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第六屆武嶺盃「鐵馬高峰會」國際自行車大賽

用P字道來衡量不太公平

因為西進後面一大段都很抖,動不動就看到雙位數的坡

而且是連續的....
http://senmingkao.blogspot.tw/
西進武嶺那來動不動就雙位數的坡
你記錯了吧

把東進跟西進搞混了
東進武嶺最後那10K
才是動不動就雙位數的坡

真脆瓜 wrote:
用P字道來衡量不太公平
因為西進後面一大段都很抖,動不動就看到雙位數的坡
而且是連續的....


脆瓜大,其實不會喔,因為有練車的車友

武嶺與P字道的時間不會差太多!~
轉角遇到女鬼 wrote:
P字山道我是5小時..他應該差不多..
因為每次騎車我有點追著他跑的感覺..


那這樣可以,但要抓點緩衝,畢竟比賽當天不一定是最好狀態

30分鐘的緩衝空間是一定要有的!~

只是爬武嶺,最大的障礙在高度,高山氧氣稀薄,很容易引發不預期的狀況

舉繁高山症、抽筋、腦部缺氧..etc

另外,若11點半以後才抵達鳶峰,就要特別注意安全,因為武嶺的天氣變化很快

可能現在是大太陽,5分鐘後就可能馬上下雨,還有,山下氣溫30度,山上只有15度左右

,很大的溫差也可能影響身體狀況,我參加的第一次,有車友12點才到鳶峰,

當時起大霧,該位車友整個很崩潰!~

瓦斯槍 wrote:
那這樣可以,但要抓點緩衝,畢竟比賽當天不一定是最好狀態
30分鐘的緩衝空間是一定要有的!~
謝謝你的建議~我會轉告他..
這段期間要常練車了..好好的在武嶺之路發揮..


klmer19104 wrote:
西進武嶺那來動不動就雙位數的坡
你記錯了吧
記憶中..中心碑到武嶺,是長上坡,
但坡度沒有鳶山或烘爐地那樣的陡..
與其說武嶺考驗腳力,我覺得應該說是考驗耐力~
其實只是想説p字道坡的類型很不同,武嶺在人止之後8%、9%就一直出現,騎到後來我覺得像騎了30公里的復興三路

轉角遇到女鬼 wrote:
記憶中..中心碑到武嶺,是長上坡,
但坡度沒有鳶山或烘爐地那樣的陡..
與其說武嶺考驗腳力,我覺得應該說是考驗耐力~


對,長上坡,因為只有一個坡 ,而且休息的路段很少,

耐力是絕對必要的,齒比只要放輕,都不會太難踩,只是速度比較慢。

烘爐地只能算是陡升坡,但長度不長,撐一下就過了,

中段還有可以休息的緩坡,調整呼吸,

我菜鳥時期都練三趟,但後來覺得幫助有限,就改練其他路線


真脆瓜 wrote:
其實只是想説p字道坡的類型很不同,武嶺在人止之後8%、9%就一直出現,騎到後來我覺得像騎了30公里的復興三路


的確不太一樣,光是高度就不同,總爬升也是,但對於北部車友來說,

可以連續爬坡且難度夠,就屬P字道可以比擬( 私房變態路線不討論 )

其實第二P後段、第三P後段,8%的坡也很常出現,同樣是在挑戰耐力

車友才會以P字道當作參考指標!~

瓦斯槍 wrote:
對,長上坡,因為只有...(恕刪)


嚴格講起來,陽金3P的第1P連續坡度比較夠,但也只有14公里

金山萬里上風櫃嘴則是一開始的坡度抖那麼一下,以及靈泉寺後面三公里有抖,其餘的...

至於冷水坑也是一開始抖,最後三公里抖

也就是陽金P字道有休息的地方,數量還不少

常騎3P的大多都知道怎麼調節體力,但武嶺是人止關後幾乎就是一路向上

至於東進,關原前一點也不抖,最抖也不過11%,但是距離長,加上大禹嶺連續抖坡與低氣溫很容易抽筋


p.s:以上是以不落地完騎的方式來討論

我覺得西進武嶺的成績要和塔塔加相對比才是
http://senmingkao.blogspot.tw/
瓦斯槍 wrote:
不行,會太緊繃,如果是北部人,建議P字道能有5.5小時以內的
成績再去參加會比較好。


不準啦...
我陽金最快那年4hr30當年NS武嶺要5hr30
去年跑武嶺杯還跑出6hr21的鳥成積..
看體型 會差很多

越"大摳"的會差越多..
越"瘦猴"的會差越少..
土城加藤鷹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