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onmoto1 wrote:其實結論很簡單~所以大家就別在報名比賽後再來批評事先已經猜想到的狀況~...(恕刪) 都說為了積分如本次沒積分天曉得是怎樣你又怎知這次辦很爛?也有人說上次不錯阿我只是感覺文章有問題,請別對著我砲williane wrote:樓上的是維亨補給大哥...(恕刪) 小事,我也被源將支援過外套,互相嘛不想談E~
我感到不滿的是已經很餓了但居然沒有餐盒,餐盒是讓我望梅止渴的激勵目標,但沒吃到餐盒會有被騙的感覺,還有交管也是很大的問題,大貨車不能在活動結束後再放行嗎?在上昆陽的魔鬼坡有一台20噸左右載青菜的大貨車用很快的速度衝下坡,其車輪距離我的彎把只有5公分,如果我運氣不好可能就要去蘇州了
yoroshiku wrote:選手卻沒得到應有的待遇 剛剛在YouTube看了一段影片(由Mobile01連過去的)影片標題是2011 武嶺盃國際自行車大賽 Wuling Cycling Race Taiwan認真的將影片看過兩次之後,再平心靜氣的思索一下...或許會有新的思考方向與體認這真的是一場單車賽但比賽的屬性可能與某些參賽者的認知與期待有落差1000元的報名費可能有某些功能與安排吧!報名參賽的,應該都屬該活動的參加者.參賽的都可以以"選手"名之.但...殘酷的是參加的人,有些未必真是"選手"或真的具有能與參賽"選手"相抗衡的基本實力.這是在看到影片秀出的字幕(...職業車隊..)以及聽了率先抵達終點的選手的談話之後所得到的認知.比賽屬性不同,"選手"的待遇應該也會有差別吧!
小弟我今年也有參加武嶺盃挑戰組,也是第一次參加這個協會辦的活動,第二次騎上武嶺小弟比較不滿的是:1.餐盒=一塊麵包+三角飯團實在很嘔,比起4月10號塔塔加的蛋糕+水果+泡麵+香腸,根本被打槍2.補給點設置是針對菁英組的,對挑戰組根本沒幫助3.一開始報名費1000元還可以接受,但是活動過程到結束沒有享受到應有的,就會覺得1000元好貴(有泡麵+香腸的才666)4.紀念品和獎牌不用心5.關於塞車對我根本沒影響,因為我騎的慢,用騎的比牽的快沒多少,也可以藉口休息總之,不能說他辦的不好,整個活動的設計是為了車隊菁英比賽而設置的,根本不適合有一般民眾的挑戰組參加,建議往後取消挑戰組,不然只會被罵得更慘
阿量 wrote:不是為積分的,幾乎都去瘋系列與TUAA了...(恕刪) 量哥,這些比賽或是活動性質不同,不能這樣比的。協會俱樂部聯賽本來就是以車隊之間的公路競賽為主,TUAA以推廣趣味有變化的比賽為宗旨,瘋系列則是自己跟自己的挑戰,如果拿TUAA/瘋系列的內容來看俱樂部聯賽,那當然落差會很大。我不會覺得積分跟比賽有關,TUAA或是瘋系列的活動,不會有俱樂部聯賽那種高張力跟競賽內容。我TUAA跟俱樂部聯賽都有玩,但是瘋系列就不是我的菜。建議車友參加活動,先知道自己要參加哪一類的屬性,然後慎選主辦單位就好。這次武嶺我也覺得交管比2009年NS要糟糕;那年我騎4:20上山暢行無阻;今年不到九點就一直有車上山,這真的是很糟糕的地方。或許是兩個單位合辦而造成的後果吧,騎士協會這次「聽說」只支援競賽計時裝備,其它一切都是另一個單位打點...
brojoe.tw wrote:量哥,這些比賽或是活...(恕刪) 沒啥誠意的檢討文章??http://www.cyclist.org.tw/index.php?fn=news&fn1=info&no=A&no1=464&no5=C
Boyoungirl wrote:沒啥誠意的檢討文章?...(恕刪) 看不出來哪裡沒誠意,該道歉也道歉了,不然要人家開記者會痛哭流涕說當初承辦這個比賽好傻好天真嗎?而比賽或是活動辦的好或不好,車友心中自有一把尺,自然會有所選擇。我會說,如果我要參加武嶺活動,我會挑NS的,至少那個季節天氣好多了
kauyao wrote:參加這麼多次協會比賽就這次辦的最爛相信我,若這不是俱樂部聯賽參加的應該不到一百人... 個人感覺...協會應該是被南投綁進來的...光是在領隊會議時坐在桌上的有幾位是協會的人~?再者這次協會也沒有尋找調用協會訓練出來的裁判~其實這次協會主要是出晶片做成績的~其他的都是南投主導(畢竟他們做了多年...)如同第一頁說的:雙頭馬車問題多多...協會這次成了冤大頭...如果是我~我也不會在30天內辦兩場大型活動累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