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環法轉播追尋之旅

各位好,又有一年不見。自從2008年與蔣大協調開設環法自行車大賽討論區之後,每年的這個時間總是會如渡暑假般回到這個地方來,向大家報告當年的情況。

今年的好消息是捷安特將在交通台播出環法賽精華。不過這部份我從頭到尾沒有參與,我要與大家分享的是這一年來我的環法轉播追尋之旅。故事非常長,請保持耐心。**更新**今年您在交通台看到的環法並不是我去促成的,這篇文章描述一個沒有結果的歷程,希望大家不要誤會了。

捷安特獨家贊助台灣的環法轉播,已經接連三年了。這三年來,並不是我們沒去找其它的公司尋求贊助,而是找了都失敗了。失敗的當下總是很失望的,覺得這些與環法有沾上邊的公司,為什麼不肯出錢來提升品牌形象。去年尤其挫折,只缺臨門一腳就能促成轉播,最後落得全盤退出。痛定思痛之後,我們放下自己的主觀,檢討客觀的原因,歸納出幾個因素:

1. 轉播權在最後兩個月才確定可否購買。幾乎沒有公司願意從年度計劃預算之外臨時拿出大筆經費來。
2. 花大筆錢只有一個月不到的曝光效果。
3. 總是在沒有收視率調查的小眾頻道上播出,成效無法評估。
4. 沒有週邊商品和導覽手冊來炒熱氣氛、增加營收。

這些問題又彼此牽連,而回溯到根源,轉播權若無法在前一年就確定,接下來的招商根本就不必談,只會再重蹈覆轍。但是轉播權握在台灣代理商手上,他們又不願意透露更多訊息,所以在去年七月的時候,我們就決定來個大探索,直接往根源--也就是環法主辦單位ASO--尋找答案。

向核心敲門

但是要找誰?這是個大問題。之前都是透過代理商接洽,而代理商當然不願意客戶自行找上游,但詢問代理商可否提供更多元的服務,他們是做媒體的,對自行車實體市場不了解,所以很難進展。不過這是個資訊透明的年代,想找世界上的某一個人,只要決心夠強,人肉一下總是可以在兩到三層的關係之內就找到了。Eurobike展之後,我們加碼飛到巴黎,和環法所有相關業務窗口都約了會議--包括轉播授權、商品授權和文字內容的授權等,先找出一個最大的可能性來。

環法的核心組織:ASO
環法轉播追尋之旅

首先是轉播授權。原來台灣轉播權無法提早決定,竟然是因為一個未在台灣設台的國際媒體,簽下了包含台灣在內的三年轉播權,每年必須到五月,該台確定不會在台轉播,才會把權利釋出。我們問業務為什麼台灣的轉播權不能由台灣自己來決定,他說該國際媒體就在ASO隔壁,溝通起來比較容易。我們也把台灣的困境告訴他,他似乎不太能理解(因為每年還是有賣出去啊),但他同意幫我們問問國際媒體,是否可以在前一年底就把權利釋出。

再來是授權商品。除了現成的商品可賣,像是T shirt、帽子、黃衫等,還有一種是商品授權,也就是廠商可以支付權利金,在使用規範下,將自己的商品打上Tour de France商標。

然後是官方環法導覽。我認為這比「賽後手冊」更有價值,因為賽後只堪回味,只有賽前的功課才能吸引更多人觀看比賽。這部份並不是ASO在處理,而是L'Equipe「隊報」在發行。我們透過美國出版社的關係接洽到負責人,但他們開出來的條件實在有點驚人,除了預付版稅之外,廣告收入也要抽成。難怪世界上所有做環法導覽的雜誌社都充滿了廣告。

L'Equipe 的前身就是環法創始的報社 L'Auto
環法轉播追尋之旅

最後是歷史照片。這是L'Equipe旗下的運動新聞照片管理公司授權。如果我們要出環法圖書,這裡有世界上最豐富的環法歷史照片檔案。總經理秀了幾張著名經典照片給我們看,我在腦子裡構思,如果能用這些照片串出環法的歷史故事,那該有多好。

串連力量

有了這些「素材」當原料,我在腦子裡就構思出一個架構,讓環法轉播能夠長年健康的營運。資金的來源要靠廣告主,所以我們要為廣告主設計一套完整的全年方案,讓他們願意以年度的思維來提播足夠的預算。方法如下:

