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休息日,晚上不當班,所以來瞎扯淡吧!
1. 單站勝利的爭奪還算好看,有預料之中也有意外的,但少了一個完整的集團衝刺,有些遺憾。原本第二站是一個集團衝刺,可是路線沒規劃好,讓一些人走錯路線,精彩度打八折。第六站巴塞隆納也算集團衝刺,不過是個爬坡,少了 Cavendish,拿下單站勝利的 Hushovd(Cervelo Test Team)無法證明自己最強。其他像是第三站 Columbia 把集團切開,我覺得可以列入教科書,利用側風做出漂亮的切割,成功的案例不算常見。逃脫集團的成功率太高了,扣除計時賽,七站裡面有四站是逃脫成功的車手拿下單站,表示競賽的強度太低。
2. 綠衫的爭奪越來越倚賴爬坡能力了。去年 Freire(Rabobank)利用丘陵站把 Cavendish 甩開這還好,今年不論是 Freire 還是 Hushovd 都得在爬大山時跟上主集團,才能多撈一點衝刺積分,在 Cavendish 的淫威下,衝刺車手工作難幹啊!
3. 紅點衫越來越像附屬品,目標原本是拿單站,不小心多吃下幾個山頭,紅點衫就到手了,賽後喊一喊要捍衛紅點衫,結果隔天就鳥到不行。這讓我懷念起 07 年的紅點衫 Mauricio Soler(Barloworld,哥倫比亞人),敢衝、敢對決,紅點衫拿得沒話說。今年看看 Pellizotti(Liquigas)想不想出來爭吧!他有爬大山的實力,如果他出來爭紅點衫我沒話說。
4. 黃衫的爭奪極為沈悶,這完全要怪罪 Astana 的策略。明明家裡就有四個主將(副將 Zubeldia 以前在別的車隊也算主將),還要保留實力,跟大家一起龜著慢慢騎,這樣太難看啦!雖然 Contador(Astana)在第七站 Arcalis 衝了出來,但悶了 222.2 公里在最後 1.8 公里才爆衝,這也太保守了吧!而且既然老大哥 Armstrong(Astana)和隊經理 Bruyneel 都說 Contador 是脫稿演出,那我相信這幾個老傢伙一定一直在 Contador 的耳邊唸說:「乖一點喔!不要亂攻擊,否則黃衫輪不到你穿。」唸到「槍手」Contador 忍受不了,就攻了出來。我喜歡這小子,有膽識,敢挑戰權威。就是有這樣的角色,比賽才會好看;就是因為有 Armstrong 和 Bruyneel,才會讓黃衫的爭奪難看。
5. 今年的賽事安排也是一大問題,庇里牛斯山三部曲,到目前為止沒有一站是關鍵。可能主辦單位是要突顯風禿山(Mont Ventoux)的決勝地位,但也不能把比賽搞得沈悶十九站,到最後第二十站才爆發吧?其他時間我們是看這些頂尖選手騎車遊法國嗎?除了吃東西和尿尿還有話題可以講,我不知道這些主將的表現有什麼故事性可言。
6. 第一階段表現最令人欣賞的車手只有一位:Fabian Cancellara(Saxo Bank)。他以一己之力,騎出漂亮的個人和團隊計時賽,在平地站又在前方拉速度,還企圖切開集團。他捍衛黃衫的手法,完全符合環法創辦人 Henri Desgrange 的宗旨:以車手個人的力量贏得勝利。雖然近代的環法已經很難純靠車手一人贏下環法(首幾屆環法賽,車手前叉壞了、輪框斷了還得進鐵舖自己拿冶具修理),不過 Cancellara 已經比主集團中的歷屆黃衫得主,包括偉大的 Armstrong,表現得稱職多了。
7. 第十站和第十三站的比賽要試辦禁用無線電,我絕對舉雙手贊成。近年環法已經變成車隊經理的棋賽,誰手上有一手好棋(錢夠多),誰的策略夠深沈,誰就能贏得比賽。有沒有搞錯,車手的競賽什麼時候變成車隊經理的比賽?這都是無線電導入比賽之後害的!雖然 Bruyneel 喊得最大聲,叫主辦單位收回成命,但我認為主辦單位一定要堅持己見、處心機慮地去給 Bruyneel 添麻煩。就是這老狐狸,發現了環法奪冠的勝利方程式。我們要看的是車手的對決,而不是你 Bruyneel 操弄比賽的技倆。環法賽應該要回到當年 Desgrange 創辦的核心價值:公平、困難、靠一己之力完成比賽,回歸到競賽本質,不要變成商人炒作的場所。
