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夢想中真正的「自由車環台大賽」part I(文多, 分上下兩篇, 此篇為上篇, 部分路線已修正)

前言

環義大賽跑完了,在等七月初的環法大賽。這段時間好像還浸淫在Denis Menchov和Danilo Di Luca在環義後半段的爭戰,以及Menchov在最後一站前摔車卻仍保住最後總冠軍粉紅衫的高潮。突然之間有個無聊想法,如果台灣好好辦一次環台大賽,如何呢?

當然,自由車環台賽年年都辦,但愛看比賽的車友都知道,這幾年只能用愈辦愈差來形容,尤其是今年,7個站裡只是在幾個城市附近辦了一些平地長途賽之外,就是台北、台中和高雄的三大「繞圈」賽,真是無聊!當然,我知道,要好好辦一個比賽,交通動線的管制,以及影響民眾生活的嚴重程度都要考慮進去,可是既然要辦個比賽,是不是應該儘可能把它辦好呢?

台灣有這麼多豐富的地形:四面環海的海島、動輒2000公尺以上的高山,路網也很發達,是不是想想該好好利用這些地形和路線,好好規劃一下環台大賽的路線。

其實,先前也有人在01提出類似的問題,希望大家提出心目中的環台賽路線。這次小弟在工作之餘窮極無聊之際,參考了先前曾經因為騎車環島等活動,到過各地方的印象,以及網站上的公路局的台灣公路里程表,了解各省道,甚至國道的路線和區間里程數,還有google map網站的幫忙,再加上前幾天某個晚上,自行在台北市繞了兩圈,利用汽車里程表的計算,來了解各賽段賽點之間的距離,終於完成了這個小弟認為是空前,在同事認為是癡想(應該是夢想的成分多啦!)的「自由車環台大賽各站路線」

首先要說明,這樣的路線規畫,前提當然是主辦單位必須配合嚴格管控路線旁的各種狀況,就是請警方確實做好管制;第二,民眾也必須能理解一年一度的環台大賽舉辦時,所必須體諒犧牲掉的自由進出動線的權力,能配合主辦單位好好完成比賽的進行,甚至能像環義和環法一樣,有群眾在路旁為車友們加油。

以下是小弟心中規畫的十站環台賽賽程:

第一站:台北市-台北市(團隊計時賽TTT),全長約34.5公里

起點:台北市松壽路(松智路口, 紐約紐約購物中心旁)-(右轉)基隆路-(左轉)仁愛路(台北市議會,逸仙路口,往西)-國父紀念館-仁愛圓環(1.9K)-景福門(5.0K,右轉)-中山南路(往北)-中山北路-圓山(中山北路北安路口,9.4K)-(右轉)北安路-忠烈祠-明水路-樂群一路-(右轉)堤頂大道二段(13.7K)-堤頂大道一段(上匣道往麥帥二橋)-麥帥二橋(16.2K,左轉高架道)-環東大道-市民高架道路(往西)-環河北路匣道(23.9K)-(左轉)環河北路(右側匣道上環快)-環河快速道路(往南)-水源快速道路(中正橋下,31.2K)-師大路匣道-師大路(32.4K)-(左轉)羅斯福路-國家音樂廳(右轉)-中山南路-中正紀念堂前(34.5K,終點)

說明:這個賽段是小弟前幾天晚上無聊開著車子實際跑一趟出來的路線,所以各賽點的里程數還算準確。起點設在松壽路是因為靠近明顯的地標-101大樓;終點設在中正紀念堂前的中山南路,都是考量這兩個是台北著名國際景點的象徵性。

從松壽路起點出發後,到第一個轉彎的基隆路(就是君悅飯店前的路口),大約有300公尺遠,應該可以讓車手在起跑後稍微加速,不過連接松壽路和仁愛路之間的基隆路,則是刻意凹凸的石板路地形,對車手可以稍稍有些不安,不過到了仁愛路之後就一路平直了,車手要小心的只有路上分隔公車專用道的突起反光物。

