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整理過的養鳥資料 給喜歡養小鳥的參考
十 姐 妹 公鳥求偶時發出鳴叫 公母無異 公鳥一般股股,會跳求偶舞,母的較苗條纖細,養久就知道分辨
胡 錦 公鳥較常長鳴叫,母單音 公鳥較豔麗 公鳥會跳求偶舞
胡錦 由來簡介:七彩文鳥俗稱胡錦,稱呼牠們為顏色最燦爛繽紛的雀類一點也不為過,牠迷人的嬌俏體型,靜靜地盯著飼主時,彷彿在說幹!頭仔你又要來幹什麼!偶爾歪歪頭宛若沉思的模樣。
七彩文鳥的原產地為澳洲, 身長約12.5公分,平均壽命為7年,但近來由人工養殖的胡錦照顧十分妥善,所以壽命可長達十多年之久,因公鳥的顏色十分鮮艷顯目,而公母兩性的差異讓人一目了然,鳥性十分安靜沉穩食量又小,十分適合飼養在室內觀賞 .
羽色分類:
羽色分明豔麗的七彩文鳥,其分門別類的方法為羽色之不同,現存約分為40幾種,一般較為常見的為紅頭七彩文鳥,最罕見的為黑頭七彩文鳥。
繁殖育雛:經驗法則 (只要十姐妹有在育雛期間,不論幼雛大小,都會哺育小鳥.所以窩內會有大小鳥幼雛,但因弱肉強食現象,常常成功率很低,除非大小差距一週內較適宜或是單獨個別照護.)
人工飼養的胡錦鳥通常是不育雛的,所以需要十姐妹來代育;胡錦的孵化期( 生完全部蛋數開始算起 )為14~16日,孵化後經過14日可見長毛&開眼, 則於孵化後約四週之後羽毛會長完成,幼鳥的羽色為不顯眼的墨綠色,若在春夏之際孵化的幼鳥,經過2~3個月之後,淡綠色的毛羽會逐漸褪去,變成顏色漂亮的胡錦,若是在秋冬之際孵化的幼鳥,則需要較長的時間來換羽,約5~6個月。
出生後約一年,成熟的胡錦便有繁殖能力,胡錦的繁殖期為每年的九月到四月(各地因氣溫不同而有變化),每個月可下2~3次蛋,每次4~5顆,每生過3次之後應取掉巢箱或草巢讓母鳥休息一個月,以免母鳥身體過於虛弱而死亡。
一對胡錦所產下的所有蛋數,大約需要2~3對十姐妹分散來個別(1~2隻)照顧,因為胡錦幼鳥的食量非常大,約是十姐妹幼鳥的一倍,所以身為代母的十姐妹,幾乎是胡錦產量的主宰,建議所有想繁殖胡錦的鳥友,先從十姐妹開始訓練。
注意事項:
胡錦的原產地是乾燥而溫暖的澳洲大陸,(個人認為說法不正確,氣候有分冬天夏天,況且如是沙漠也分白天與晚上且有溫差很大區別)而台灣是屬於海島季風型氣候,建議鳥友在飼養胡錦時,請特別注意溫度與溼度的變化,每當冬季寒流來時,若日間氣溫已低於15度,建議在夜間時應加保溫燈,而春夏梅雨的季節時,請多加注意胡錦鳥氣管的健康,若有胡錦幼鳥正處於換毛期,更應多加注意照料與關護。
胡錦最常發生的健康問題為氣管咳嗽、感冒,空氣的清新與流通與否十分重要,且必須要常換乾淨的飲水與勤換洗底部糞盤以免發臭,生蟲,生病菌,還不可讓鳥兒吹風受寒。§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
@十姊妹的飼養法
十姐妹不屬於野生的棲鳥,牠是幾個世紀以前的中國,有人把白腰文鳥與另一種親緣關係相近的鳥進行雜交而產生的新品種。大約在16世紀時的日本也出現了這種鳥,但到1860年倫敦動物園引進了兩隻純白色的十姐妹才首次在西方露面。隨後,巧克力色的十姐妹於1871年從東方抵達德國,還有淺黃色和更多的白色的十姐妹陸續到來。如今十姊妹在世界各地廣為飼養,高居雀類之冠。牠們因可作澳大利亞草雀類如錦花…,如七彩文鳥的假母,而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因為七彩文鳥不善育雛,難以擔負撫育後代的責任。十姐妹是社會性鳥類,因而在北美洲又稱社會鳥。
飼養方法 請用專門用來餵食雀類的混合飼料,再配以色食物飼餵十姐妹。牠們天生就比較能吃苦,體格強壯,是社會性鳥類,因此能在室外鳥舍中生活得很快樂,並能與梅花雀等其他小型雀類和睦目處。但會與小型雀雜交所以不適合混雜養在一起
繁殖:孵化期12~14天( 生完全部蛋數開始算起 ):21天後羽毛長成。
幼鳥:羽色較暗,體側下方的顏色比成鳥淺。
變種 淺黃色和白色相間的十姐妹,羽色的差異主要表現在頭部的白斑大小。
斑紋 每隻鳥羽毛的茶褐色斑紋都不同。
最初這種鳥並不是稱為十姊妹,而是叫做壇特。牠是分布於中國南部至馬來西亞一帶,正確名稱為白腰金腹鳥,屬於燕雀目金腹科,羽毛呈暗褐色,而從腹部到腰部為白色,是一種與麻雀差不多大的鳥。由於牠健康又易於飼養,漸漸地,牠在突變等因素下形成多富變化的形式,其後,再加上各種改良,於是產生今日的十姊妹之原種。
@十姊妹是飼鳥的入門鳥
十姊妹既健康又容易飼養,即使對初養鳥者而言,也能將牠養得很好,另外,牠也是照顧雛鳥的高手,所以甚至可將牠當成其他鳥類的褓姆來使用。 牠是具備便宜、健康、可愛、最易養、不易受驚嚇、表情肢體語言豐富.
