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抱怨文] 6/14 桃園縣長盃之烏龍 [ 錯很大 ]

哈~!
身為國手居然會說晶片計時器不好用...
我們尊敬您以前為國家爭榮譽
但是時代演變請把思想也順便進化

其實一開賽心裡就吶悶著想
沒有晶片計時也沒有所謂的信物(路跑沒有晶片都惠要選手佩戴信物,公路車太快要拿信物應該是很難吧我想..)
那...會不會有人偷雞啊?
巡邏的裁判人數很少,似乎都集中在較大的路口上
跟我同騎的車友說:反正比賽這麼不公平,不如沒人看到直接把車扛過中間分隔島..!這當然是說笑的~
(以上言論如有雷同純屬個人行為)

很多事情不是只說句道歉就能解決問題的
我倒認為讓完賽的車友們都拿張證書比較是個彌補的行為

還有請問各位前輩,如果出發是以分組來出發的話不知道會不會比較刺激?
過氣的國手,過時的思維,趁單車熱時撈一票......

就當作是自我挑戰.
小的不才,

沒能力仍然去報過路跑及半鐵活動,

但似乎沒人質疑使用晶片的公平性,

相反地,也就是因為晶片的好處(不少大大已說明,在此不再贅述),

也減少許多為了要爭取名次而拚命往起點線擠而產生的摩擦與糾紛,

同時,除非晶片未依規定穿戴,

否則說會不準實在蠻好笑的,

我只以為,大部份的參賽者只是陪公子考試的而已~

請問在Grand Pro tour(環法、環義、環西) 的賽事中有誰在用晶片計時的阿?

這次比賽的確有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無庸置疑,但也有像我這種純粹想享受平路狂飆快感的路痴,覺得能有在快速道路上競速100km的機會是『揪干新』的啦,主辦單位要多加油啦,下次再辦我還是會參加的啦!

dlu wrote:
請問在Grand P...(恕刪)

三大賽不需用晶片的原因
1. 終點配備有高速攝影機, 不是一般老百姓用的DV
2. 人數最多200人,沒有分批出發的問題
3. 單站只頒獎給第一名, 集團成績跟第一名相同

問題是這場比賽分了很多組, 所以集團尾巴有可能是某組的分組冠軍
沒晶片再加上DV的解析度與角度有限, 疏漏在所難免
如果兄台要拿三大賽來比, 那麼這場比賽就不要分組
就只看誰是衝刺冠軍不給完賽證明, 我想大家應該就沒話說吧
可惜這場比賽的規則與規模不用晶片計時根本是在開玩笑
我相信李教練在80年代當國手時是從來沒用過晶片的
所以他會懷疑晶片的公平性, 但現在時空與環境完全不同了!
其實這也很簡單, 認同的就繼續參加他辦的比賽
不認同的參加一次後應該就不想再參加了
就讓他自然發展了

ps:小弟認為月底的竹風盃沒晶片是ok的
因為不會有集團衝線的問題
若像花東賽或這場平路賽沒晶片就鳥了

山路考驗選手的肌耐力與意志力
尤其是最後幾公里到終點的坡...(想到就腳軟)
理當不會有大集團同時抵達終點情形發生
相信竹風盃有鑒於這次桃園縣長盃應有所警惕
flysmap wrote:
山路考驗選手的肌耐力...(恕刪)相信竹風盃有鑒於這次桃園縣長盃應有所警惕

這個...不太可能
選手成績不見的這種鳥事已經在酷爾盃發生好幾起
承辦的活動王完全沒想過如何改善
結果導致這次縣長盃更糟糕
心態完全是...

竹風盃還好最後有爬坡
不然當初也是不想報名的
Brother Joe、卡打車亂亂照的攝影休閒組 http://blog.xuite.net/brojoe.tw/papazao
jackamt wrote:
三大賽不需用晶片的原...(恕刪)



1. 主辦單位沒法做到自己原先承諾的四小時內完賽就發給完賽證明,這件事情絕對是一個錯誤無庸置疑。

2. 以目前國內的自行車比賽,能夠以平路衝刺為終點的賽事實在是少之又少,大多都是以安全為由,又或者因為名次判讀不易怕有爭議,所以極少有此類比賽。主辦單位有勇氣辦這種類型比賽,我個人是給予肯定的。如果因為
前述問題而讓此類比賽更少,是否對國內自行車賽事發展的會有負面的影響大家可以思考看看。

3. 至於晶片計時是否準確,還是見仁見智的一個問題,就如大大所說的,讓這個市場生態自行決定吧!主辦單位一方面希望能多鼓勵大家參與所以分了很多組別能有較多的獎項出現,讓參與的車手多一些被肯定的機會,這樣的出發點不能說有錯吧!但是如何能顧及比賽的公平性及技術上的難處還有很多的挑戰需要克服,大家可以多激盪一些想法來改善這一塊有爭議的區域。但說晶片是唯一的解決方案個人是比較保留一點啦!

無意掀起筆戰,純粹用一個自行車愛好者的觀點來看,大家多給比賽主辦單位一些鼓勵,主辦單位也能逐步的改善所發現的問題是不是才能讓這項競賽運動有正向改善的循環呢?

共勉之

dlu wrote:



1. 主辦單位...(恕刪)


進步要靠大家(集思廣益)
苛責在所難免(不打不成器)
很多事項都需要開會溝通達成協議(如果協辦單位覺得民心很重要的話)
或許往後賽事可以集合較大隊伍的領隊商討比賽事宜或是在報名做個民調(個人理想化)
過了一天~氣也消很多(時間會沖淡一切)
只希望大家的熱情不會被這次的烏龍給沖淡就好(我還有一個羅馬公路挑戰賽啊!)
還有想請問大會有請攝影師拍攝整個活動的過程嗎?(
大大的意見蠻好的,

我個人的淺見亦為,晶片非唯一的解決方案,

或許有更好的工具可供使用,

但重點在於主辦單位的心態,

若主辦單位願意日新更新,

不斷提升活動之設施及公平性,

那麼就能產生良性循環,

越多人參與盛會,就越有能力再提升,

前提如上:主辦單位秉持精益求精的精神及廣納雅言的度量~

反則,若只是辦完就好,

別人的意見都不願採納,

那麼這次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次~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