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了很多網路資訊, 都說要先培養個2周.
大部份都沒講完整步驟, 是要用過濾器打水, 放硝化菌, 打個2周的意思嗎?
但是網路上又寫, 硝化菌要有食物, 如果照上面步驟, 那來食物給硝化菌? 又不能放魚, 沒硝化系統, 但要放啥?
linboco wrote:
查了很多網路資訊, ...(恕刪)
買瓶硝化菌液添加最快,三天~七天就能完成
如果不想買來添加..加曝氣後的自來水>加魚或蝦會大便>經過過濾器分解或水流或沉澱分解>反覆循環慢慢就會有硝化菌(菌來至空氣中),大約要一個月左右,魚隻要分好幾次放進魚缸,水不清就必須馬上換水不換濾網(大約每週換水一次),讓硝化菌慢慢穩定下來,而如果發現魚蝦有死亡的情形,代表一次放入太多數量,硝化菌數量不足分解毒素(魚蝦大便或魚死腐爛在水中產生的氨),需要利用打氣讓水流動至水表面分解氨毒(揮發氨,空氣中微生物菌比水中硝化菌分解效率差),並維持水中溶氧量,所以維持魚蝦數量與硝化菌的平衡相當重要,魚不生病並達到想養的數量,即完成平衡
還有另一種倒缸情形也可以稱作反水,也就是硝化菌大量死亡造成水霧霧的,當魚缸使用硝化菌液一次添加太多,水中產生過多的硝化菌含量,沒大便產生氨進行分解死亡就會發生反水,硝化菌死亡會轉變成厭氧無機的物質(細菌),厭氧菌一多會讓水變成很像沼澤狀態,讓水的溶氧量降低,容易造成魚蝦生病.(解決方式:UV燈殺菌,兩~三天換水50%換到水清為止)
水霧霧的另一種形式就是魚蝦大便產生氨過多...魚隻易中毒生病死亡(解決方式:培養硝化菌系統)
所以硝化菌一但與魚隻數量平衡後,固定換水時間或過濾材,可不必再添加硝化菌,即會自然的形成足夠的硝化菌

只要你給食物,硝化菌就會出現,只是它分裂的很慢,所以才需要耐心去等待
不想花錢買最有口碑的BIO
那大可在缸加滿水(請除氯)開啟循環系統後
加顆打氣(硝化菌喜愛黑暗且氧氣多的環境)
看你要放兩條魚,幾尾黑殼蝦下去衝缸,不一定會死,耐命的還是活著,死了24小時後再撈出
還是擺兩顆蛤仔(會很臭就是)
一泡健康的尿
海水是有用無糖豆漿開缸啦,淡水我不知道
一般都推用過的白棉(超髒的那種)
也可以拿穩定的缸裡頭的石頭和濾材(裡頭硝化菌滿滿DER)
就能培養硝化菌了
再來1.2週就每週下1.2尾魚
我是有用基本的試劑去量,這樣比較準
其實一開始大家都很想快進魚啦
但幾週幾個月~~
又不是魚池~~
你的缸很快就滿了
這時不是擴缸就是換魚種養了....
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