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訓練課表以及進步相關好奇問題

今年騎了武嶺
成績很鳥 但因此有了復仇的目標?

總覺得蝦雞巴亂騎 進步有限 所以買了個訓練台裝個軟體打算跑課表 (還沒跑)

說老實這兩年蝦雞巴亂騎也是有進步
譬如環個小台北一開始騎回家可能要躺半天 現在騎回家 還可以輕鬆下午出去逛個街
沒有任何不適感

不過最近忽然感受到進步緩慢的感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AdcMZN3AHU&ab_channel=SEMIPROCYCLING

剛好看到了這個影片,忽然就好奇了這些課表設計是針對甚麼原理?
為什麼照著課表騎會比蝦雞巴亂騎進步的快?

為什麼皮卡丘的教練一定是比皮卡丘騎得還慢 還能設計課表讓他進步?

單純腦中跑出的疑問 想看看有沒有高手可以稍微解釋讓我理解一下

是經驗法則?科學測試? 還是???
2025-08-17 21:42 發佈
課表(HIIT、LSD...)的設計是有經過諸多科學驗證.
因為自己憑感覺騎,對初學者而言最大的問題在於"對自己的要求不夠".
該高強度間歇的時候撐的時間不夠久、強度不夠高、組數不夠.
該Z2低強度長距離騎的時候中間強度動不動都開超過Z4.
甚至該休息的時候不肯放過自己休息.
ALLEN HO 0302
ALLEN HO 0302 樓主

也是 以前在球隊訓練時也是跑不動被逼者跑 如果自己訓練肯定是休息了 科學驗證應該也只是對照組參考組這種吧?

2025-08-18 11:28
firefalcon

HIIT訓練、VO2 Max訓練有很多期刊論文研究,可自行參考.

2025-08-18 16:46
大致而言
生物受到壓力 當下會出現負面影響
在抵抗之後存活下來 會恢復到更強的程度
這種特性剛好適於抵抗日後更大的壓力

而不同的壓力刺激(環境需求)會有不同的適應性
就好像餐廳預期這兩天要出大量的某一道菜
就會盡可能地備料 也就是菜餚的相關食材
甚至可能還要招人培訓等
不同的菜單會需要不同的準備

在生理適應到一定的程度之前
除了整體上高強度佔比不能太高以外
可以說很單純地訓練量越高進步越多
在確保休息足夠的同時 騎越多進步越多
因為在這個階段 大多的運動都算是足夠的刺激

而在適應到一定的程度之後
因為身體已經有一定的耐受度
混在一起的訓練(無目的外騎半天一天
一次加在一起一定會累
但針對高強度的反覆不夠集中
針對低強度的持續量也不夠
導致身體在能力上沒有明確的刺激
不如安排課表分開訓練

而這個時候很容易開始感到無聊
所以每隔一段時間隨興外騎是很重要的
也可以當作偶爾檢視一下成果

單車進階之後要再進步需要蠻大的訓練量
也需要一定的規律
有訓練台的確會方便許多(我沒有
聽說多半會又悶又爆汗
請注意水分的補充和環境的安排
怎麼練, 比較強? 這可是大哉問.
所有運動員都想知道變最強的方法.

過去資訊封閉, 大家都亂練一通.
畢竟大多老百姓問題是根本沒運動, 或練太少.
只要肯投入時間, 再怎麼亂騎都能得到一定實力.
願意花時間去操間歇, 實力就有飛躍性突破.

現在職業選手的課表也攤在你面前.
我有個全運會三鐵冠軍的朋友, 他非常謙虛.
我們捧他是天生勇腳,
他卻說你吃得下我練的課表, 你實力也會跟我一樣.
我是沒再吃課表的,每天起床看當下狀態決定強度下開心的打台騎車而已,大概騎60~70分鐘暑假就85分鐘
雖然沒吃課表但我136也是可以獨推40分內,每週都按造STRAVA建議的相對耗力值不超過為原則就這樣,沒有付費專屬教練,自己就在疲累了還要吃課表也不知道對不對乾脆開心騎就好
ALLEN HO 0302
ALLEN HO 0302 樓主

不超過隨便騎這樣

2025-08-19 10:51
你得知道當老師的也不見得就都能學測單科滿分

但還真的能教出單科滿分的學生


而且能當到頂尖的職業選手那知識儲備能差到哪去?

