跟我們人類溝通的實驗,
你是否也知道這方面的資訊?



而"機器人"的反應是否能稱為意識,就像很多科幻電影探討AI機器人與人類的倫理關係一樣,
牽扯太多............
老鼠猴子可以學習,機器人一樣會學習,老鼠猴子稱之為意識,機器人則否.........


其實我也很喜歡吃素菜,只不過用尊重生命的說法叫人吃素,實在是讓人莫名奇妙,
且像我這種喜歡生物的人,不就該餓死...........
(我喜歡園藝,喜歡動物,寵物)



吃素就"比較好"?? 不吃素就"不好"?? 所以"呼籲"請大家"建議"吃素??
在這麼想的時候...不就已經比較了?? 還想壓過(說服)人家 ??
那不就像這篇為什麼我得跟著吃素??文章一樣,徒增反感而已....
個人有個人的選擇,互相尊重不行嗎??畢竟人家也沒逼你們吃葷呀??

感覺好像 "發傳單是有業績,看她發的辛苦就拿了個一張,結果卻被拉住說不買不許走"這樣的感覺

眾生皆平等,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有的人會定點餵食流浪狗,有的人會幫狗做TNR或義診,也有的人吃素,甚至是剃度皈依,這都是個人的選擇,沒有什麼比較不比較的;若是要比較,要看外面行為條件的,那還是真的愛嗎??
有些人勇於冒險,死不認錯,好騙難教!聽騙不聽勸.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