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賽段:布列斯特--普魯梅萊(197.5公里)
今年環法大賽的一大創新,便是不再有序幕賽段。事實上在第一賽段,黃色領騎衫爭奪戰便將激烈展開,而在總長為197公里的賽程中包括了四個爬坡賽段。在經過了卡杜達爾坡1.7公里的爬坡賽段之後,選手將迎來最後200米的直道衝刺。絕對不排除眾多選手同時到達,靠最後衝刺分出冠軍的可能。
第二賽段:奧萊--聖比魯日(164公里)
相對來說賽程較短的一天,但是也有四個小的爬坡賽段,這其中還包括了陡峭的布列塔尼-穆爾,選手們將會遭遇顛簸的一天。面對通往終點狹窄而崎嶇的賽道,那些想甩開大部隊的選手一路上都不會輕鬆的。
第三賽段:聖馬羅--南特(208公里)
儘管難以預測的海風因素可能會對選手的成績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在本賽段結束之後,我們還是有望看到眾多脫穎而出的選手,因為這是本屆環法大賽第一個為衝刺型選手準備的賽段。在迎來最後280米的直道衝刺之前,選手們必須先面對三公里在市中心障礙叢生的比賽,我們有望再次看到選手集體衝刺的場面。
第四賽段:夏樂特,個人計時賽段(29.5公里)
對於黃色領騎衫的爭奪者來說,本賽段是真正考驗的開始。儘管賽段長度相對較短,只有29公里,但首個個人計時賽段卻在延綿起伏的路面上進行。尤其是在第18公里處通過拉羅曼雅後,風力可能會對至關重要的檔位選擇起到決定性作用。
第五賽段:夏樂特--沙特魯(232公里)
這個經典的追逐賽段近年來以路面異常平穩著稱。因為第二天就要進入到山地賽段,衝刺高手們和綠衫爭奪者可能並不願意看到脫穎而出的領先者。
第六賽段:艾居朗德--蘇佩貝斯(195公里)
第六賽段是賽會組織者希望減少平地賽段的產物,因為過多的平地賽段讓大賽顯得有點兒乏味。本賽段從狹窄崎嶇的路段開始,並將選手帶入中部高地的山路。脫離大部者的出現不可避免,因為本賽段難以捉摸的賽程決定了一名選手可以從開始一直領先到最後。在本賽段的開始階段,黃衫爭奪者可能必須注意到底誰會從大部隊中脫穎而出。終點設在一段11公里還算好對付的山地賽段的末尾,而最後的1.5公里則在10度的坡上進行。
第七賽段:布裡尤德--奧裡亞克(159公里)
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丘陵賽段在長度上並不算突出,但是它卻絕不輕鬆。共有五個爬坡賽段,雖然沒有一個能與比利牛斯山或阿爾卑斯山奇形怪狀的賽程相比。昂特勒蒙丘陵路段被列為二級賽段,但與瑪麗死火山堆路段相比要簡單得多。從那兒之後一路下行,就到了一段微型的爬坡路段,從而到達最後的終點。
第八賽段:菲雅克--圖盧茲(172公里)
經過了一個星期的比賽,那些不太有經驗的選手逐漸顯示出疲態——因此可能會對四個中型長度的賽段的提前到來感到高興。那些還有餘力的選手將會努力爭取鞏固領先優勢。
第九賽段:圖盧茲--巴涅爾-德比戈爾(224公里)
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山地賽段將選手帶入了比利牛斯山地區,本賽段將越過貝萊蘇德丘陵和艾斯潘丘陵,兩者就被列為一級爬坡賽段。爬坡逐漸展開,使欲領騎者有機會衝出重圍,儘管他們在從艾斯潘丘陵到終點的26公里中有可能再被趕上。
第十賽段:波城--歐塔坎(156公里)
一提到歐塔坎,就足以讓絕對大多數自行車運動員倒吸一口涼氣,除了那些幾乎自虐般的瘋狂爬坡者。整個大賽中第二個未分級的爬坡路段,沿著17.4公里的山路一直到圖爾馬萊丘陵的頂峰,我們將見證本屆大賽第一個設在山頂的終點。上升高度14.8千米,平均坡度7.6度,通往歐塔坎高達1535米山峰的道路將會是蜿蜒曲折的。在開始的2公里後,坡度將增加,在第7公里和第10公里之間達到平均9.5度,直到最後4.5公里又回到8度。
第十一賽段:拉訥姆藏--富瓦(167公里)
在比利牛斯山的最後一個賽段中,我們不大可能看到黃衫爭奪者之間擦出太多火花,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以山地為主的路面不會給選手帶來麻煩,儘管他們剛剛休息了一天。當天的主要爬坡賽段設在波塔爾丘陵,這也是該賽段在環法大賽中的首次亮相,它13公里的爬坡路程會給選手們留下美好的回憶嗎?一段很長的下坡路之後,將迎來第二個三級爬坡賽段,之後到達終點。
