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許多地方都很有改進空間:
1.起點設置:
環東北角100k起點設置於東北角管理處的腹地內,所以並不影響當地的遊客;而此次以宜53線為起點,沿線路況其差無比,賽後竟還要求選手自行回起點領午餐及紀念品,導致回程中有車友摔到橋下,造成脊椎受傷!若如第1站讓選手們在終點吃飽再回起點,相信遺憾的事,可能就不會發生了!!!
2.簡章及賽前公告內容不清不楚,同時也挑戰協會過去的作法:
以計時晶片為例:為何此賽事不用晶片計時,那不是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最引以為傲的系統嗎?而第1站有證書有獎牌,第2站卻只剩獎牌(時間還要選手自行填入),那第三站只剩紀念品囉!!!
既然自我挑戰賽是騎士協會的既定賽程,就該從一而終,為何第1站有的(或沒有的),到了第2站就沒了(或忽然又出現了),又如第1站並沒有計算團體積分,那第2站怎麼又搞個團體積分出來呢?
如此一來到底是辦俱樂部聯賽,還是自我挑戰賽呢?
3.終點設置:
其實在終點休息區或翠峰景觀道路路口都有很大的腹地,因為已爬了23公里的連續上坡,真的也沒差那最後的2km緩坡,為什麼一定要封一個車道作終點拱門?這樣會影響到其他用路人的不便,不是嗎?
再則,見晴終點右側腹地也夠大,為什麼一定要選手再自行回到起點才領午餐及紀念品?
單車活動不是大頭病的集體活動!
為何自我挑戰活動就得封路作終點拱門,難道拐個彎進停車場,或換個地方設置拱門不是可以不影響其他人嗎?
4.收費似乎異乎尋常:
過去騎士協會或NeverStop的活動若是一天完成的活動多半收費500元(此次活動才4小時卻收了700元)
雖然此次活動增加了太平山的入山管理費
假日全票:200元(團體票150元)
假日半票(學生、軍警):100元(團體票100元)
這麼多自行車上山應該算團體票吧!那騎士協會是否也多收50元呢?
況活動中還有不少選手是學生或軍警(如花蓮TKM應該全是警察吧!?),那價差是否該退款呢?
真的很希望主辦單位可以說明一下

中華民國騎士協會舉辦自我挑戰賽第3站的羅東--思源啞口目前也開始開放報名了
雖然個人對於此次活動的舉辦提出非常多的建議及個人淺見
但不爽歸不爽
騎車的過程還是令人振奮的
所以應該還是會繼續挑戰羅東--思源啞口
如此一來才可以瞭解中華民國騎士協會究竟有沒有將車友網友的意見納入規劃
以中華民國掛名希望騎士協會可以把不管是俱樂部聯賽或是自我挑戰賽都辦得有聲有色
而不是隨便搞一搞就想收大家的辛苦錢喔!!!
加油!!!中華民國騎士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