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站的比賽 Ax "三" Domaines 是一場眾所期待的大對決,不過很奇怪的兩位主角無甚表現,Contador 攻了兩次就放掉了,還示意 Vino 往前衝(仔細看 Vino 衝出去的時候回頭看 Contador,他還點點頭)。Andy Schleck 不做主動攻擊,並在賽後表示要採取守勢,對於自己能跟緊 Contador 很得意。小 S 真是太天真了,在我看來,Contador 攻了兩次後發現小 S 採取守勢,就乾脆不攻了,體力省下來接下來三天還可以用,所以放手讓 Menchov 大展神威,自己維持在一個不快不慢的速度即可。
如果我是 Contador,小 S 在接下來幾站還是採取守勢的話我會更樂,把體力養飽跑好一場計時賽,不要說 30 秒,三分鐘都贏得了。除非小 S 像 2005 年環西的 Roberto Heras 一樣請鬼拿藥單,不然爬坡手要在計時賽拿到優勢,絕不是黃袍加身就能辦到。如果我是小 S,在 Tourmalet 一定猛攻,雖然不一定成功,但不攻的話連機會都沒有。就黃衫的純度來看,現在的黃衫小 S 已經拿過一場勝利了,如果 Contador 用計算的方式奪下黃衫,卻一場未勝,不只難看死了,黃衫也不算實至名歸。所以我估計 Contador 的巔峰會放在 Tourmalet,一定會在此展現奪勝決心。
在最早的王者介紹中,漏了一位俄國名將 Denis Menchov。原本我不怎麼看好他,他每次進入大賽前,大家都只「禮貌性」地把他列入爭奪者之一(因為他有十次未完賽紀錄)。甚至連環法的攝影師都把他當隱形人,在昨天的比賽中明明 Menchov 已經騎到集團的前面了,鏡頭還是刻意要閃過他要去拍後面的 Contador 和小 S,好像他很擋鏡頭似的。直到最後四公里 Menchov 加足馬力了,導播好像才很不甘願地派一台機車攝影專門去跟他。
Menchov 的特質就像隱形人一樣,極低調,極少受訪(記者也已經知道問不出什麼來了,所以乾脆不去問),極少有情緒性表現,也極少展露出霸主的氣息,雖然他已經是兩次環西、一次環義的總冠軍了,算一算在主集團當中成就比他高的車手也才兩人--Contador 和壯哥。
Menchov 真正展現獲勝決心,並面臨嚴苛挑戰的一次,應該就是 2009 年環義。當他騎完最後一天的計時賽,天雨路滑又不慎摔車,進終點後把車往地上一丟,振臂歡呼,大概是他一生中最激動的一刻了。如果各位當時也有看到現場轉播,應該都會被他的慷慨激昂震撼到。這個形象是近年三大賽中難得的感人場面,所以自行車贊助 Giant 以此大力行銷,而環義冠軍衫贊助商 Santini 甚至推出買粉紅衫送 09 環義 DVD 的組合。感動是無國界的,即使與之爭奪的第二名 Di Luca 是義大利人,但看到兩人的拼戰精神,誰勝誰負相信全義大利人都無話可說。
Menchov 也是知名的摔車大王。除了 09 環義計時賽那一摔,摔得全世界車迷心頭一緊之外,08 年在環法賽最關鍵的 L'Alpe d'Huez,正當他要起身攻擊主將集團時,沒由地前輪一滑,摔倒在地,也是另一個經典畫面。我們實在看不出他有騎車的天份,但是他絕對是一位實力派,在別人爭得你死我活的時候,默默地從旁邊繞過去,等到他攻城掠地了,才驚覺要小心這號人物。
Menchov 從未上過環法在巴黎的頒獎台,雖然 08 年他是第三名,但那是在賽後抓出原本第三名的 Kohl 使用禁藥才遞補上去的,所以不算腳踏實地。就像在環西,05 年用遞補的方式拿下冠軍頗難看,07 年就再去拿一次名正言順的冠軍,今年環法 Menchov 會不會盡力擠上前三名的位置呢?目前情況看來,如果小 S 被鬥得遍體麟傷,Menchov 有可能坐四望二喔!