一路騎到圓山右轉北安路前,車友們應該都會利用快車道,所以主辦單位是不是可以只管制來向和對向快車道,開放慢車道給公車和其他車輛的通行,這可以再討論一下;不過北安、明水和樂群等路段就必須雙向管制了,到了堤頂大道,一路到麥帥二橋、環東大道、市民高架,以及接下來的環快、水快一直到師大路匣道也可開放對向車道通行,但羅斯福路和中山南路的景福門到羅斯福路口之間路段就得全線管制了。終點線設在中正紀念堂的中山南路上,到景福門一路還有200公尺的緩衝距離。
全線會設三個計時點,分別在圓山、市民大道下匣道環河北路口和水源快速道路中正橋下。

第二站:台北市-基隆市,全長約128公里

起點:台北市承德路七段(公館路口)-大度路-中正東路(台北縣淡水鎮)-民權路-關渡大橋右側(4.4K)-中正東路二段-淡金路(登輝大道口,8.1K)-西濱北路(三芝鄉, 25.2K)-淡金公路-中央路(石門鄉, 33.2K)-淡金公路-清水路-新磺溪橋(金山鄉, 46.9K)-右轉陽金公路(台2甲線)-大油坑(56.3K)-雙溪公園(至善路口,左轉,90.6K)-故宮博物院(92K)-楓林橋(右轉萬溪產業道路,96.4K)-風櫃口(叉路口,102.4K)-溪底(富士坪,108.2K)-崁腳村(崁腳國小,112.7K)-萬里市區(北28與台2線交會,117.7K)-右轉-基金三路(北基交界,120.1K)-大武崙(台2線與台62線交會處, 122.9K)-基金一路(台2線與國道3號交流道交會口,124.1K)-陸橋(台鐵上方,右轉)-仁五路(128K,終點)

說明:主要路線就是北海岸公路路段,在金山鄉右轉進入陽金公路,再經仰德大道下山,再左轉往故宮方向,同時應回應的車友要求從楓林橋右轉上風櫃嘴,再從北28鄉道下到萬里,接回台2線進入基隆市。進了基隆市區後道路狀況可能稍微不良,終點設在仁五路的愛三路交叉口前,因為這裡道路較寬,適合最後衝刺。
這個賽段會設2個登山積分點和1個衝刺積分點。第一登山點位在小油坑停車場入口位置處,以及風櫃嘴的叉路口,衝刺點在金山鄉的新磺溪橋前。

第三站:台北縣-宜蘭縣太平山,全長約184.3公里

起點:台北縣新店市光明街環河路口-北宜路-北宜公路-坪林(28K)-北宜交界(46.5K)-北宜路一段(宜蘭縣)-頭城交流道(60K)-國道五號(往南)-蘇澳連絡道(84K,左轉)-馬賽路(右轉)-蘇濱路-蘭陽隧道-蘇東北路(87K)-(右轉)-中山路一段(台9線)-冬山鄉(96K)-冬山路-羅東市區(101.3K)-右轉接台7丙線-中山路-廣興路-廣興大橋(104.3K)-三星路(三星鄉,114.3K)-泰雅一路-大同牛鬥(接台7線,128.3K)-棲蘭(138.3K)-土場-太平山(終點,184.3K)

說明-這一段開始有登山賽段,一開始就進入到北宜公路,經過坪林後再上坡到達北宜交界處的最高點,接著一路在「九彎十八拐」路段下滑到宜蘭縣頭城。接下來走完北宜公路後,直接上國道五號頭城交流道,一路往蘇澳方向走(帥吧,國道喔!),一直到尾端的蘇澳聯絡道的24公里左右國道賽段後,左轉進省道台2線濱海的路段,再一路往蘇澳走,再一路往蘇澳走,在蘇澳港前彎回台9線往羅東後右轉台7丙線再度上山。終點設在太平山上。這一段,除了國道五號可開放對向通車之外,所有路段一律雙向管制。