1. 除了環法轉播之外,還要轉播其它的自行車賽,一整年都可以在自行車節目上曝光。
2. 除了電視轉播之外,還有現場活動,讓車友為轉播「集氣」,也加強對贊助商的印象。
3. 在環法導覽上曝光,還可專文介紹廠商與環法的關聯。
4. 製作授權商品或紀念品,增加廠商與環法的連結。
5. 邀請車行加入銷售與推廣的聯盟,成為完整的專屬通路。

說真的以我們公司的規模和實力,我不知道哪來的勇氣畫這麼大的餅。但餅既然畫了就要去執行,於是開始邀請夥伴。最先加入的是奕瑞科技(代理卡巴斯基),為了這個計劃他們甚至投資了一個新的網路平台「17動動」,讓我們可以放心去談轉播權。「活動王」提供服務平台,讓我們在公告、報名、銷售都有一個團隊在服務。Frontier自行車衣願意提供活動中所需的授權紀念品。TUAA答應辦三場「造勢活動」來炒熱環法氣氛。剛巧在這個時候資策會邀請我們加入他們的自行車「群聚計劃」,讓銷售聯盟有了個譜。

在這些好夥伴的支持下,我們把招商企劃案寫得再精細一些,並且去找廠商。這真的是前所未有的順利,幾乎找的每一家廠商,不論是品牌、製造還是代理,都願意投入這個計劃,金額或多或少,但估計若能招到二三十家大小廠商,這個計劃就足以運轉起來了。

第二次造訪

背負了越來越多夥伴的期待,去年底我們再次詢問 ASO 有關轉播權的問題。不知道是他們太忙還是不想處理,總之就是沒有進展。眼看計劃執行已經迫在眉梢,所以我們在一月份再次安排造訪巴黎,要把轉播權確定下來。為了讓旅程的「產值」更高,飛巴黎之前我們先到米蘭,造訪位在近郊的 Santini 自行車衣工廠,我們代理 Santini 的團隊訂製車衣已經五年了但從未親訪過。透過 Santini 的牽線(他們長年贊助環義粉紅衫),我們聯絡上 RCS Sport,這是環義大賽的主辦單位,也是一個龐大的運動活動組織。

飛到米蘭之後,馬不停蹄趕往 Santini 參加冬季車衣發表會,義利利人熱情招待令我們難忘。隔天旋即到 RCS Sport 洽談他們所主辦的自行車賽轉播,除了環義之外還有 Milano-Sanremo、Tirreno-Adriatico、Giro di Lombardia 等有歷史的大賽。得到的答案也不意外,台灣的轉播權都被同一家國際媒體公司拿走了,除非國內「有歷史且覆蓋廣的電視台」--也就是無線四台出面才有可能轉播。倒是在這裡有意外的收穫,談到一個米蘭馬拉松的轉播(已在交通台播出),還有就是他們非常想要推動國際化,環義導覽的取得門檻較低。得到這些訊息,一方面感到事情有些棘手,另一方面多了一個大型組織的接觸管道又感到很高興。

米蘭之後不做停留立即飛往巴黎,再次造訪 ASO。說實話,在這裡的收穫有限,原因之一是大部份的接洽窗口換了一輪,一切又得重新開始。轉播權的部份則是沒有重大進展,看來他們打算打拖延戰,叫我們二月之後再開始談。

智慧的聲音

回到台灣後,就是無止境的議價、角力和寫報告。每個賽事主辦單位,都要我們寫轉播計劃,和商業有關的就要寫 Business Plan,每位贊助商都希望看到更多細節的提案報告。其實我們最想知道的答案只有一個:環法轉播權到底確認了沒?但法國人好像就是利用這一點,跟我們推銷一堆次要的節目,就只轉播權的事就是不肯鬆口。沒有轉播權其它的計劃就進行不下去,我們都很清楚,但這種瞎忙的情況簡直是在打混仗,看不到目標。眼看時間一直過去,已經是三月份了,夥伴們也急著要進行行銷活動,但一直都沒有確切的答案。

ASO 除了環法之外還舉辦達卡拉力賽、巴黎馬拉松等知名大賽
環法轉播追尋之旅

在茫然無措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停下來聽心裡的聲音。一個智慧的聲音告訴我們:「好端端的本業不去做,何苦自尋煩惱?」當下我們就放下了,長期的緊張和奔波,終於鬆了一口氣。沒隔幾天,法國人告訴我們環法轉播權還是要給代理商處理,環法導覽已經簽給另一家雜誌社。我們得知這些消息莞然一笑,低頭繼續做拖欠已達半年的《鐵人三項訓練聖經》中文新版,隔月就上市了。

