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 steephill.tv
從1861年開始到現在, 已經150年了, 以上的這段話對於歐洲的義大利來說, 是別具意義的, 因為今年, 是義大利建國150周年。對於去年才慶祝過百年, 今年是第94屆的環義大賽來說, 當然也是另有一番慶祝的意思, 所以就連UCI在環義大賽的舉辦規模上, 也稍稍地睜一隻眼, 閉一隻眼。
為何這麼說呢?熟悉UCI規定的車友們都知道, 對於受到UCI所規範的自行車賽, 參賽的車手是不得超過200人的, 不過今年的環義大賽, 受邀的正選車隊加上外卡, 一共23隊來參加, 一隊9人, 早就超過了200人!慶祝嘛, 也才超過7個人, 就…, 好啦…




Angelo Zomegnan(右): 車好好騎, 藥別亂吃啊~~~
所以就在環義的賽事總監Angelo Zomegnan宣布之下, 今年, 2011年的環義大利自行車賽, 5月7日(六), 將以19.3公里的團體計時賽(team time trial)方式, 在義大利北方的大城市杜林(Torino)揭開序幕, 經過23天, 包括4個平地站、8個山地站(包含8個山地終點站)之後, 最後, 在5月29日(日), 以31.5公里的個人計時賽, 在米蘭大教堂底下畫上完美的句點。其中, 將會經過整個義大利20個行政區的其中17個, 看來路線分布之廣, 也是歷年少見。


今年這總長3,524公里的賽程, 從杜林出發之後, 慢慢地沿著義大利西部南下, 一直到南邊西西里島(Sicily)上的埃特那火山(the Etna volcano), 休息一天之後, 整個比賽移回義大利本島的東半邊, 再沿著亞得里亞海岸(the Adriatic coast)北上, 進入東北方的多羅邁特山區(the Dolomites)之後, 橫貫義大利北部山區。這裡的石灰岩層與冰河地形, 有著幾乎是連續7站的山地站(包含第16站, 12.7公里的個人計時登山賽), 在第20站越過the Colle delle Finestre(2,035公尺)之後, 這一次環義大賽大體上來說, 最後的勝負也呼之欲出。

這個Q版的看來比較好了解....
當然啦, 以往環義大賽最大的特色, 就是爬到軟腳的山地賽段, 這樣的比賽設計. 也慢慢影響了環法和環西班牙, 這另外兩項超級多日賽。而在今年發行的賽事介紹中, 更直接說明今年的比賽是"在景色最美麗的地方所舉辦的最硬斗比賽"(ro asthe toughest race in the most beautiful place), 從今年的賽事地圖看來, 果不其然, 因為總共有40個山地爬坡, 再加上8個山地終點站。而今年, 第一個山地終點站, 是第7站的Montevergine di Mercogliano, 這裡已經來到中南部的那不勒斯(Naples)附近。2004年, 義大利車手Damiano Cunego拿下了4個單站, 最後也穿上那一年的粉紅衫, 而在那一年開始, Cunego也成為國際自行車賽, 最夯的職業車手之一。
接下來是今年環義賽的分段賽站介紹:
今年環義大賽的最大特色, 就是前面提到的比賽路線, 在第一周等於是在義大利半島上, 從靴口一路走到靴底。第8站來到Tropea之後, 接著再八仙過海, 來到西西里島, 第9站就要爬上這號稱全歐洲最活躍的埃特那火山。這第9站會兩度爬上火山:第一次從北側向上爬, 這是平均坡度6.1%的18公里山路, 最高點在1631公尺;接著從東南方下到地中海岸之後, 再從南邊再爬一次, 這次距離19.4公里, 坡度6.3%, 最後到達標高1892公尺的Sapienza。這一個山地終點站在環義大賽的地位和象徵性, 被認為就像環法大賽的馮杜山(Mont Ventoux)一樣。

埃特那火山(會不會車手們爬到一半, 它突然噴發啊....