這一段會各設2個衝刺積分點和2個登山積分點。衝刺積分點分別在北宜公路接頭城交流道路段和蘇澳港前;登山點則是北宜公路最高點的北宜交界處和最後終點的太平山上。

第四站:宜蘭縣-花蓮縣,全長約107.8公里

起點:蘇澳港大門口(港區路)-中山路一段(1K,左轉)-蘇花路(蘇花公路)-東澳(16.1K)-南澳(27K)-和平路(花蓮縣和平鄉,64.7K)-蘇花公路-崇德隧道-崇德(85.2K)-太魯閣大橋(右轉)-新興路-太魯閣牌樓前(90K,進台8線中橫公路)-長春橋(91.7K)-天祥(終點107.8K)

說明-起起伏伏的蘇花公路,為了這次比賽,絕對要給它全線管制一下,讓車手好好體驗東台灣山間壯麗的地形!這個賽段就不用多介紹了,不過到了終點前,從崇德到太魯閣間,將先轉到太魯閣大橋,再右轉到往太魯閣牌樓的新興路(就是兩旁有鳳凰木的林蔭大道),經過太魯閣牌樓前,再直上台8線中橫公路。最後終點設在天祥晶華酒店前的大馬路上。

這個賽段同樣設有2個衝刺點和1個登山點,分別在花蓮縣和平鄉和平隧道上坡前和太魯閣牌樓前大馬路上(衝刺點),以及位於蘇花公路東澳和南澳間的山路最高處(登山點)。

第五站:花蓮縣-台東市,全長約185公里

起點:太魯閣牌樓前道路-蘇花公路(往新城,3.5K)-花蓮市光復路-嘉里路-府前路-中美路(下坡,20K)-中正路-中正路一段(南埔公園, 左轉)-海岸路一段-海岸路二段-花蓮大橋(27.2K)-花東海岸公路-花蓮海洋世界-三民路(豐濱國小,70K)-花東海岸公路(北加路蘭山內陸段)-新長虹橋(87.5K)-海岸公路-花東海岸公路-長濱(106.5K)-石傘路-新三仙橋-高台路-三仙隧道-基翠路-芝田路-中山路(成功鎮,134.2K)-大同路-麒麟路-八邊路-跋邊路-鹽濱路-教堂道路-花東海岸公路-都歷路(146K)-花東海岸公路-東河橋(153.5K)-花東海岸公路-東城公路-花東海岸公路-松江路二段-松江路一段-吉林路二段-中華大橋(183.5K)-中華路一段(台東市,185K,終點)

說明-這一賽段以省道台11線的花東海岸公路為主,記憶中除了在花蓮縣靠北加路蘭山附近道路,因為受到山地影響彎進內陸,形成不小的陡坡外,其他也是一路平坦。起點設在上一站的終點太魯閣牌樓前,一路往花蓮市走,出了花蓮市區後,從花蓮大橋轉往花東海岸公路,在進入台東市前,會經過台東大橋,下橋後的中華路一段,靠近台東公園,就是終點。
這一段當然也要全線雙向管制。由於賽段較長,因此會設2個衝刺積分點,分別在87.5K處的新長虹橋以及台東縣東河鄉的東河橋;至於登山點,則是設在北加路蘭山附近花東海岸公路的最高點。

第六站:台東市-高雄市,全長約131公里

起點:台東市知本路三段與大和路口-新知本大橋(1K)-大和路-南迴公路(往南)-太麻里(10K)-泰和橋-南迴公路(金崙,12K)-大竹高橋(23.5K)-南迴公路-大鳥橋(32K)-南迴公路-大武街(大武鄉,34K)-尚武路(37K)-南迴公路(達仁鄉,38K)-安朔橋(38.5K)-南迴公路-壽卡(50K)-南迴公路-獅子鄉(66.5K)-新楓港外環線-新楓港大橋(70.5K)-舊庄路(台1線)-中山路三段(枋山鄉80K)-中山路四段-屏鵝公路-中正大路(枋寮鄉,90K)-(左線, 台17線,95.5K)-臨海路-佳和路-林邊大橋(105.5K)-中山路-沿海公路-大潭路-船頭路-以栗國小(右轉)-沿海公路-東港大橋(114K)-沿海公路-臥龍路-雙園大橋(118K)-石化二路-沿海路一段-沿海路二段-沿海路三段-高屏沿海公路-沿海路四段-中門路-沿海三路(高雄市)-沿海二路-沿海一路-中山四路(小港機場捷運站,131K,終點)