放下之後

四月之後,我們幾乎不再接洽環法有關的事務了。轉播權如往年一樣,五月才釋出,匆匆忙忙之下,還是只有捷安特有能力承接,由交通台出面,向代理商購買轉播權。不過捷安特如何執行,都與我們無關了。

環法導覽是由輪彥國際(單車誌)包下,剛巧有個機緣和副總編陳柏如碰面,我只能說她接下這個業務真的是要很有勇氣,包括財務上和內容上都極耗資源。畢竟這是我曾經追尋過的刊物,所以我十分樂意協助輪彥做最後的審閱。得知消息時已經是五月底六月初,時間非常急迫,我已無法在刊物方向上參與意見,但至少力求資訊的正確,讓讀者能夠對這比賽有深入的了解。

法國人用自己的筆吻來寫導覽,認為讀者應該都已經很熟悉法國人文地理和車手背景,而輪彥第一次製作,時間緊迫下也只能照單全收,這對第一次進入台灣市場的刊物來說並不容易讓讀者消化。雖然如此,我審閱之後,仍覺得它深具價值,有許多比賽的細節和典故都是以前所不知道的。而且能夠第一手吸收法國的資訊源,也是很難得的機會,畢竟台灣容易接觸到的自行車資訊還是以英文和日文雜誌為主。所以我非常建議大家購買這本導覽手冊,不只有助了解比賽,也是對願意投資在文化產業的雜誌社,一個最直接的支持。

夢想永遠都在

回顧整個追尋之旅,到巴黎兩次,花了許多旅費,繞了一大圈,最後的結果仍然和往年一樣,不免啼笑皆非。我們對於權力和金錢的運作完全外行,談判上也沒有強力的後盾在支援,感覺像是小孩子胡鬧一場。不過我們很勇敢地直接向核心敲門,讓法國人聽到台灣人的聲音、請他們了解台灣人想要追尋的環法夢,也是一件很有價值的經歷。我們還聚集了一股力量,雖然這次沒成功,但後續仍在發酵。

想想我們到底是著了什麼魔,為了一個與己無利害關係的轉播,四處奔波?小花的註解很有意思:「吸收了這麼多環法的知識,藏在自己肚子裡也沒什麼用,乾脆吐出來告訴大家。」我們原本就一無所有,收入全靠車友們購買禾宏文化的出版品、訂製 Santini 的團隊車衣,潛移默化中接收到了車友寄託在我們身上的願望,而成為一種使命,會做這些事情好像也是理所當然的。

我夢想在台灣的自行車賽轉播,是一個開放的平台,不受強權的把持,讓任何廠商、車友都可參與在其中,投入他們願意投入的資源,得到他們所想要的結果,使大家更深愛自行車運動,消費市場才能長長久久。我這樣的夢想應該是違背了商業的模式,加上我不擅權力和金錢的交際,所以這一年的嘗試沒能成功。不過夢想總是存在的,我把這一年勾勒出來的草稿、走過的痕跡,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或許有實力、有資源又認同這樣想法的朋友,能夠把這幅圖畫描繪得更完善。

最後,如同往年,祝大家在七月有23個美好的環法夜。附上一張我在巴黎拍到的街景,聽說這是艾蜜莉打水飄的地方,非常喜歡這個氣氛。

環法轉播追尋之旅



2011-06-21 14:2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環法轉播
謝謝肥油貓大大你們的努力!大家才能擁有良好的收視環境。辛苦了!謝謝。
除了佩服還是佩服,不管最後結果如何,總是感激肥油貓對自行車運動所作的貢獻,也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有機會看到單車運動的在台灣的轉播情況能如你的希望發展下去。
雖然是 好傻 好天真!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真想給您10000個讚!
我想車友們不會忘記肥油貓(們)曾有的努力,謝謝你們~~
感謝肥油貓大大在這樣艱困的環境下,依然努力與堅持推動台灣的單車!
肥油貓 wrote:
各位好,又有一年不見...(恕刪)
實在是辛苦了

我一想到要是我自己去跑這些接洽流程+計畫擬訂,最後還是沒有具體成果

就一整個頭皮發麻+四肢無力啊
交通電台...不知道中華電信的mod或是hichannel看不看得到...
話說...台灣某些大廠(包括環法賽的那二間)...可以在國外大筆大筆的讚助一堆有的沒的...
結果對台灣卻是小氣的可以...
就是有許多默默付出的人 帶點傻子精神 眾志成城 大家才能享受到成果 謝謝啦
看到你們的努力和勇氣,不得不說聲讚。
貓兄,

辛苦了, 這就是我想到要向您問好的原因....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