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想,這個事件透露出,政府真的非常不重視自行車運動!自行車賽要求的路面品質需要一定的水準,不,應該說相當高的水準!一個不用心的主辦單位加上一個懶惰的政府,當然是直接徵用符合標準的道路,也就是"省道"級的公路,然後交管累死基層警員,增加選手潛在危險,還要惹不了解自行車文化的民眾生氣如果,政府願意把"認知中只有爭取選票"鋪路工程,當做自行車賽的附加價值.也就是,把選定的路線都鋪上符合自行車賽事路面品質的路面!試問,如果地方辦一場自行車賽事,能把一條縣道,鄉道,產業道路......鋪成省道級平整的公路,也許就有不少地方會主動爭取主辦,當地民眾也會發自內心的幫選手加油.才能夠讓自行車的比賽深植人心,最後形成一種文化!p.s.大家應該都覺得風櫃嘴的路面(萬溪產業道路)這一兩年改善很多,今年九月,騎車時遇到修路交管(修護因颱風造成的坍方路段),就和指揮管制的工作人員聊了起來,他驕傲的說,現在去騎台中大三元,路鋪得超好,是"環法等級"的唷! (政府發包給他們公司鋪的)
df2pika wrote:看了幾篇~~ 負...(恕刪) 整篇看完,除了樓主如你所說是負面教材外,看他回文也是沒什麼邏輯,有負嘴砲王的盛名,所謂嘴砲王者,要能言之有理,無理則反,應該改成"討砲王"才對.
Swingdiver wrote:政府真的非常不重視自行車運動...(恕刪) 的確,活動賽事的路權申請越來越不容易另外單以自由車場地國外多採室內+250m國內三座新竹,台中,高雄還室外+333m號稱自行車王國,也只是自爽看著其他國家漸行漸遠,揚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