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環法的器材趨勢,就是長頭窄把的盛行使用更窄的把、更長的龍頭要的當然是更好的空力效果。大多選手使用380mm的把寬,400mm已經不多見,400mm以上幾乎絕跡,360mmr居然有增多的趨勢。這些當然不計把手內翻後又更窄的實際騎乘寬度。龍頭130mm長算正常?!,將來若看到150也不不會太意外!!,車友常用的110長十分罕見好奇在爬坡抽車時~~~將變得很難施力吧??!!
我記得GCN曾經介紹過,職業車隊的選手使用龍頭幾乎是 120mm 開始,主要是職業選手選的車架都是小一號,所以搭配長龍頭也很合理。而車隊120以上的龍頭是 120,121、123... 這樣遞增上去,尺碼很齊全。至於窄把,要看車手的靜態fitting才能知道這樣的改變是不是相對變窄。個人是覺得把真的不需要太寬。抽車主要是拉的動作,健身房的拉背把手越窄的通常會越好施力,所以,窄把其實更好拉,只是控制要更細膩。基本上彎把的握法包括上握把、變把、下握把。fitting本身很難設定到三種握法都很舒服,上握把在單車有變把後,可以相對被犧牲。更何況握平把時,是不需要大輸出,就算握平把會稍微影響到姿勢跟胸腔,其實反而影響不大。
絕大部分的職業車手選長龍頭的原因再於比較aero主要是因為車選太小,用龍頭補選小號的車則是因為頭管比較短,會比較空力也就是說跟龍頭疊成長頸鹿的凡人半點關系都沒有另外樓上提到健身房中越窄越好拉,真的是這樣?只能說有練胸的人就不會是這回事
jcchiou wrote:長龍頭窄把已經不是什...(恕刪) 不是說寬胎不能上台..就是超低壓胎衝線吃虧一點寬胎跟超低壓胎 意義不同...看今年環法使用hookless 應該也就Movistart 使用zipp跟Jayco alula 使用 cadex比例上用超低壓胎的應該也不多而成績 應該也都查的到我就不PO了.另外我覺得單日賽 多日賽 裝備上的考量也值得考量一下....以單日賽來說 榨乾就對了..極致性能.才是首選多日賽就不是這種考量了.贏一兩次.不見得能笑到最後也有不少選手單日賽很強多日賽gg的而我覺得以一般人來說 單日賽設定是比較合適的...因為輸贏頂多也就2天禮拜一還不是一樣要回到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