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訓練菜單

想詢問徵求各位大大的訓練菜單為何?

先說明我自認為是個能力很普通的人,
守規矩的騎乘有停等交通號誌平路均速約25上下,
我也騎了一段時間的車了,
能力也就這樣一直維持普通,
這段期間除了騎車也有時會加入一些單一的訓練,
其中我覺得比較有效的徒手訓練是:
1.平板撐:
這個我覺得很有效,
之前我每天做3分鐘,
維持了好幾個月,
那段時間騎乘均速最快,
我猜可能是核心比較好,
迴轉速可以比較快且穩定。

2.沒伏地挺身的波比跳:
這個也很有用,
我每天最少做50下,
最多早50晚50,
維持了快2個月,
這段時間騎車續航力很好,
全開到平靜身體的回復時間也很快,
但出門騎車腳都軟軟的,
所以均速沒有提升到。

以上2個是我覺得很有效的輔助訓練,
但我是個宅男,
除了騎車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電腦前,
所以身體素質不好,
又沒訓練知識,
長時間單一訓練下來導致肩膀壞掉,
所以都維持不久。

疫情以來就改成在家踩台訓練,
穿插一些簡單的小訓練,
來維持身體的基礎素質,
但現在我改成訓練多樣性,
固定有用啞鈴划船,
跟伏地挺身訓練上半身,
下半身就學網路上的TABATA,
徒手伸蹲、登山式、伸蹲跳、波比跳等
少量混合訓練。

不知道各位大大有沒有其它更有用的訓練菜單可以提供?
2021-07-12 10:4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訓練 訓練菜單
瘦的狠 wrote:
想詢問徵求各位大大的(恕刪)


買功率計有心吃課表
跟我一樣沒心就練習定功率騎然後慢慢加
土城加藤鷹
先吃有氧吧,光定功定轉定心就玩到趴。
就每隔30分鐘起來練一練,
既健身又保眼.

話說想當初我朋友在公園練功夫,
光熱身就熱個半小時一小時的,
收功也要在那伸展還是啥的搞好久才收拾回家......
六分速跑5、6公里,跑時大腿要抬高,基本核心自然就會加強許多。
騎車山路跟平路都要練全開19秒短衝刺,間歇一分鐘,再重複。
久了,瓦數就會增加了。
Ahoo Chen wrote:
六分速跑5、6公里,(恕刪)


這樣練會缺打底
我覺得瓦數
開多高不是重點
開多久才是重點
土城加藤鷹
感謝各位的寶貴經驗,
缺乏訓練知識的我很是珍惜各位寶貴的知識,
我覺得騎車應該是一件很單純的事,
除了硬體的差異之外,
不考慮環境差異,
能改變速度的大概就只剩,
1.迴轉數(透過踩踏訓練)
2.肌力
3.肌耐力
4.身體協調性(先天身體素質、後天長時間訓練)
5.身體管理(體重、疲勞放鬆等)

除了高反覆騎乘訓練外,
應該有其它更好的輔助訓練,
可以更有效的提升肌力肌耐力,
所以才想詢問除了騎乘之外的訓練菜單。
單車要騎好,有氧吃到飽
心肺力指標
上述太多肌力訓練
換個項目,或許好一點
個人經驗,心肺夠強,一般騎乘,弱不到哪!
Ps: 目前週訓練2小時
今天看了以前的里程數,






以前都覺得騎得多自然能夠提升能力,
自從我有用strava紀錄騎乘後,
最常練的壽山Monkey Mountain Full,
PR就一直卡在2017年,
讓我也一直認為騎乘量會直接影響到成績。

(現在要看個人數據要付費所以拿以前圖檔示意)

還好遇到疫情我改變了訓練模式,
增加了深蹲負重深蹲,
上半身力量訓練等,
終於讓自身體能增加了一點點,
PR也不在是卡在2017年了。


我自身感受是除了有氧之外,
力量點數應該也要有相對的增加,
才能提升整體能力,
訓練應該要多方面進行才對,
但我不懂要怎樣訓練也不知道能說什麼。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