一堆狗屁倒灶的事情就都扔給教練去規劃處理就是

自己專心訓練和參賽就好
有氧運動要進步就是拿時間堆出來的,
高強度間歇這種東西不用去理會,
畢竟這是選手想要把自身的vo2max推至極限所做的事,
正常人就z2騎到底吧,有功率計更好,
能看到自己進步的成果,也比較好漸漸的加強度,
也就能每次在z2的區間都比之前更快,有更高功率,訓練台可以嘗試,畢竟可以跟專注在自己的數據而不是周圍的交通,
至於課表選自己喜歡的就好,別人推薦的不一定適合,
反正有氧運動沒有時間的累積就想變強是癡人說夢,除非你天賦異稟就當我沒說
至於進步緩慢,你聽說過撞牆期嗎?每個人都有撞牆期,只是發生的時機不同,不必太過焦慮
firefalcon

要復仇武嶺,就是要追時間... 同樣用75%的Z2輸出,FTP 300w跟200w的75%就造成了時間差距. VO2 MAX不只是短時間爆發力,也直接影響長時間輸出能力.

2025-08-26 9:19
jcchiou

想要只靠練Z2變強, 你至少一天要有連續兩小時可以打Z2

2025-08-27 8:14
ALLEN HO 0302 wrote:
為什麼皮卡丘的教練一定是比皮卡丘騎得還慢 還能設計課表讓他進步?

單純腦中跑出的疑問 想看看有沒有高手可以稍微解釋讓我理解一下




奧運羽球金牌李洋的羽球很強,李洋的教練也打不過李洋,但是他還是有資格擔任教練,訓練出奧運金牌

1.奧運金牌的教練,很多不是奧運金牌退休的,很多只是本地教練或父母親而已。
2.教練是教練,選手是選手。
3.教練比選手差,是很正常的。
4.教練厲害的地方是『賽前策略性的訓練、比賽中策略性的調度』這些須要社會經驗和靈活的思路,與體能關係不大
5.選手厲害的地方是『天賦、體能、求勝心、爆發力、年輕的肝』
6.選手和教練本來就是不同的人,教練當然贏不了選手。飛人喬登要贏球也須要『胖子教練』的協助,胖子教練連跳都跳不起來
騎車本來就是自己的運動,自己夠強了,再去找教練就會有錦上添花的加成效果。
但是,什麼是自己夠強了?

1.不是『自己認為』夠強就很強
2.碼錶上的成績有進步,就代表你有慢慢變強。
3.等到你碼錶上的成績維持在一個水準一段時間後,你可以知道這應該就是你的戰鬥力,然後,你去和別人騎一騎,看看與別人有沒有差距?領先別人多少?或是落後別人多少?
4.如果你發現自己落後別人一大段,那你可以知道自己不屬於那個等級。
5.如果你發現自己落後一點點,那你還有機會攻下這群。
6.如果你發現自己領先很多,就代表這群適合輕鬆騎,不適合競賽騎

7.騎車和游泳跑步是很接近的運動,一定要自己用力才進步的,沒有『哪個課表吃了就會100分』這種事情。
8.有人每天吃1次課表,有人1週吃一次課表,有人每天吃好幾次課表,都會影響速度和耐力
完全是形容詞 好歹有一個數據
一個月騎幾公里?或是一個月騎幾小時?

更精準一點 有功率計 且FTP有準.....
一週TSS 多少?

想要有明顯進步至少一個月20~30小時以上........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