爬完了火山, 眾家車手將休息一天, 不過這一天可不輕鬆, 因為是移動日, 大家必須立刻飛回義大利本島東部, 亞得里亞海岸邊的Termoli。比賽的第二周也將沿著海岸一路向北走, 第10站和第11站, 雖然同樣是沿著海邊騎, 不過從Teramo開始到終點Castelfidardo的第11站, 地形上上下下的, 看起來很像義大利海岸的"法蘭德斯古典賽"。


第11站高度圖
接下來的第12站可說是一路平坦, 可說是今年環義大賽少見的賽站, 終於有衝刺車手的舞台了。不過接下來就是衝刺車手, 當然也是所有參賽車手的惡夢, 因為現階段已經來到多羅邁特山區, 這表示真正決戰的山地賽站要開始了!5月20日的第13站, 會進入到奧地利的國境之內, 而終點也位於奧國當地最高峰的大鐘山(the Grossglockner)脈上, 終點站標高2137公尺。這段13.6公里的爬坡, 剛開始是順順地走, 不過最後2公里的平均坡度, 卻來到10.7%(怎麼讓我想到上周日的武嶺賽啊…)

大鐘山(the Grossglockner)一景
第14站從奧地利的Lienz再騎回義大利, 這是2007年第17站同樣的起點和終點, 只是比起當年的142公里, 今年的距離更長;第15站則是有5個登山積分點, 包括了高度2236公尺的the Passo Giau, 這是今年環義大賽的最高點, 而環義大賽最著名的登高獎Cima Coppi prize(以義大利最偉大的登山車手Fausto Coppi命名), 也將頒給第一位通過這裡的車手。這一站將在最後6.2公里的爬坡結束, 不過這一段平均坡度10%, 還有兩小段的坡度來到16%, 有硬到。

這一位就是Fausto Coppi(1919-1960), 關於他的生平和後來, 我以前環義時寫過, 可是忘了在那一站了
環義大賽另一項特色, 就是它的山地個人計時賽(mountain time trial), 當然, 今年也有, 從Belluno一路爬到Nevegal, 從338公尺一路上到1047公尺, 不長啦, 12.7公里而已。

第16站高度圖
所以, 難怪人家說, 環義大賽就是有著爬不完的坡, 而在今年, 似乎比以往還要硬斗。從進入多羅邁特山區之後, 環義賽的路線繼續向西走, 越過隆巴地省區(Lombardy region), 來到阿爾卑斯山區(the Alps), 越過the Colle delle Finestre, 到達2035公尺高的終點, 今年的環義大賽也準備接近尾聲。而這一段在山地石灰岩的爬坡道路, 最早開始於2005年, 這一段路的爬坡距離18.5公里, 平均坡度9.2%, 後半段的山路都是石灰岩。當時, 熱情的義大利車迷佔滿了一整片山峰, 使得這一段路成為環義大賽最傳奇的一段, 那一年Paolo Savoldelli最後穿上了粉紅衫。

the Colle delle Finestre

在這裡練車的車手們...
通常, 爬完了所有的山地站, 最後粉紅衫是屬於誰, 應該也是大體明朗了。可是萬一, 今年比賽到了Sestriere(第20站終點), 還沒辦法分出個大概的勝負, 那最後一站, 在米蘭所進行的31.5公里個人計時賽, 將真正決定誰可以站在米蘭大教堂下方的頒獎台, 成為今年粉紅衫的擁有者。

這一張, 重點是金盃, 美女當然也是重點嘍...

最後, 再說一次, 今年的環義大賽就要在台北時間周六晚上開始了!整個5月, 大家可以每天晚上, 坐著沙發, 買杯紅茶, 一份雞排, 好好地看比賽。環義大賽比較讓人覺得感心的地方, 他們的官網還有即時的影像, 不過當然是義大利語, 反正畫面大家看得懂, 聽聽優美的義大利話其實也不錯;當然, 如果你還是想聽英語版, 那就請搜尋其他的影音網址吧, 一起來看看這個包括2008年冠軍Alberto Contador都覺得很硬, 就連2008年環法冠軍, 西班牙車手Carlos Sastre都說:“在我這麼多年職業生涯, 我還沒看過這麼長, 這麼硬, 這麼令人嘆為觀止的比賽”(I don’t think I have ever seen stages so long, so hard and so spectacular in all my many years as a pro), 就讓我們也來看看, 當歐洲的車評認為, 今年將是Vincenzo Nibali(LIQUIGAS-CANNONDALE), Michele Scarponi(LAMPRE – ISD), Denis Menchov(GEOX-TMC)和Alberto Contador(SAXO BANK SUNGARD)等人的戰爭之時, 誰才是最後站上頒獎台, 穿上粉紅衫的那個人。

Señor Sastre, 雖然你說今年很硬斗, 但還是請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