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了單車展
幫各位畫一下重點
1.碳纖維車架代工廠商很少
碳纖維零部件也很少
金屬車架或加工很多 還有金屬數控廠商
2.整個展場主軸是電動車相關
包含馬達 帶電池槽的鋁車架 重型拖車 胖胎
還有一些醜不拉機的外勞機車插上單車踏板的版本
3.捷安特美利達沒什麼印象深刻
new tcr目視沒什麼不同 少兩條線而已
喜馬諾跟sram空蕩蕩也沒什麼特別好玩的
新興電子變速品牌好像只有藍圖
老變速廠可以再薛一陣子 哈哈
4.零部件主要是大盤與導輪車燈 其他應該被車架變速廠綁死了
5.大概鈦合金解除戰略地位 所以展場出現率變高
6.刀輪滿天飛 但台灣老牌輪組品牌缺席不少
7.沒看到show girls (找阿姨來不算喔)
講講感想
以大品牌為例
giant 有cadex tri比較有趣品卻不展出
g牌賴威也不獨立介紹 要蹲在地上看
既然是電動車展 電機電池也不介紹
丟一台revolt在現場 然後一問三不知
只知道把新車擺一擺交差
美利達只會辦簽名會 其他也不知道在幹嘛
shimano有出輪組 有pro副牌小玩具也都不拿出來展
sram有一堆子品牌也不獨立介紹
諾大的展區沒什麼主題
僅有裝幾台酷車 扔在現場自己看
例如小品牌三刀輪
其實可以擺個剖面模型給客人了解
內部是空心還是發泡
但基本上是沒有相應細節
一樣東西擺一擺完事
好笑的是我開口問裡面有無發泡
展員還搞不太清楚
這是你家的產品嗎?
在零件廠商區 很少看到碳纖維加工廠
都是金屬加工居多
這意味什麼
要嘛碳纖維生意好到不用來參展
要不就是被對岸搶走
沒必要參展硬要苟延殘喘
反而是碳輪品牌還不少
我進去參觀都會問
這是大陸製嘛
看展員吞吞吐吐回答
我也不勉強要知道答案了
從這觀點來看
碳纖維沒什麼技術秘密
會慢慢變成mic
台灣會在鋁鈦鋼的精密加工再次抬頭
電車馬達車架電池系統整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