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打疫苗前可以運動?
答: 可以,跑友跑完12KM後隔10分鐘去打疫苗,無任何症狀。
2. 打完疫苗後可否運動?
答: 理論派說明需要休息,觀察,多喝水
實際上: 當天下午五點打完疫苗後,為了適應疫苗的副作用,跑友選擇休息三天。這三天的觀察: 體溫會上升,新率會有微小變化,血壓會上升,有怕冷作用,不怕熱。
3. 第三天可以運動?
實際上: 跑友自主訓練 10KM。根據觀察,前2KM熱身,會流汗,但是不多,大腿不會流汗,心率明顯上升10%左右,呼吸降低2%左右。力量無法發揮。
進入熱身後,3KM-5KM可以維持一定的速度,但是到了6KM後會明顯無力,然後7KM大腿會堆很高的乳酸直(比平常的10倍高) 導致最後3KM只能用走的,無法抬腳。
此運動的時間是下午4點多,大太陽,溫度約32度左右。無喝水。
心得結論: 還是建議比平常運動的一半距離,例如自己習慣10KM,打完疫苗後要減半到5KM,此外觀察心率變化以及大腿的乳酸直。
4. 第三天跑完後,後續。
當天跑完已經無法抬腳,晚上因為乳酸值超標,只能暫時休息,補充維他命C&香蕉緩和乳酸。身體明顯變化為心率提升,血壓變高,畏寒。食慾變低。
5. 第四天: 休息
乳酸消除排除得差不多 (正常的距離,打疫苗前為無乳酸症狀) ,休息期間多喝水跟補充維他命C ,休息當晚,排除約98%的乳酸。
6. 第六天: 轉戰騎車
當天早上騎輕鬆的風貴嘴試水溫,平均功率抓 150W左右,最高功率抓240W。時間: 早上10,溫度35度。騎乘時間比打疫苗前時間延誤5-7分鐘上下。
心得: 打疫苗的風險,身體的變化明顯,體能下降很快,補充水後還是無法跟得上原本的體能,導致整個運動時間落後。心率監控比平常高10BPM上下,如果打疫苗前心率+功率水準的話,打完疫苗後體能水準明顯下降10%-20%
7. 運動首要目的:
監控心率的變化,運動輸出比平常要少10%-15%左右。最好不要做肌耐力,間歇或是速度訓練。要補充水分,避免乳酸直飆高,控制速度跟力量輸出。
目前跑友打完疫苗認為:
1. 疫苗打下去,身體明顯有變化,對運動者是沒有幫助。
2. 恢復體能還要看打完第二劑後是否可以維持原本的水準。
3. 打完疫苗後,要留意運動的時間長度跟強度,要保留體力15%以上。
4. 做一休一原則: 為了降低身體發炎直數飆高,還是運動一天,休一天的模式,雖然跟之前天天運動落差很大,還是先維持這樣的模式直到14天後再觀察。
5. 疫苗&運動共存: 身體要降低發炎,必須提高體抗力,但是靠被動運動或是休息無法提升,因此必須要主動式運動,以及持續運動是關鍵
6. 建議打完疫苗須要等多久才能運動:
答: 醫師只會說14天后疫苗會有作用,也建議不要做激烈運動。其實只要是心率超過130BPM已經開始有點激烈,但是最重要還是要聆聽身體的變化。不免強自己為主的運動算是好的運動,必須要靠每天的睡眠觀察,心率跟運動強度來評估自己是否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開始主動運動
以上是目前跑友觀察。
結論: 騎車跟慢跑最大的差異在乳酸直的代謝,騎車會比較快,強度不要拉到250W,大腿的乳酸直很快被代謝掉,但是呼吸還是無法跟上心跳的高低,這表示相同的心率,打疫苗前公率輸出可以在220W左右,打完疫苗後,公率輸出都在150-180W左右,心率相同下。這明顯變化很大。
結論,建議等BNT看看是否副作用低。車友擔心這是永久性傷害,打完疫苗跟沒打,差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