說明-這一段以南迴公路和省道台一線最南段為主,進高雄市前會轉到省道台17線。一開始的南迴公路,除了金崙附近有個小坡之外,一路平坦,直到台東縣達仁鄉開始上山,所以在上山前會設一個衝刺積分點。如果記憶不減,南迴公路最高點的壽卡標高500公尺左右,在這裡會有一個登山積分點。接著一路下滑,在楓港轉進台1線,朝高雄市前進,到水底寮時左線接台17線前,會再設一個衝刺積分點,接著一路沿著林邊、東港、林園,進入高雄市,在走完很長一條的高雄市沿海工業區沿海路之後,最後終點設在高雄捷運小港機場站旁的中山四路上。

接著是休息日,讓車手好好休息,或許高雄市的「菊姐」會好好款待大家也說不一定。

請接下篇
2009-06-04 21:35 發佈
這樣的賽程,小弟我也希望能成真,
選手搞不好會愛上這片土地,
把這裡變成平時的訓練基地,
不過,值得改善的,真的是路面!

我超期待,宜蘭到花蓮的賽程的啦!(如果真的有這麼一個十站環台賽的話!)
jtlcheng wrote:
前言環義大賽跑完了,...(恕刪)


第三站‧台北縣 → 宜蘭縣
路線對國際級的專業選手而言未免太過簡單
應該從宜蘭市切到台七線
轉土場
終點設在太平山頂如何?

ps:由 5 / 23 北宜公路賽即可看出,連頂級的業餘車手都不太把北宜放在眼裡,更何況是專業的!

http://class.ruten.com.tw/user/index00.php?s=hironari_0819
讚~! 推~!

花蓮到台東有個芭崎,水蓮
粉硬喔~沒看到在路線裡
問一下~
阿笛 wrote:
讚~! 推~!花蓮到...(恕刪)


大大說的應該是北加路蘭山附近的那一段,因為我在公路局的省道里程表上沒看到,是在google map上查到的..
應該要爬個陽明山 讓職業選手們展示一下
冷水坑 陽金 巴拉卡 風櫃嘴要幾分鐘
也好讓大家平時練車時 有個努力目標
應該也會有很多啦啦隊
我一定去撿水壺啦

第二站 三芝 轉北新莊 上巴拉卡 中湖戰備道 冷水坑 平等里 風櫃嘴 萬里 基隆
http://www.wretch.cc/blog/woliii
jtlcheng wrote:
前言環義大賽跑完了,...(恕刪)


前半段第2、3站賽程太簡單,可以考慮合併,使每一站除了計時賽之外,都能超過百公里

這裡除了經費募集有一定的難度外,最大關鍵在於民眾的認知與配合(封路比賽、沿線交管.....)
...tune不合,frequency不搭...
woliii wrote:
應該要爬個陽明山 讓...(恕刪)

+1

陽明山真的很適合安排一站,包含了太多北部車友心目中的"聖地"!終點就給它設在風櫃嘴或助航站上一定意義非凡,小弟一定會去追車子跑~~(我也要撿水壺啦~ 留一個給小弟)

天啊~ 想想如果有一天Menchov能騎著Giant在風櫃嘴和Di Luca PK.... 作這種夢會不會太過份
這樣辦真的很不錯
不過像塔塔加 武嶺這種
辦高強度的賽事
會不會一發生集團摔車
人就飛下山了

freerider4248 wrote:
前半段第2、3站賽程...(恕刪)


freerider4248和其他大大所言甚是.....

想想不到100公里以上的賽段, 對於專業車手來說, 根本不算比賽....

看來第二和第三段的賽段要來修改一下......

或許可以加入上陽金公路再轉萬溪產業道路(即風櫃嘴)再往萬里的路線...

以及加入爬太平山的路程

不過我個人倒不覺得應該經過冷水坑或是上助航站...

因為要考慮的是路面寬度的問題......

還有, 到了這些地方, 是路過呢? 還是終點, 終點則也必須考慮衝刺後的緩衝空間......


找時間再來修改一下好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