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7/19舉行的『戀戀197自行車』挑戰活動,這位外號「喵爸」參加『100K 挑戰組』,在最後 5 公里,因為熱衰竭就此辭世。這位非常熱愛單車運動的人,理應對炎夏的單車運動傷害及防護,有極多的涉獵及常識才是,為何會『堅持』到那最後五公里?
應是先前就開始有徵兆,卻忽視之...
夏日騎車在外,要注意身體一旦不再發汗,那就要立即停止,並在樹陰下適時的休息降溫並補充電解質飲水!
如果身體流失的水太多,容易併發熱衰竭(體溫不會超過40度),症狀是全身濕熱、頭暈腦脹。此時到陰涼處休息,多喝水和適當補充電解質飲料,是紓緩症狀的方法。
而在騎車過程中,如果感到精神不振、頭暈、想吐,甚是意識混亂,就有可能是熱中暑(體溫可能超過40度),體溫會異常的高,流汗太少,調節機制可能有狀況,導致體內累積的熱無法排出,造成「中暑」。應該先趕快到陰涼處,解開衣服通風,並以濕毛巾擦拭身體降溫。
在炎夏騎乘自行車,除了做好防曬,最重要的就是要適度的補充大量電解質飲水,讓體內核心的熱量,經由真正能吸濕排汗功能的車衣車褲,即時的將汗水帶出體外,保持體內核心的正常溫度,才能維持良好的騎乘效果。
參加這類長距離單車的商業競賽活動,不少人是由外地前來參與,活動之前常因睡眠不足、早餐吃少或沒吃、預設的速度時間壓力,或而情緒緊張,甚至體力不足,皆是參與單車活動常有的現象,不時傳出憾事發生。
騎車,該是一種體能訓練、戶外吹風舒壓,當成步行所達不到的風土賞景小旅行才是,而不需一路衝衝衝的當拼命阿郎。
『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騎過』,還要平安回到家人身邊,在外騎車,不要拼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