大致上來說,第一階段的比賽有些小調唱得不錯,但無法組成一首交響曲的第一樂章--因為沒有結構上的高潮。現在只能期待禁用無線電會引發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最怕一個結果:大家有志一同騎一場負面的比賽,「安全地」度過這兩站。
自從Bruyneel開始來玩這套之後,其他的隊經理也只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比賽精彩程度越來越差。選手就像是遙控車一樣,隊經理按了“發射”才會跑,而黃衫居然變成燙手山芋,誰也不願意穿上。
難怪環法出的遊戲叫做Pro Cycling Manager,因為這一切都是隊經理在比賽啊。當法國人都可以拿下好幾站單站冠軍、幾百年沒穿過環法黃衫的義大利人也黃袍加身,就知道今年大家有多麼不認真了。目前為止只有計時賽感覺大家比較把比賽當成比賽,其他單站似乎已經有點像出席公關活動了。
至於今年表現有夠爛的Lampre-NGC的隊經理是誰? 他就是Giuseppe Saronni.... 我看他們還是趕快回到義大利賣彩色鋼板吧
肥油貓 wrote:沒錯!!
黃衫的爭奪極為沈悶,這完全要怪罪 Astana 的策略。
.......
就是因為有 Armstrong 和 Bruyneel,才會讓黃衫的爭奪難看。
我還天真的以為... Armstrong 會改變...
真的要來 having some fun...

肥油貓 wrote:我也是舉雙手雙腳加舉xx 贊成,
第十站和第十三站的比賽要試辦禁用無線電,我絕對舉雙手贊成。
我要看對決!!
就算是 Armstrong 也行,
再給 Contador 一個當年你給 Ullrich 的那個眼神吧!!
The LOOK!!
==========================
I Am Single 部落格, http://basslu.pixnet.net/blog
litonchen wrote:
為啥脫逃成功這麼重要?
脫逃? 追回來不就成了?
無論在平地還是山地,沒幾個人能夠和世上最強的幾位主將對決。例如平地最強的是 Cavendish, Hushovd, Farrar, Freire 等人,爬坡是 Contador, Schleck兄弟, Sastre 等人,等拼出強度來,Evans, Armstrong, Leipheimer, Menchov 這些人的高強度耐受力極佳。但是人人都想贏單站勝利,甚至是黃衫、綠衫、紅點衫,那該怎麼辦?只好提早從集團中逃脫出來,在這些主將開始發威之前,就先溜進終點線,避免去硬碰硬。
在人人都有無線電指導的情況下,理論上逃脫集團都一定追得回來,沒追回來的原因只有一個:主集團追趕的意願不高。集團是互相合作又互相牽制的關係,如果我們車隊做了大半天的工,把逃脫集團抓回來,結果終點線前反而無力衝刺,給你們車隊撿走甜頭,那我們幹麻要辛苦做工?這就是三個和尚沒水喝的道理。今年環法第三站,Columbia 車隊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你們不想做工,我就讓你們連機會都沒有,我們整隊自己開進終點,你們這些懶鬼連便車都不給搭。不過從此之後大家都小心嚴防,心結加深,反而使得逃脫集團容易成功。
basslu wrote:
當年你給 Ullrich 的那個眼神吧!!
結果他說那時是回頭在看他的隊友和其他幾個對手在哪,
只是鏡頭拍攝的角度...
讓他看起來像在跟 Ullrich 說:"Are you coming or what?"
Re: The Look
你相信嗎?
==========================
I Am Single 部落格, http://basslu.pixnet.net/blog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