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熱情的招喚下, 我終於報名要參加下個月一號的台東之美鐵人三項比賽, 從網路上的各篇文章中得知台東可以說是所有在台灣舉辦的三項競賽裡面場地環境最好的, 活水湖的清澈水質, 台十一線的沿海風光(就是不知到時候還有沒有精神看就是了)等等...都讓我整個人還沒比賽就已經處在一個亢奮的狀態! 不過就是想請問一下各位參加過這場比賽的各位前輩們, 整個騎車路線其起來的感覺如何? 網路上有人說坡度不大, 但也有人說爬坡爬到快休克! 真是教人一頭霧水!! 還是有人可路線以及高度表嗎? 謝啦!
若是在4-5月的比賽,颳起偏南風,則去程(北上)相對會比較不受到風勢的影響
但如果在10月的比賽,因為開始颳起東北季風,去程偶爾會受到強逆風的考驗
至於坡度的話真的是還好,以小弟5/1參賽用garmin記錄的結果,總爬升也不過170m左右,但有上就會有下,下坡還是可以滑的很爽
大約只有大概在15k處有個比較大的坡
至於路跑,跑進市區的規劃,小弟認為至少比5/1的活水湖三項賽沿著又臭又長的隄防道還要來的舒服多了
而且台東市區的居民說實在的還挺熱情的
小弟就遇過一樣是按喇叭的,但車主卻是探出頭來大聲加油
比起在所謂大城舉辦的路跑賽受那些車輛的鳥氣…台東賽的比賽氣氛實在是很優
甚至國內的三項賽裡面,台東的比賽真的是土砲的no.1(IRONMAN是外來種不算..)
游泳的難度不在距離本身,而在兩個重點:
1. 對於開放水域的習慣度。
這個是最重要的一個點,如果沒有游過開放水域的,很容易對它有恐懼感,
也有不少選手因為克服不了這個恐懼感而DNF被撈上岸的....
其實開放水域沒那麼恐怖,要讓自己習慣看不到底的感覺罷了。
2. 泳道的擁擠程度。
這是另一個影響速度的關鍵。
以9月25號梅花湖三鐵的經驗來說,水道當中是會十分擁擠的,
所以各個參賽者之間的肢體碰撞是避不在少數。
甚至有些急功的參賽者會造成其他參賽者的危險(例如明知道你在前面還是把你往水裡壓)。
所以隨機應變的能力是重點。
基本上三鐵的重點在於肌力的轉換。
游泳一定要保留體力,保持自己在有氧的運動狀態,不然中後期必然抽筋....
自行車的緩坡不容小覷,第一趟建議用80%的速度先試跑,衡量一下配速狀態,
否則在40公里之後,肌力的損耗也是挺大的。
如果是騎公路車,緩下坡可以保持在35~40公里,緩上坡至少要保持在25~30公里,
這樣40公里的成績大概可以保持在85分鐘內;
如果是登山車種,下坡30~35公里大概會有點緊繃了,緩上坡要維持至少23~26公里,
40公里的成績大概落在90分鐘。
當然,這些都是參考數值,修行是在個人的。
路跑就是要靠意志力撐著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