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比賽的確有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無庸置疑,但也有像我這種純粹想享受平路狂飆快感的路痴,覺得能有在快速道路上競速100km的機會是『揪干新』的啦,主辦單位要多加油啦,下次再辦我還是會參加的啦!
dlu wrote:
請問在Grand P...(恕刪)
三大賽不需用晶片的原因
1. 終點配備有高速攝影機, 不是一般老百姓用的DV
2. 人數最多200人,沒有分批出發的問題
3. 單站只頒獎給第一名, 集團成績跟第一名相同
問題是這場比賽分了很多組, 所以集團尾巴有可能是某組的分組冠軍
沒晶片再加上DV的解析度與角度有限, 疏漏在所難免
如果兄台要拿三大賽來比, 那麼這場比賽就不要分組
就只看誰是衝刺冠軍不給完賽證明, 我想大家應該就沒話說吧
可惜這場比賽的規則與規模不用晶片計時根本是在開玩笑
我相信李教練在80年代當國手時是從來沒用過晶片的
所以他會懷疑晶片的公平性, 但現在時空與環境完全不同了!
其實這也很簡單, 認同的就繼續參加他辦的比賽
不認同的參加一次後應該就不想再參加了
就讓他自然發展了
ps:小弟認為月底的竹風盃沒晶片是ok的
因為不會有集團衝線的問題
若像花東賽或這場平路賽沒晶片就鳥了
jackamt wrote:
三大賽不需用晶片的原...(恕刪)
1. 主辦單位沒法做到自己原先承諾的四小時內完賽就發給完賽證明,這件事情絕對是一個錯誤無庸置疑。
2. 以目前國內的自行車比賽,能夠以平路衝刺為終點的賽事實在是少之又少,大多都是以安全為由,又或者因為名次判讀不易怕有爭議,所以極少有此類比賽。主辦單位有勇氣辦這種類型比賽,我個人是給予肯定的。如果因為
前述問題而讓此類比賽更少,是否對國內自行車賽事發展的會有負面的影響大家可以思考看看。
3. 至於晶片計時是否準確,還是見仁見智的一個問題,就如大大所說的,讓這個市場生態自行決定吧!主辦單位一方面希望能多鼓勵大家參與所以分了很多組別能有較多的獎項出現,讓參與的車手多一些被肯定的機會,這樣的出發點不能說有錯吧!但是如何能顧及比賽的公平性及技術上的難處還有很多的挑戰需要克服,大家可以多激盪一些想法來改善這一塊有爭議的區域。但說晶片是唯一的解決方案個人是比較保留一點啦!
無意掀起筆戰,純粹用一個自行車愛好者的觀點來看,大家多給比賽主辦單位一些鼓勵,主辦單位也能逐步的改善所發現的問題是不是才能讓這項競賽運動有正向改善的循環呢?
共勉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