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常常騎北宜國史館到海倫段TT。
普通出力和很用力成績大約只會差個一、兩分鐘。
普通出力,到山頂喘一下就OK了,點杯咖啡、氣定神閒看風景。
但是使出全力後,到山頂要喘很久......
而且如果發力時間拿不好,成績只會變差,因為提早被自己抽爆了~~~
昨天兩個人都有試圖攻擊,攻擊後都一直看對方的神情和反應。
小弟覺得,
首先,除非在靠近山頂1、2K攻擊才有可能盡全力、完全燃燒小宇宙。
但是AS知道若只在最後攻擊,就算可以拉開差距,所得的秒數也不夠19站TT花,
所以提前在半山腰就攻擊出去。
而在這麼早攻擊的狀況下,不可能盡全力抽車,大家都知道越到山頂越抖。
所以AS就不斷的做試探性攻擊,一攻擊就看看AC的狀況。
但是,一攻擊AC就黏上。
假設AS是用九成力量攻擊,結果回頭看,AC沒被抽爆,有喘但跟得上。
這時AS沒得選,當然是放掉,因為力量再加,自己可能提早爆。
而AC領先八秒,TT明顯又比AS強,一開始當然處於守勢,只要看AS怎麼攻擊就好。
多看幾次之後應該就發現,自己就算百分之百出力也沒把握抽爆AS,當然就是黏著AS就好。
就因為誰也沒把握抽爆誰,提早發力只會讓自己處於爆掉的危機中去跟慢車夫一起騎,
所以都沒有全力攻擊。
至於最後段,我覺得觀眾跟得太近,就算有誰想在山頂前攻擊也都沒有空間。
所以最後看到的就是一團河蟹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