神秘大陸俄羅斯
不得不說,自行車是歐洲大陸,尤其是西歐、南歐的運動。除了法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荷蘭語、德語等勢力之外,說其他語文的車手和國家進到這個圈圈內,都討不到便宜,包話說英語的。說美語的壯哥,對歐陸自行車來說就是「惡勢力」,硬是打破自行車媒體、商業和車手的既有生態。我很好奇的是,像 Menchov 這樣的俄羅斯車手,是如何在歐陸發展。
看了看近代俄羅斯車手,最有才氣的一位是 Evgeni Berzin,1994 年就以 24 歲之齡就拿下環義冠軍,但他從此之後就無驚人的表現。再來稍有名氣的就是Viatcheslav Ekimov,他是前蘇聯體系奧運及世界盃場地賽獎牌選手出身,在車壇累積知名度的方式是加入了美國郵政隊(後改為 Discovery)長達十年,成為壯哥忠實的副將之一。現在他是 RadioShack 的運動指導。
俄羅斯始終不乏好手,除了 Menchov 之外,Karpets 是同時期的總成績車手,也穿過環法白衫,他的髮型可能比成績還有話題;雙胞胎 Efimkin 兄弟騎得還不錯,都在 Ag2r 車隊;Ivanov 是老江湖了,近年頗有成績;俄國國家冠軍 Kolobnev 沒拿過幾個國際賽的冠軍,但二三四名抓了一大把;Ignatiev 還在尋求代表作,一再攻擊卻總是被追回。俄國車手實力都很優秀,但好像離卓越還有一段距離,而且共通的特色是沈靜不太交際,好像還是活在威權統治下的運動員,不太敢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講到俄羅斯自行車,大家一定會聯想到 Katusha 車隊。我覺得最有趣的還是它的前身,Tinkoff 車隊。這支車隊是由俄國連鎖餐廳及金融大亨 Oleg Tinkov 所成立的,與其說是企業贊助,不如說是個人贊助。因為他為了這支車隊,自己掏腰包付了七百萬歐元,而且放下事業不管親自來帶車隊。他有一個願望,要把俄羅斯的自行車運動帶起來,在義大利成立這支車隊,就是希望藉由義大利的自行車經驗,來帶領俄羅斯的年輕車手。這支車隊沒什麼亮眼的成績,最大成就大概是環義拿下兩個單站,但 Tinkov 一點也不在意,因為他的目標是學習經營車隊,也讓車手學習職業自行車競賽。
2008年,Tinkov 把他的夢想擴大,把企業家朋友和國家體系拉進來,成立俄羅斯自行車發展計劃,成立一級車隊 Katusha,並提升環俄羅斯賽的等級,當然貢獻給 UCI 不少銀子。他對俄國車手的支持是,給他們舞台而不是給他錢。所以別人問他為什麼車隊不簽下 Menchov? 他是最能代表俄國的車手。Tinkov 回答:「Menchov 太貴了,他要 200 萬歐元的年薪,但我覺得他只值 120 萬歐元。在我看來,自行車手的薪水都太高了,應該全面減薪 30-40%。自行車的贊助逐年減少,沒道理支應他們去開法拉利。」這真是十足的資方態度。我不相信他能夠用很便宜的代價,簽到義大利、比利時的那些明星車手。可能就像台灣的企業一樣,給老外百萬年薪,卻只給本地人 22K 薪水,瞧不起自家的優秀員工。
不過金融風暴之後,Tinkov 急著去救自己的企業,就不再涉入自行車隊的事務了,而 Katusha 車隊也有如一盤散沙,不知道經營的方向為何。我覺得這就是 Tinkov 低估 Menchov 價值的地方,如果車隊有這樣一位主力車手,在大賽拿下好成績,向心力、知名度和未來的方向就很明確了,價值何只他打算省下來的 80 萬歐元!
不管怎麼說,我都很欽佩這位有決心、有執行力的企業家,熱誠和執行力都值得讚許,把俄羅斯的自行車競賽帶動起來,給了運動員一個進軍歐洲車壇的管道。只要有開始就有希望,雖然俄國對我們來說仍是個神秘大陸,但在更多更多的優秀車手表現之下,大家會越來越認識這個國家的文化和精神。
肥油貓 wrote:
第14站的比賽 Ax....即使與之爭奪的第二名 Di Luca 是義大利人,...(恕刪)
不知有沒人有印象:殺手事後被驗出含禁藥成分。
Denis Menchov 未服藥能騎贏服藥的 Di Luca ,
實力不容小覤。
如果Contador接下來摔車(說實在我不討厭Contador),
騎GIANT的Denis Menchov 不知有沒機會穿上黃衫?
肥油貓 wrote:
第14站的比賽 Ax...(恕刪)
看了貓大的文章
就趕快去找出去年環義的比賽影片
看完後果然一整個熱血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qPSDagHrXU
http://www.wretch.cc/blog/kayh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