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參與『戀戀197自行車』挑戰活動,「喵爸」因熱衰竭去世

在 7/19舉行的『戀戀197自行車』挑戰活動,這位外號「喵爸」參加『100K 挑戰組』,在最後 5 公里,因為熱衰竭就此辭世。這位非常熱愛單車運動的人,理應對炎夏的單車運動傷害及防護,有極多的涉獵及常識才是,為何會『堅持』到那最後五公里?

應是先前就開始有徵兆,卻忽視之...
夏日騎車在外,要注意身體一旦不再發汗,那就要立即停止,並在樹陰下適時的休息降溫並補充電解質飲水!

如果身體流失的水太多,容易併發熱衰竭(體溫不會超過40度),症狀是全身濕熱、頭暈腦脹。此時到陰涼處休息,多喝水和適當補充電解質飲料,是紓緩症狀的方法。

而在騎車過程中,如果感到精神不振、頭暈、想吐,甚是意識混亂,就有可能是熱中暑(體溫可能超過40度),體溫會異常的高,流汗太少,調節機制可能有狀況,導致體內累積的熱無法排出,造成「中暑」。應該先趕快到陰涼處,解開衣服通風,並以濕毛巾擦拭身體降溫。

在炎夏騎乘自行車,除了做好防曬,最重要的就是要適度的補充大量電解質飲水,讓體內核心的熱量,經由真正能吸濕排汗功能的車衣車褲,即時的將汗水帶出體外,保持體內核心的正常溫度,才能維持良好的騎乘效果。

參加這類長距離單車的商業競賽活動,不少人是由外地前來參與,活動之前常因睡眠不足、早餐吃少或沒吃、預設的速度時間壓力,或而情緒緊張,甚至體力不足,皆是參與單車活動常有的現象,不時傳出憾事發生。

騎車,該是一種體能訓練、戶外吹風舒壓,當成步行所達不到的風土賞景小旅行才是,而不需一路衝衝衝的當拼命阿郎。

『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騎過』,還要平安回到家人身邊,在外騎車,不要拼命!
2020-07-21 19:00 發佈
RIP!
天氣太熱了。
長途騎車消耗大量體力,
飲水與補充能量非常重要。
R.I.P
一縷之唸不鎖情關 wrote:
在 7/19舉行的『...(恕刪)
RIP!頭暈腦脹 是重點。熱衰竭的症狀,主要有兩種狀況,一種是水分的大量流失,病患會覺得非常口渴;或一時飲用過量的水,而忽略「鈉」離子的補充。體溫大多是正常,或者稍微上升一些;病患會有頭痛、疲倦、無力、躁動不安、定向力變差、噁心、嘔吐、蒼白、肌肉痙攣等現象。

上週六 我騎台3 到台中,一路上喝很多水、飲料,覺得累,還躺在路邊睡了1小時 ...
最近的天氣除非10點前騎回家不然就是夜騎了
R.I.P 不管是怎樣天氣 騎車安全是最重要的
今年真的熱,我不喜歡夜騎,所以我都5點就出發,百k下來最晚也才10點,途中定時定量補給機能飲料。
Motor123 wrote:
今年真的熱,我不喜歡(恕刪)

暑假期間像開啟鬼門關,一堆無照駕駛的小孩到處呸車,常有未成年無照駕駛肇事死亡新聞。所以單車夜騎真危險,難保不會被波及 ...
eric62 wrote:
最近的天氣除非10點(恕刪)


除非10點前已在海跋5~600公尺山上

然後下滑回家

10點到下午兩點
連騎機車, 外送都送到中暑昏倒

完全無動力
靠兩條腿

又是高溫與逆風, 又是陡坡無遮蔭, 看不到盡頭
會騎到有厭世的fu

要做極限運動, 心跳錶很重要.
很多人都是以為憑感覺就好, 但感覺是慢半拍的東西, 半拍就可以讓你沒命.
平常運動時, 心跳表會告訴你適合的心跳區間, 超過就會容易衰竭, 所謂的爆掉.
一但超過就要降強度以維持耐力, 以免後繼無力.

中暑時, 心跳一定會超過那個範圍, 而且降強度心跳還下不來.
這時就算覺得有餘力, 也要裝死棄賽.

說自己是去玩的, 沒有要拿名次等等的.
至少要在每個休息點, 喝水喝到要上廁所, 才能100%確認水分足夠.

不要賭, 不要撐, 車還能再騎人生還很長, 家人還在等你回家.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