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 Tsai wrote:
不知為何那麼多人對車...(恕刪)
其實大家不是對「安全措施」有意見,
而是對燈具數量有所質疑而已,
很多車友會在車上裝槍燈,
槍燈少說都100流明以上,
對於夜騎的照明與警戒應已足夠(個人認為),
我會覺得活動在燈具的制定上應該是亮度(瓦數、流明)
而不是執著在燈具的「數量」上。
當然,協會辦這類活動,車友就應該照規則走,這無可厚非,
我想「安全」再怎麼要求都不為過吧,
只是車友選擇要不要買單罷了。
瘋系列安排的路線,其實車友也可以自己找時間嘗試,
但是,當沒有活動的驅使下,車友很難會想把自己炸乾看看自己的能耐,
參加活動,通常不是跟別人比自己有多強,而是想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
蛋白質 wrote:
還在考慮反光背心頭燈...(恕刪)
可以感覺有點負面的情緒(你認真了),
但協會的規定與車友的討論,其實是兩碼事。
也就是說,規定會不會變動不知道(應該不會),
車友的討論與好惡應該也不致於引發不快才對,
不知道蛋白質有沒有發現,
會在這棟樓討論的車友是認同這個活動的,
但是,他們在找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
就拿自己當例子,先前覺得頭燈很沒有必要,
iwasafool wrote:
安全帽前燈我覺得挺有用的...(恕刪)
但是這位車友的留言讓我改觀與認同,
isohera wrote:
被動式防禦:反光背心...(恕刪)
這位車友讓我了解反光背心的意義,
所以,如果蛋白質只是想捍衛活動的正面意義,其實大可不必,
因此,揶揄車友的價值觀對瘋系列活動觀念的導正並沒有益處。
您說是吧。
你就會發覺 這些燈具 有其必要, 還會覺得越多越好~~
兩隻前燈太多?
不知發生過這樣事情沒? 槍燈摔掉了, 下雨導致燈具故障, 前燈(LED)在磅礡大雨中太弱看不太清楚路況
剛好都遇過...
頭上燈具?
當你在黑漆漆的夜晚沒半支路燈 又要S型下坡時, 你就會發現頭燈的好處
看到哪 照到哪, 可以預先知道轉彎的路徑 且看清楚路上的石頭
曾在屏東旭海段 半夜3,4點 看見前方車友 下雨下坡中摔車
也在屏東滿州段 大半夜車友破胎, 頭燈照著直接換胎超方便
反光背心?
主動式警示的尾燈總是會有沒電 弱電 甚至是故障的出現, 反光背心用處就在這~
曾在半夜嘉義 台南 台3和屏東旭海段, 黑夜中遇見成群的四輪飆車族 在山裡狂飆~
妳的反光背心 在他的大燈照射下, 就是最好的警示效果, 反光面積越大越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