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弟在今年第一站"環法開箱文"中, 提到了一個人, 他叫做JEAN-FRANÇOIS PESCHEUX(上圖左), 他其實是環法主辦機構A.S.O.(Amaury Sport Organisation)裡的第二號人物, 地位僅次於大家所知道的Christian Prudhomme(上圖中)。他的生涯也參加過三次環法賽, 但成績不詳(應該也是不好的意思吧...), 後來在1981年退休, 第二年就進到A.S.O.上班, 成為技術總監(technical director), 而從2005年開始, 也變成Prudhomme的副手, 同時領導著所有A.S.O.在自行車賽事上的各項測試工作。據說, 今年環法包括各站路線安排的賽務, 就是由他全權負責執行。
記得在第一站就曾經引述過他的一段話:"我們想要刻意打亂參賽車隊的計畫, 讓他們改變原來的作法"
(we wanted to shake up the teams’ plans a little bit and change the way they operate.)看起來, 今年的環法, 不管是第一站最後一段, 終點前的上上下下的古典賽型態, 還是第二站那個搞死參賽車隊車手的23公里團隊計時賽, 已經讓車隊和車迷們嘗到"改變"了, 而接下來的第三站, 終於"很正常"地進入到一般的平地賽站了嗎, 看起來, 好像也未必。

因為從高度圖來看, 雖然整體的高度, 就是平地站的型態, 但如果大家有注意到的話, 竟然會看到在平地站上, 出現4級坡的登山積分點!不同於第一站因為有終點前的上坡, 這一站幾乎一路平坦, 卻在第143公里突然得爬個坡, 倒是令人好奇, 關於這一點, 後面我們再來討論。

首先, 這一站的重點, 就是終於離開了Vendée, 整個賽段路線向北走, 約在2/3處回到海邊, 越過羅亞爾河(Loire)的出海口, 進入到布列塔尼地區(Brittany)。其實看起來, 應該沒什麼太大的困難, 基本上就是衝刺車手的舞台嘛, 所以Mark Cavendish(HTC-Highroad)應該有很大的機會。不過車評警告這些衝刺車手, 其實要好好把握住這些難得的機會, 為什麼呢?雖然今年環法賽有10個平地站, 可不是每個平地站都是像這一站一樣, 在平地出發, 也在平地結束。
所以在環法官網的賽前介紹中, 用"First opportunity for the sprinters"(今年環法, 衝刺車手的第一次奪單站機會)當成標題, 而這竟然就是JEAN-FRANÇOIS PESCHEUX自己寫的分析文(http://www.letour.com/2011/TDF/LIVE/us/300/etape_par_etape.html), 果然讓人開始覺得今年的環法, 似乎真的不太一樣...。
好了, 那這一站既然是平地出發, 平地結束, 那"重點"到底在那裡?就在剛剛提到的賽站2/3處, 這裡正是先前說過, 全站唯一的4級坡登山積分點, 不過對照地圖, 你會發現, 這裡不是山, 而是河流!其實, 這一段爬坡, 竟然是跨越羅亞爾河的聖納澤爾大橋(St. Nazaire Bridge), 這座橋總長3356公尺, 包括兩座橋塔間的404公尺, 看一下最高點在66公尺, 所以就成為了這一站的一個"登山"積分點(山在那裡....)

聖納澤爾大橋(St. Nazaire Bridge)全景

這是一位在2007年騎單車環歐的女騎士, 她的網站中就有這麼一張騎上聖納澤爾橋的照片..
(http://www.gonebikeabout.com/france.htm)
因為這座橋在出海口附近, 強大的海風, 就成為這一站最大的變數。這倒讓我想起西濱公路在苗栗後龍, 在後龍溪出海口的那一大段橋面上, 尤其是春秋兩季, 海風從海上往內陸吹, 往往就是路過單車騎士最大的考驗。當然啦, 我知道, 有點"XX比雞腿"的感覺啦....

西濱公路後龍溪橋, 摘自<阿章的生活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jw!s8kv3a.RRkEv7Uzedyvo/article?mid=647
或許, 等著看環法車手們在這一段路, 會有什麼精彩演出吧....
為了讓大家知道在聖納澤爾橋上的風, 到底是怎麼回事, 特別找到了這一段的搞笑自拍, 據他們親自感受後的結論是:"嗯, 風還真的有稍微大大一點"(It's just a little bit breezy)
提到Cavendish, Prudhomme曾說, 他在過去3年的環法大賽, 拿過15個單站冠軍, 卻沒真正把積分王的綠衫帶回家, 實在是很"異常"(an anomaly)的一件事。所以大家不知道有沒發現, 以往的環法大賽中, 平地賽站的中段衝刺積分點, 通常都有3個之多, 而今年卻只有1個, 似乎可以解釋環法主辦單位, 有意改變這樣異常的現象。只不過, 對於陣中擁有衝刺車手的車隊, 如何好好把握這些搶衝刺積分的機會, 就要看車隊教練們如何安排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