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有參加5月1日大雪山的車友們進來發表一下心得吧~~

辦活動不需要辦到虧錢.收支無法打平.下次如果報名費提高.我也是會去參加.因為已經是很完美的一場活動!

還有大家擔心的水溝蓋.我提供我的方法讓大家參考(不見得要跟我一樣).蓋子是直列式的.公路車車胎細(我的是20c喔)不妨試試已橫切的方式通過.我遇到那種水溝蓋.長久以來都是這樣通過的.但請確定後方沒有車子跟隨著.當然遇到水溝蓋前請減速.下坡只能.慢.慢.慢.才是重點!安全第一
建議在選手的RFID感應貼紙上要印上緊急求救電話會比較好! 遇上緊急事件方便求救!
下滑時路況不好,一路上震得手都快斷了
完賽證書,倒是建議下滑回到客家文物館在分發,一來可以避免人潮等待造成擁擠,二來如果像昨天下雨的天氣,或著騎完車全身溼答答的,證書待在身上總是容易因水氣造成證書破損,加發塑膠套也是不環保.
還有飯團再拿取時要在選手的號碼牌上做記號,避免後面上來的車有沒有飯團可以吃.

些許的車友還是欠缺環保觀念,吃完的巧克力包裝袋,威in,糖果塑膠袋...還是沿途亂丟,請不要把自己的公德心丟在家裡,忘了帶出門.試想如果別人在你家人口丟垃圾,你又有何感想~~
我個人並不太熱衷單車比賽!

因為車友一句話~大雪山很美!

我就參加了{山寨版}

本次活動真是讓我印象深刻!

除了大雪山風景不在話下外~

工作人員真的很親切!

交管人員盡責!

捷安特的服務車沿線看好幾次!

明年一定要報名參加!

因是山寨版..........

我一滴水都沒喝!

以我看到的我給95分~

下雨扣五分!
騎單車是我改變人生的開始!好健康.好朋友.好天氣.好風景.好心情.好料理~君復何求!
第一次參加大雪山自行車活動,交管、補給、便當、T恤都很讚,500元報名費很值得。
排水溝蓋建議可在上面鋪設黑色塑膠軟墊,可防細輪插入翻車...還有大雪山林道雖禁止自行車競賽,
並不表示部分路況不好的路段不能去改善....再建議一點,完成獎牌(座)是否可做"掛式"的,掛在
脖子上風神好看點。
對了.我要補充.15K的補給站秩序太亂.左右兩邊甚至路中間都是車友.那裡設補給站只能在左方.我15K處沒休息.可是一位車友在我前方突然停下來.因為他要補給.害我差點給他騎下去.真是有驚無險.我建議..既然有交管.在距離15K處之前.請多設置三~五個告示牌.(補給請靠左).不然...真的很危險.當下看到就覺得不對.好在自己有所警覺沒發生大家不愉快的事!


一路上遇到3、4個攝影人員

不知道何時會將照片分享在網路上?

如果有網友知道相簿連結,希望能不吝分享,萬分感激
今年的大雪山路段不是很好,路旁一堆小石頭,去年就沒有這現像,大該是老大換人當了所以.....

排水蓋是遇水則滑,連我1.75胎經過時都不敢太快.

今年大雪山活動一開始就說27k9點半關門,後來又改成10點10分,讓我在24k時不知道要不要在騎下去.


還有完賽的計念品是什麼..........?????????

jiun_chie wrote:
完賽證書,倒是建議下滑回到客家文物館在分發,一來可以避免人潮等待造成擁擠,二來如果像昨天下雨的天氣,或著騎完車全身溼答答的,證書待在身上總是容易因水氣造成證書破損,加發塑膠套也是不環保.(恕刪)

1.,因為活動報名中是要參加人員自行騎車下滑至客家文物館,如果沒背背包,該怎麼拿?

2.本次活動主辦單位雖有來回的車巡,但是否能在賽前給參加人員"緊急連絡電話",以備在賽程中如有意外發生時,可以更快速的通報與處理,協助.

3.雖然在官網的活動公告中有"...本次活動嚴禁各車隊補給車隨行至大雪山林道,倘因強行駛入而造成意外事故,致使活動未能順利舉行,大會將予以提出代位求償之法律途徑。"的規定,但執行卻不確實,還是有補給車上山.下山時單車跟著汽車(有些是休旅車)在路況不佳的山路高速下坡,前面的視線全被擋住,看不見坑洞或是溝蓋,山路小又難以超車,煞車煞到手痲,十分危險.
如等到意外發生再"代位求償",已經來不及.
建議主辦單位可安排幾部接駁車給真正身體不適或單車有狀況的人搭乘下山(可付費),其餘的人還是應強制依規定自行騎車下山,比較好一點!
至於參加人員全部要撘接駁車下山是不可能的,因為2000人如果全搭大型遊覽車,需50部,還沒算到自行車的裝載,鞍馬山莊根本沒大麼大的空間;況且那麼多車行駛在大雪山林道上,一點都不環保,反而違反了辦活動的真義.
因此活動報名須知中應該特別強調所有參加者須自行騎車下山,無法認同者請不要參加!

這一次的晶片貼紙計時很讚,加分!其他部分也不錯,值得嘉許!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