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根據其頭型、及其蛇身上的花色,對照google上的蛇形照片,初步判斷為 台灣種的 龜殼花。)
它藏身於 我剛買不久的 紅磗堆中。
在我移動其中一個紅磗時,發現它隱身於較大的縫中。
看起來,很安靜、也不動,直到我稍稍出聲驅趕,它才懶洋洋地探出頭,
好似帶著沈重的軀體,爬往另外的縫隙中,想要再次隱藏在石縫中。
隔天,繼續取用紅磗時,在搬開一個紅磗時,又見這小蛇蜷縮在縫中,
看起來,很安詳、也不動,仍是將其頭隱於其蜷繞的身體中。
我又稍稍出聲驅趕,用竹枝限制並引導 朝旁邊十餘公尺的山坡角邊石頭前行,
直到看不見其身影。
可以感覺到 它的 無助、害怕。於是,好像會生出一種 憐愛 的情愫;就像看到 幼小寶寶動物,多少都有這種感覺。
我們萬里山區之當地居民,抓到蛇時,並不會處決。多是野放到較為偏僻的山林地,即便是毒蛇。
(大家都有與生態物種共榮共生的觀念)
我們 夜晚不會走偏遠的草叢,若有幸遇到蛇,也是小心避讓。(基本上,都是 蛇 快快地躲讓人)
雖然,在萬里偏僻的山區,遇蛇的機會有一些,但尚未曾聽聞被毒蛇咬傷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