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站繼續是高山站, 而且是典型的, 傳統的阿爾卑斯山賽站(a classic Alps mountain stage);同時也是3個山頂終點站之一。倒是很奇怪, 今年阿爾卑斯山區就只安排這一站, 雖然只有一站, 且還是今年環法里程最短的單站, 不過車手可以一次把這裡的大山爬完...。


起點的Albertville, 是1992年冬季奧運的主辦城市, 不過說它是城市又太超過, 因為現在它的人口也不過就是2萬而已。這一站出發後, 沿著N90國道向南騎, 大約14公里的平路熱身之後, 就直接來兩座最硬的超級大山, 也是今年環法最經典的超級爬坡-Col de la Madeleine一和Col de la Croix de Fer。這兩座超級坡(the hors categorie)大山, 頂端高度都超過2000公尺, 爬升距離也都超過20公里, 平均坡度也在6%以上。兩座大山之後, 後面有個2級坡的Col du Mollard當小菜(在這一站算小菜...), 然後就是17公里的長下坡, 最後再以相等的距離, 爬上也幾乎是相同高度的山頂終點-La-Toussuire。所以這一站, 又是上上下下的一站。

終點的La-Toussuire, 當然, 應該又是一個滑雪度假聖地..

2006年第16站, 主集團的車手們正準備爬上最後一個高山終點坡
La-Toussuire最近一次出現在環法, 是2006的事。當時是第16站的高山站, 有著4個登山積分點, 包括著名的超級坡the Col du Galibier, 以及今天這一站要爬的the Col de la Croix-de-
Fer(當然也是Hors categorie, 超級坡), the Col du Mollard, 和最後的終點爬坡。當時, 在Phonak hearing systems車隊的壯哥前隊友Floyd Landis, 和另一位西班牙車手 Óscar Pereiro(Caisse d'Epargne-Illes Balears)在環法第二周的黃衫爭奪戰中不相上下。原本在第13站穿上黃衫的 Pereiro, 在第15站爬上L'Alpe d'Huez的高山站騎完後成績不理想, 黃衫交到了單站成績大爆發的Landis身上;結果, 同樣是高山站的第16站, Landis竟然大爆, 晚了單站冠軍的丹麥車手Michael Rasmussen達10分鐘以上才回來, 不只黃衫再度交還給單站第3的Pereiro, 總成績更掉出了10名之外。沒想到接下來還是高山站的第17站, Landis演出大狂噴, 不但一舉拿下單站, 還嬴了第二名的Carlos Sastre(Team CSC)將近6分鐘, 雖然黃衫沒有拿回來, 不過總成績一下子拉回到第3, 落後Pereiro只有30秒。當然, 他後來靠著第19站個人計時賽, 再度奪回黃衫, 也在那一年贏得總冠軍, 不過他在這幾個高山站大起大落的表現, 後來經過藥檢之後, 證實是注射了紅血球生長激素, 也就是俗稱的EPO, 所以後來Landis被裁定沒收那一年的總冠軍頭銜, 而他從第16站以後的成績, 也不予承認。

唉~~~~
回到今年的這一站, 看起來應該是純登山型車手的天下, 至於GC車手方面, 車評認為這種愈高愈長的爬坡, 再加上又臭又長的下坡, 只是慢慢暴露他們的弱點而已, 不過他竟然寄望Frank Schleck能有所表現。其實第10站爬完, GC總成績的前10名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不過在環法這最重要的一站爬完, 車評覺得GC排名應該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至少各GC車手之間的時間差距, 會拉開更大。

也該好好表現了, 別讓人看不起啊....
據說, 法國的國營電視台已經決定在這一站將會"全程直播", 就不知道其他國家會不會跟進, 不過, 要好好看這一站的車友, 還是應該下班早早回家, 不要放過這個好機會。

倒是他總是讓人有大驚奇, 不知道他穿上紅點衫之後, 這一站是不是又有所動作, 不過至少, 他的拚勁, 是值得上圖那位白面帥哥學習一下的...
公里數 地點 爬升距離 平均坡度 分級
40 Col de la Madeleine(2000m) 25.3km 6.2% HC
93 Col de la Croix de Fer(2067m) 22.4km 6.9% HC
113 Col du Mollard(1638m) 5.7km 6.8% 2
148 LA TOUSSUIRE 18 km 6.1% 1

最後爬上終點的坡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