@飼養前的準備功夫 , 首先是要從鳥籠開始著手。鳥籠的種類是依目的而異的。如因純粹為了觀賞,就採用能夠看得清楚的鐵絲籠較好。但如果是以繁殖為目的,就請採用木箱類為佳,這樣小鳥才能安心地在裏頭產卵、孵化。
而不管是哪一種鳥籠,其內部都應放置用稻草做的鳥巢。若是養一家族,則須準備較大的橢鳥巢。如果要讓小鳥在鐵絲籠內產卵,那麼就得用塑膠布或瓦楞紙等物圍住外圍,只留下前面部分可。如此一來,小鳥就不會神經質了。
@伏窩的方法 ,十姊妹在一年當中,不管什麼時候都可開始伏窩。 大致上來說,一年內約進行五次左右,一次至少可生四個,至多可生八個蛋。
首先,雌鳥在巢中進進出出的時候,就是交配結束的狀態。那時,牠若將什麼東西都啣入巢中,就沒錯了。此時,可將巢草的材料(如棕櫚的樹鬚、細乾草等等)丟入籠子內角落,牠會一根根地啣進去做成墊子。雖然看起來很辛苦,但是鳥主絕不能在旁邊幫忙。還是讓小鳥自己一根一根小心地排在一起較好,因為這樣能給牠心理和生理上的準備。
築巢工作是雌雄一起進行的,快的話兩天,慢的話四天內即可完成。於是雌鳥便在巢內的中心地帶忽坐忽起,在二~三天內產下一個蛋。然後,連續每天各下一個蛋,平常大約是五個左右。
孵卵的工作主要是雌鳥的任務,但是為了吃食物而離開巢內時,立刻就輪到雄鳥來接替孵卵工作。所以會分工合作.
大約十四日之後,雛鳥就孵出來了。在這段間,絕不能給予雌鳥和雄鳥刺激。如果第一次的伏窩就出了差錯,那會養成壞習慣,此後,無論再進行幾次,多半不會成功
若是一切順利的話,當然最好,可是有時候也有無法孵成的情形。於是孵蛋期結束後,雌鳥就會將蛋踢出巢中,或是加以啄食回收。這是因為交配不成功造成無精卵,或是孵化時間不夠之故。主要多是無精卵的緣故,於是不僅雌鳥白費力氣,鳥主的期待也落空了。為了預防這一點,在小鳥伏窩前後,儘量不予干擾並應加強其營養,也就是要讓牠們吃好一點營養飼料。而且,孵卵後的一週後左右可以檢查鳥蛋。事前只要將牠們喜歡吃的飼料放在飼料杯前面,雌鳥就會從巢中走出來。那個時候,就可以來檢查鳥蛋,此時須小心地將蛋放在明亮的地方,並利用光線透視看看,如果是順利在孵化中的蛋,憑肉眼即可看清蛋殼中的胚胎以及向四方延伸的血管。若是無效的蛋,則呈現出原來的半透明狀態,裏頭什麼都看不見。如果是無精卵,為了不使雌鳥做無謂的努力,就應將蛋挑出來淘汰掉。如此一來,可等待僅存的活蛋到孵化。愈細心的鳥愈容易發生這種事,然而像十姊妹這種多產系的鳥,大體上從最初開始就能順利進行。 到大約經過兩週所孵出來的雛鳥,牠的全身是呈赤裸狀,4~5天後,開始看得到牠身上初生的細毛,到了一週後,全身便長滿了接近白色的羽毛。到了兩週後,牠已長成與雙親差不多大,而到了三週,牠已蠢蠢欲動了。在這個時期,牠們常會自巢中跌下,如果棄之不顧的話,到了夜晚,其體溫便會下降,或是在溺死在裝水的容器中,所以請多加注意以防萬一。到了一個月之後,雛鳥便長成一隻與雙親無異的鳥,也會開始自己吃飼料了。 在這段成長的期間內,雛鳥的雙親會用自己的嘴巴餵飼料給雛鳥,所以如前面所述一般,應讓牠們吃像小米那樣的保健食品才好。當然也要放普通的飼料,還有新鮮的水、青菜等等,並或可購買綜合維他調成的營養劑加入飲水中,以防止營養失調。 希望擁有更多的雛鳥時,應將幼鳥移到別的籠中較好。這樣,原先的那對鳥才會再準備下一的生產,並每個月都會育出雛鳥。但是,若讓其過度頻繁的話,體力耗損太大,所以應保持一年五~六次,也就隔月生產較為理想。還有,隆冬和酷暑時,環境不佳,最好也避免讓牠們生產。 鳥類繁殖表( 生完全部蛋數開始算起 )
鳥 種 十姐妹 胡 錦
產 蛋 數 4~8 5~6
孵 蛋 日 數 14 14~17
平圴壽命(年) 4~7 6~10
能 否 自 育 自育 代母
產 卵 時 期 全年(怕熱) 季節交換時
次數 (一年) 4~5 10~1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