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其他近7000人一樣,昨天得知消息深感錯愕,個人看法問題是在「人數」,簡單的說就是「雖然有近7000人不怕死敢去騎,但台北市政府不敢讓你們辦」,因為真的很危險。我想住北部地區或有實際開過汽機車走過此路線的人,都可以想像7000台自行車競逐會是什麼情況。我個人最近練的很勤,雖然很失望但支持北市府的決定。(我不是住北部)
NeverStop應該可以預知今年陽金P字山道的人數早做因應,就算出乎意料之外也該應變,說真的,如果天真的以為提醒大家下坡小心,準備救護車就可以了,那就大錯特錯了。
建議一:很多人在講限額參加,我個人不贊成,因為這不符合人性,車友想參加不能參加,主辦單位有錢收卻不收。我建議分兩天(星期五、六)連續辦理,可分散人潮,且大會硬體設施(如帳棚、感應門…等)可連用兩天不增加拆裝成本,不想人擠人的就請假參加週五場,不想(不方便)請假或住北部的就參加週六場,分兩天是會增加一倍的工作人員費用,但是7000人X 600元也是不少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建議二:此路段下坡安全的確是個大問題,建議增設兩組感應門,意思是起點故宮開始感應計時,到1P高點(陽金公路最高點)再感應後「暫時」計時,此時請大家補給站吃些東西後慢慢下滑(如不計時間我想大家都怕受傷應都會配合緩慢下坡),到了金山平面道路再感應繼續計時上坡,同理在2P頂點風櫃嘴再再感應後「暫時」計時,慢慢下滑到3P起點再感應計時直到冷水坑終點,至於合理完賽時間應由7.5hr修正為多少再斟酌研究。我是不知一個感應門要多少$,主辦單位有沒有那麼多個(要6個),也許主辦單位會覺得你們這些參加者已事先有告之路線圖高度圖,自已要來參加的,話是沒錯,但是試問這7000人有多少人確實知道此路線的難度及7000人陡下坡的危險性。
假如把第一段仰德大道改成巴拉卡的話就會安全很多,
而且巴拉卡是大多數北部人都非常熟悉的經典路線,
比起仰德大道更具有代表性。
再來就是季節的問題,
這個季節陽明山區容易受東北季風影響時常下雨,
比賽中有多個下坡路段遇到下雨的話真的很危險,
比較理想的季節應該在瑞午節附近,
那個季節天氣比較穩定也不會太熱。
其實我滿贊成主辦單位延期舉辦,
應該把安全問題、路線的問題、季節的問題都考慮清楚,
然後整體的規劃都更完善了再來舉辦,
畢竟參加者的安全是最重要的事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