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100年今年特別增加到九站~含序幕賽10站~為期10天的競賽~
如果是台灣人~就應該幫台灣的選手加油~
畢竟~台灣的自由車選手一路栽培上來~能站在這個國際舞台上~不管各方面都是不容易的~
台灣的運動選手環境本來就不比國外了!
更何況是職業運動~~~~~~
每個台灣選手參加世界等級競賽奪牌的選手,哪個回國沒在抱怨找不到"穩定"的工作~~~
所以當自由車選手~哪個人沒有艱辛過~~~
這幾年環台賽的白杉~也從台灣冠軍更改為23歲以下的優秀選手~~~
所以台灣選手~拿台灣第一就沒有以往來的這麼有意義了~~~
每個選手都有高峰期跟調整期~~~難道~每個車手一整年都可以保持巔峰?
連一級職業車手都很難辦到的事情~~~
郭泓志也是把每一場球都當最後一場~這就是當一個職業運動員該有的心態!
選手跟教練都是很辛苦在付出的~^^
Lanxlot5475 wrote:
另外,這段我實在是看不懂。
父母不讓孩子投身職業運動到底跟政府有什麼關係?![]()
目前的"台灣之光"們不都是父母栽培的嗎? 政府有禁止父母栽培孩子嗎?
我想野球阿耕說的應該就是
而台灣的運動員不成功便成仁,
有所成就的,就有人來沾光。
沒有成就的,就接近害光光。
MLB可以有博士的學位的王牌投手,
CPBL的王牌投手除了學歷不可能好到那去外,連薪水也不像是職業的。
更何況,運動選手的運動生涯不可能長到那去。
台灣之光是父母栽培出來的,然後是政府來沾光的。
當他們的家裡選擇了運動做為生涯,
對不起,八成就是要偏離目前一般的升學制度,
縱使現在的升學制度培養出來的學生素質每下喻況
政府沒有禁止父母裁培孩子
政府只有讓父母覺得裁培孩子往讀書以外的路發展
是種賭注…
Lanxlot5475 wrote:
這還是不能說是政府的問題,除非我們改成社會主義(你可以去讀一下什麼叫做社會主義)。
只要三民主義(?)還在使用的一天,我們要用納稅人的錢養運動員就非常困難。
唯一的方法是透過立委立案通過一條人民可以認可的運動員培訓方案。
風氣或是文化這個部份,我覺得不能再去講政府。
當年要不是紅葉那些小朋友拿石頭練球還被他們打贏,政府怎麼可能撥預算養球員?
你應該多去了解一下預算結構、法案的通過方式,你應該就不會怪政府了....
然後了解到這層,你就會知道"靠別人不如靠自己"
國內升學主義太盛
很容易壓抑掉原本有天份的兒童
轉向升學努力
再來就是體育性的獎學金太少
父母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的不確定性
寧可讓他學電腦,比電玩,至少那個算一技之長
所以體育風氣不盛...
土城加藤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