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在 2014 環台賽 和 Team La Pomme Marseille 合作愉快,應邀前往海南島擔任機械師的工作,可以近距離的參與比賽是吸引人的,但一連九天的賽事,對於技術和體能也是很大的考驗。
帶著熟悉的工具箱,台灣贊助商提供的水壺,BCAA 等補給品,出發前往海南島 |
正式比賽的前一天,通常是最忙錄的一天,需要將7台比賽的車輛組裝、清潔、檢查完成,另外還有2台預備車,同時需整理好所有的零件備品,以備各賽段中,進行單車的維修。 |
主辦單位準備了兩台汽車供車隊使用,銀色的隊車每天是跟在集團後方,提供選手補給和單車維修使用,黑色的休旅車用來裝載選手的隨身行裡和其他工作人員,通常在比賽開始的前十分鐘就會駛離出發地點,如果有定點補給的需要,也是用這台車前去補給區布點。 |
大會準備的冰桶 |
同時提供 200 個綠蓋白瓶身的水壺,從台灣帶來的水壺,在最後一站派上用場 |
大會每天早上提供碎冰一包,供各隊使用。 |
當日比賽哩程較長的賽段,主辦單位會準備選手和工作人員的午餐,一人一包,通常只把 Snickers 拿出來,有需要時可以應付一下 |
選手和工作人員和行裡、維修零件,於每天早上裝入轉場貨車,運到下一站入住的飯店。 |
每天比賽結束,入住飯店後,就是單車保養時間,清洗、維修、保養是每日必備的工作 |
有些職業隊還會自備配接器和水管來清洗單車 |
這次比賽大約有 1/3 的賽段是下兩的,機械師當然也是得邊淋雨邊洗車,除了選手的單車之外,隊車也是每天清洗的 |
整理好的單車整齊地排列在車庫裡 |
破胎是每位選手和機械師不願意但又得面對的問題 |
最高記錄是單站破6條胎,整個海南島比賽,破了18條胎,應該是破胎最多的一隊 |
Lempre 車隊的私房工具,內裝小型空氣壓縮機,12V / 220V 供電切換,可以節省不少打氣的時間 |
為解決衣物清洗的問題,有的車隊連洗衣機都弄來了 |
電梯門口貼滿各隊的房號表,職業車隊大多以這樣的方式讓選手和工作人員知道每天入住飯店的房號,簡單又有效率 |
大會在每天的出發地點準備好各隊的休息帳蓬 |
在第二站出發地點的小朋友 |
雖然有不少觀眾是動員來的,但還是有很多圍觀的群眾 |
大會工作人員的騎乘的機車 |
定點補給,通常是探視前方的兔子選手之後,在路旁等待主集團,適時的補給 |
Julien Antomarchi 在決定性的第七站奪得單站冠軍,同時穿上黃衫並取得足夠的領先秒數,奠定了勝利的基礎。說到頒獎,當地的官員代表,從上台,頒獎,合影到結束,一分鐘搞定,實在是快又有效率 |
車隊有選手穿上黃衫,隊車的序號也會是1號,除了可以近距離地看到主集團,選手如果有各種狀況,通常可以第一時間來處理 |
主集團後方第一台車是裁判車,接下來是醫生車,再來就是按序號排列的隊車 |
排列在主集團後方的隊車,如果當站有兔子選手在集團前方領騎,機械維修就由藍色的中立器材車負責 |
每天都會上演的戲碼,水壺工退到集團後面拿水壺 |
塵土飛揚大概是在海南島比賽的特色之一 |
比賽途經施工路段 |
比賽時,各隊間的競爭合作是常見的,在第八站協助帶領主集團的是兩位 Lampre Merida 的選手 |
各隊和選手和隊經理彼此熟識的很多,所以 Novo Nordisk 的選手跑來和隊經理聯天也就見怪不怪了 |
比賽結束,回到第一站入住的飯店,打包好單車,車隊準備往下一站環太湖 |
![]() |
最後 Julien Antomarchi 穿上代表個人總冠軍的黃衫,La Pomme Marseille 同時獲得團體冠軍,算是最大的贏家,個人也藉著這次的環海南島賽,驗證了自己的實力。 |
本文同步發表於 Ride for Fun!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