第十二賽段:拉維拉尼特--那邦尼(168公里)
再一次將比利牛斯山甩在身後可以大多數選手長舒一口氣,但是對那些已經在山地賽中基本喪失了奪冠希望的選手來說,本賽段是爭取一個賽段冠軍的好機會。雖然本賽段相對比較輕鬆,但是相信那些衝刺好手絕不會錯過在最後將近900米的直道衝刺中表現的機會。
第十三賽段:那邦尼--尼姆(182公里)
該賽段被認為是過渡賽段,因為在此之後陣地將逐漸轉移至阿爾卑斯山中。而對於黃衫爭奪小分隊來說,他們也必須時刻警惕。路面起伏不平,而且會很熱,領跑者的出現是必然的。那些賽事的佼佼者們必須要確保,他們潛在的競爭對手不會在不知不覺中脫離了大部隊。
第十四賽段:尼姆--迪納-雷-班(194公里)
處在整個賽事進程三分之二的位置,第十四賽段在阿爾卑斯山三天生死攸關的爬坡賽之前到來。那些已經失去了黃衫爭奪機會的選手,包括那些衝刺能手,會把目標鎖定在這個相對簡單的賽段冠軍上。如果能在通往迪恩的堅實路面上採用適當戰術脫穎而出,將有可能把優勢保持到終點。
第十五賽段:埃姆布--普拉托-訥沃斯(意大利,182公里)
本屆大賽唯一一個在法國境外舉行的賽段。比賽終點設在了不為人所知的意大利阿爾卑斯山區的普拉托-訥沃斯。但在此之前,選手們必須首先征服在阿格爾納丘陵一段未分級的賽段。在第二個休息日到來之前,黃衫之戰也將漸漸明朗,儘管在此之前爬坡王已經有了眉目。
第十六賽段:古尼奧(意大利)--柔基耶(157公里)
積分榜上的領先集團將會努力在本賽段脫穎而出,因為這個賽段包括了兩個未分級路段,二者的最高點都在海拔2000米以上。在一段平緩上升的50公里路程之後,選手們必須應付無人知曉的啦隆巴德丘陵,這其中包括平均坡度7度21.2公里的艱難路程。接下來是平均坡度6.2.度26.7公里通往萊斯特封丘陵的爬坡路段。衝刺,翻車,時間差距,這些都不可避免,儘管通向柔基耶的下坡路會使那些實力不濟的選手盡可能地減小損失。
第十七賽段:埃姆布--阿爾普迪埃(201公里)
如果誰能贏得黃衫之戰,那就一定是這裡了。本賽段中共有三個未分級路段,終點設在傳奇的阿爾卑斯-迪艾茲峰。通往加裡比埃平緩的20.9公里決定不了什麼,但是那些有意賽段冠軍或是爬坡王的選手一定會在通往鐵十字丘陵29.2公里的爬坡路段中全力以赴。在一段艱巨的下坡路之後,選手們又將迎來13.3公里的爬坡路段,最後到達阿爾卑斯-迪艾茲峰,這其中包括21個髮夾彎。本賽段平均坡度是8.6度,有些路段達到11度!
第十八賽段:布格多娃山谷--聖埃蒂安(196公里)
對於大多數選手來說,大賽中最難熬的部分已經過去了。在這個起伏不定的路段中包含著幾個小的爬坡路段,但是和之前一天的辛勞比起來,這些簡直不值一提。賽段開始階段,我們便有望看到脫穎而出者,儘管他們最終能否一路領先還取決於在山路中的表現。這天中最難的一段爬坡路段是級別為二的夢威爾路段,在距離終點大概30公里的地方。
第十九賽段:羅昂--蒙呂松(165公里)
又是初期夾雜著一點兒小麻煩的起伏不定的路段。對於那些仍然對一個賽段冠軍充滿渴望的選手來說,這是最後的機會了。領騎者必定出現。為題在於,那些衝刺好手和他們的車隊,是否想在最後1公里的直道上追上他們。
第二十賽段:切裡利--聖阿曼德-蒙特羅德,個人計時賽(53公里)
這是本屆大賽第二個也是最後一個個人計時賽。和去年一樣,它並不能對全局的勝利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這場和時鐘的較量將在混雜有平地和顛簸路面上進行。根據風力的情況,速度可能超過50公里/小時。在最後會有幾個詭異的彎道和一小段下坡路,最後到達稍稍高出的終點。
第二十一賽段:埃坦普--香榭麗捨大街(143公里)
到了這個時候,香檳應該已經在橫飛了——至少對於大賽的贏家是這樣的。通往巴黎的最後一個賽段很難再讓我們看到選手爭奪黃色領騎衫的場景。最大的看點在於,哪位衝刺高手能夠在世界聞名的香榭麗捨大道上贏得這久負盛名的一個賽段。賽段前半程起伏的路面最後要讓位於法國首都的寬闊街道,在那裡,選手們將在繞行一個環路八圈之後完成全部比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