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環化賽發生事故而喪生的陳仁嘉先生是我的好友,我們一群一起出發,騎完後才聽說他摔車送醫,隔天急救無效而去世,已經過了一個星期,到現在還不知事情真相,不知道檢方、主辦方有沒有在仔細調查?
幾乎所有媒體都根據一位路邊目擊阿嬤所言,報導「疑似體力不濟」,對於這位熱愛運動,體能超好的朋友而言,實在是不太公平。他參加過無數更具挑戰的單車賽事,還參加過無數馬拉松、鐵人、三鐵賽,體能一流,在我們車隊裡是屬一屬二的,「體力不支」這說法,認識他的車友和跑友們沒人相信。
有騎環化賽的人應該很清楚,能在4.5小時騎到排水溝的,算是前段班的,這種難度不算高的路線,怎麼可能體力不支?我騎了快六小時才到,我都不覺得會很累。另一位命危的盧先生(但願他平安),4小時就到排水溝了,更是不可能體力不支。
為什麼兩位騎車好手都摔在同一路段?當初改騎這條路有沒有仔細評估過?
路太窄,路不平,交會的大路小路還有小巷子很多,有沒有嚴格管制?路小沒有封路,還有汽車在裡面走。
有一目擊者說,小巷口有車出來,他因為閃車而撞上水泥護欄
事故地點
陳先生就是撞上電線桿對面那水泥樁護欄,如果你往後退約十公尺,你會發現的確有一小巷口,這說法有其可信度。
我是認為體力不支的可能性是有的
我本身是有在比賽的選手,今年的花東賽也上了頒獎台
今年環化賽因為太熱門了,我們沒報到名,但是賽前一周有陪別的車隊試跑了一次場地
試跑當天我本來以為才120公里,以我的經驗,這種天氣(涼爽),這種路線(爬升量應該沒500)
應該兩瓶水加一根蕉就可以一票到底了,但跑完之後,我認為我錯了,因為西濱的風真的是太可怕了
我們一行人出發時大約30幾台,騎到西濱段完只剩下不到10台,當中開掉的不乏菁英選手
菁英選手開掉的原因多半是抽筋及血糖過低,我自己也在回台中的路上抽筋了
當下就覺得場活動的難度算不低了,若是沒有補給及適當的配速(台19衝太快的話)
其實體力會在西濱的逆風段及往彰化市路上的側風段消耗得很快,這是我那一周試跑的心得,給您參考一下
但我還是希望檢警能找出真正的原因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