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o wrote:感覺一個美好的記憶真的要變成過去了........真希望看到登山站壯哥抽暴大家的畫面重現............(恕刪) 我知道在很多人的心中eddy才是真的車神,但支持壯哥其實也不是為了什麼,年近40的壯哥如果能抽暴大家,也算是讓我們這些年近40的肉腳,還有一些能安慰自己還沒老的題材吧…當然eddy如果能重出江湖抽爆這些後生小輩…
cans wrote:看到壯哥今天被抽爆真實際上他還是抽爆了大部分的人,最後能以第九名完賽,以壯哥現在37歲的年紀,還能擠身在世界一流的選手行列,也算夠厲害了...(恕刪) 對嘛對嘛 要看到更廣的面啊說實話不用替壯哥感到悲還是哀以他的年紀 若這一站真的噴出 一票GC戰將都追不到我想 又會有人說禁藥云云了但他這樣子表現 在我眼裡 仍是魔神級各位別忘了 當年他抽爆海盜那一站 還回頭看了潘塔尼 也算是The Look哩給他拍拍手 替他加油
關於大家說我臆測Contador很想把花砸在Bruyneel頭上,這真的是我的臆測,這邊跟大家抱歉這種過於情緒的言論...然而我的臆測並不是單純的喜好誰。哈薩克的國營企業是Astana車隊主要的資金來源,壯哥騎在裡頭也是領一份薪水。這隻車隊是因為06年Liberty Seguros事件不能參加環法,贊助商也抽掉資金而解散,車隊中的主將Vinokourov奔走才草創這隻由哈薩克的國營企業出資的車隊把他想成台灣出資組一隻球隊來讓王建民出賽一樣。因此這隻車隊的成立宗旨絕對是為了幫哈薩克的選手鋪路,因此獲利賺錢絕對不是車隊宗旨。07年因為Vino在環法被驗出用藥,當時的隊經理不久被拔除,Discovery解散後,在找資金的 Johan Bruyneel看上Astana這個政府出錢單位然後2008年起,找了Trek、找了Giro、找齊以前Discovery的班底。Armstrong回來,一步步借屍還魂成功......隊經理跟贊助商的關係....有點像是出錢的老闆跟專業經理人的關係。因此專業經理人應該要盡力做的是「作拿錢出來的人想做的事...」但是Bruyneel 讓 Armstrong復出,又佔盡所有的焦點,這是不是哈薩克政府想要看見的?因此09年環義前衍生出「欠薪風波」。據報導是說金融衰退,哈薩克拿不出錢來...但是哈薩克的國營企業包括石油開採,這種穩賺不賠的生意,加上一個國家養一隻職業車隊,錢絕對不是問題,只有願不願意而已。因此被大部分人合理懷疑這是隊經理 Bruyneel與贊助商贊助目地差異太大所致。其他贊助商Giro、Trek、Nike這些出的錢只是哈薩克的零頭,而且這些贊助商是壯哥的老班底,壯哥到哪就會跟到哪...為什麼?簡單說就是有利可圖何況贊助的好處應該也是進贊助商口袋以及回饋到Bruyneel、壯哥的口袋居多...因此有人說Astana網頁一進去就是看到在賣壯哥的海報,代表哈薩克很挺壯哥。Astana「協議」讓壯哥宣傳他的新車隊,所以壯哥沒有不尊重這件事...我能說這是美麗的誤會嗎?是誰「協議」是誰「挺」?是哈薩克政府?還是Bruyneel?壯哥的新車隊一定會有的贊助商Giro、Trek、Nike當然會樂見壯哥宣傳,Bruyneel不知道會不會跟壯哥一起搞那隻新車隊...?還需要觀察後續法國的五次環法冠軍Hinault也說,壯哥從出賽到現在,談論的是自己抗癌基金會、自己的新隊...關注的只有自己當然你可以說法國人討厭他,所以說他壞話,可是為什麼被討厭,(想了解可以看我以前的發文)還有Hinault說的也是事實...本來覺得很高興要跟壯哥的年代說掰掰,現在看來自行車界要沒有他還是很久以後的事
cloudoverhead wrote:抱歉,在這裡給你...(恕刪) Contador在台上表達的應該不是「看到我們的勝利方程式沒有?」如果他真的這麼喜歡這個方程式,他應該會跟著Bruyneel到老可是現在傳言很多,包括他會等Vino回來、轉去阿隆索的組成的新隊、轉去Caisse d'Epargne 等等流言...唯一沒有的流言就是跟著Bruyneel...我也想打賭他不會跟著Bruyneel
插花一下有沒有人試著把 2008 和 2009 相比一下2008的經典畫面是....你會覺得2008比較刺激嗎?那過去30又或是50年的十大環法經典畫面又是???2001的The Look2003的被勾倒再加扛車下山 (穿黃衫扛車)就最少三個我可以知道如果3月春訓就鐵定知道紅襪是冠軍一定會讓MLB很無趣(而且還一連7年)但MLB每隊的總經理和教練會皮扒緊準備對策 還是讓紅襪 莊連拉 七年...----------------看了387樓的感想 如果把考題改成 試申論 喬丹 和 傑克森 對NBA的影響不知道答案會不會再簡單一點!!by the way, 上 YouTube search "Jan Ullrich Best Moments" 或可題供另一個角度 of Armstrong vs Ullrish